一、企業組織環境的變革
在網絡時代,企業的生存空間從此不再是一成不變的了,小企業有機會一夜之間崛起,大企業同樣也沒有“鐵飯碗”可以捧。新環境以高度不確定性和未來不可預測性為特征,呈現出一種跳躍的、非連續的、非線性的變化趨勢。這種變革的狀態不是短暫的,而是持續不斷的。企業會發現自己總是被包圍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
1.企業外部環境
從經濟角度看,新經濟環境下,資本不再稀缺,生產至關重要的因素就成為人力資源,而知識和掌握知識的人是相對稀缺的。因此,新經濟是以知識為主要生產要素,以人為本的經濟。另外,高新科學技術的發展、資本在全球範圍內的流動,使經濟的發展迅速突破國家和地區的限製,從區域性的國內經濟向一體化的全球經濟發展。每一個國家和地區,在這種全球一體化的經濟環境中,都不可能封閉自己,對經濟環境的變化不做出任何反應。企業則更是如此。
從技術角度看,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信息技術的變革,使社會經濟生活發生了深刻和意義深遠的變化。網絡給全球技術、經濟和社會生活帶來了巨大影響。對企業而言,信息技術和Internet的發展,使整個市場格局在一兩年內就會改變。市場從以生產者為中心變成了以消費者的需求為中心,企業的經營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多變,要求企業具有更加靈活的結構,企業被信息的海洋所淹沒。這種信息量的劇增對企業的環境適應性提出了更加嚴格和苛刻的要求。與此同時,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改變著競爭本身的性質。技術的發展與擴散使企業與競爭對手的關係,從對立競爭發展到差別競爭,最終走向聯盟競爭。信息技術的發展使企業的廣泛合作成為可能。這種合作是為了共同利益而進行的一種雙贏合作,即協作式競爭。企業通過與外界其他企業聯盟,達到優勢互補和資源共享的目的。因此,企業內部係統必須對外部環境更加開放,與外界的聯係更加緊密和複雜。
2.企業內部環境
客戶需求的變化,推動著企業的總體生產模式,由規模生產向著批量定製的生產模式轉變。這種需求驅動的生產模式,極大地改變了傳統的業務流程,使企業組織呈現出新的麵貌。
同時,信息技術,尤其是網絡通信技術的發展,使越來越多的企業摒棄了傳統的營銷方式,電子商務成為新型的營銷模式。
網絡技術的發展、個人移動計算和通信能力的提高,使個體之間的傳統邊界逐漸模糊。傳統意義上的分工合作和學習概念正在被新的分布式協作和分布式學習所取代。通信成本的下降使分散工作成為可能,使企業突破時間的限製,能夠在更廣泛的範圍內組織資源和工作,並且使企業組織的邊界變得日益模糊。
3.信息係統的重要角色
從前麵的分析中,我們看到企業所處的環境用一個最簡單的字來形容,就是“變”。人類自身應對變化,主要是依靠神經係統。企業作為一個大的有機係統,和人類的結構是一致的,那麼企業的神經係統是什麼呢?
在科技高速發展、經濟形勢快速變化的今天,人們不再是先生產,而後去尋找市場,而是先獲取市場信息,再組織生產。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信息已成為主導全球經濟的基礎。另外,從信息學最基本的知識中,我們也知道,信息流是企業一切其他流的控製依據。因此,信息係統就是企業的神經網絡。要想跟上環境的“變”,企業就必須“快”,企業要反應快,就必須擁有高效靈活的神經係統。
企業的信息化,即企業的信息係統建設研究的就是如何運用技術手段武裝企業的神經係統。企業信息化已成為企業經濟現代化的主要標誌,同時也成為企業繼續生存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