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電子商務係統概述(1 / 3)

21世紀是互聯網時代,Internet正奇跡般的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網上交易、網上支付、網上交流等新興的電子交易方式正日益興起,也使得電子商務成為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新領域,一個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市場。電子商務技術也成為一門發展非常迅速的新技術,這種以國民經濟信息化、企業信息化為基礎,金融電子化為保證的電子商務時代已經開始了。

一、電子商務體驗

讓我們先來看看身邊的電子商務:

實例一:網上超市———珠穆朗瑪網上超市http://www。my8848.net/

My8848在總結了以往從事電子商務的經驗後,推出了全新的E-mall(網絡商業街)業務模式。曾經創造60萬人次/日的瀏覽量,是一條最繁華的商業街,不僅在線銷售書籍、電器、服裝等多類商品,而且根據自身的資源,為中國有誌於實現電子商務的企業打造了一個自助式開放平台。通過這個平台,企業可以得到專業化的各項服務,並且共同開創中國最好的電子商務品牌,通過規模化運營為自身帶來更大的發展。

實例二:網上交易———阿裏巴巴網http://www。alibaba。

阿裏巴巴網站創建於1999年3月,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網上交易市場之一。它是將企業與供貨商、經營商等聯係起來的業務模式,轉變為以互聯網為基礎的電子商務模式。相關企業之間在互聯網上發布產品和技術信息,以電子郵件或其他基於互聯網的通信方式進行交流,在網上尋貨、訂貨、處理訂單,跟蹤供貨、庫存和銷售情況等。

實例三:網上訂票———攜程旅行網http://www。ctrip。

攜程旅行網是以美國矽穀模式,吸納美國風險投資創立的。攜程公司以旅遊者為中心,將旅遊指南、網友谘詢與交流、預訂服務有機的融合,以預訂獲取收入,奠定網站運營的基礎,如果你要出差或者旅遊,這是一個特別不錯的網站,因為它提供賓館機票等多項服務預訂。

實例四:網上訂餐———永和大王快餐店http://www。yonghe。。cn

二、電子商務的概念

*+,-。/0123

電子商務,顧名思義,是通過電子計算機網絡的手段進行的商業貿易活動。

電子商務源於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簡寫為EC。它廣泛利用現代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信息高速公路、因特網、企業內部網和企業外部網等高新技術實現商務活動電子化、信息化、數字化、無紙化和國際化。它是人類社會、經濟、科學、文化發展的必然產物,是信息化社會的商務模式,也是商務發展的未來。電子商務作為一個完整的概念出現,也僅有幾年時間,其相關技術的發展很快,其模式也在不斷地探索中。至今還沒有一個較為全麵、具有權威性的能夠被大多數人接受的定義。

電子商務是指利用信息網絡技術進行的經濟活動,它使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者融為一體,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專指以商品買賣為中心的活動,也稱為電子交易;廣義則是大商務概念,不僅包括在互聯網上的交易,還包括客戶服務和商業夥伴合作,直至企業內聯網和外聯網上從事的所有經濟活動,也稱為電子業務。電子商務的基本特征是技術性與經濟性的統一,技術性是手段,經濟性是主題;它與以往任何傳統商業活動的不同之處在於,從事電子商務的經營者不僅要熟知經商之道,還要了解網絡信息知識。

IBM公司的電子業務(EB,E-business)概念包括三個部分:企業內部網、企業外部網、電子商務,它所強調的是在網絡計算環境下的商業化應用,不僅僅是硬件和軟件的結合,也不僅僅是我們通常意義下強調交易的狹義的電子商務,而是把買方、賣方、廠商及其合作夥伴在因特網(Internet)、企業內部網和企業外部網結合起來的應用。它同時強調這三部分是有層次的:隻有先建立良好的Intranet,建立好比較完善的標準和各種信息基礎設施,才能順利擴展到Extranet,最後擴展到E-merce。

HP公司提出電子商務(E-merce)、電子業務、電子消費(E-consumer)和電子化世界的概念。它對電子商務的定義是:通過電子化手段來完成商業貿易活動的一種方式,電子商務使我們能夠以電子交易為手段完成物品和服務等的交換,是商家和客戶之間的聯係紐帶。它包括兩種基本形式:商家之間的電子商務及商界與最終消費者之間的電子商務。對電子業務(E-business)的定義:一種新型的業務開展手段,通過基於Internet的信息結構,使公司、供應商、合作夥伴和客戶之間,利用電子業務共享信息,E-business不僅能夠有效地增強現有業務進程的實施,而且能夠對市場等動態因素做出快速響應並及時調整。對電子消費的定義:人們使用信息技術進行娛樂、學習、工作、購物等一係列活動,使家庭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的從傳統電視向Internet轉變。

按照世界貿易組織電子商務專題報告的定義,電子商務就是通過電信網絡進行生產、營銷、銷售和流通活動,它不僅指基於Internet上的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電子信息技術(IT)來解決問題,降低成本、增加利潤和創造商機的商務活動,包括通過網絡實現從原材料查詢、采購、產品展示、定購到出品、儲運及電子支付等一係列的貿易活動。

從技術角度來說,“電子商務”指的就是通過電子信息技術、網絡互聯技術和現代訊訊技術,使得交易涉及的各方當事人借助電子方式聯係,而無需依靠紙麵文件、單據的傳輸,實現整個交易過程電子化。

以上定義從不同的角度定義電子商務,簡單來講,電子商務被認為是利用電子手段來進行的商務活動。具體來講,電子商務包括兩方麵含義:一是商務活動所利用的電子手段,或者說進行商務活動的電子平台;二是商務活動的具體內容。

電子手段和商務活動包含的範圍很大。電子商務是通過多種電子手段來完成的。簡單地說,比如你通過打電話或發傳真的方式來與客戶進行商貿活動,似乎也可以稱作為電子商務;但是,現在人們所探討的電子商務主要是以電子數據交換(EDI)和Internet來完成的。尤其是隨著Internet技術的日益成熟,電子商務真正的發展將是建立在Internet技術上的,所以也有人把電子商務簡稱為IC(Internet Commerce)。從商務活動的角度來看,人們的日常生活到企業的經營活動,再到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來往,電子商務可以在多個環節實現,由此也可以將電子商務分為兩個層次,較低層次的電子商務如電子商情、電子貿易、電子合同等;最完整的也是最高級的電子商務應該是利用Internet網絡能夠進行全部的商務活動,即在網上將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和部分的物流完整地實現,也就是說,你可以從尋找客戶開始,一直到洽談、訂貨、在線付(收)款、開具電子發票以至到電子報關、電子納稅等通過Internet一氣嗬成。

要實現完整的電子商務還會涉及很多方麵,除了買家、賣家外,還要有銀行或金融機構、政府機構、認證機構、配送中心等機構的協調發展。由於參與電子商務中的各方在物理上是互不謀麵的,因此整個電子商務過程並不是物理世界商務活動的翻版,網上銀行、在線電子支付等條件和數據加密、電子簽名等技術在電子商務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amp;*+,-。/01

電子商務———隻是一個工具,最終的目的是幫助企業成功!

商務活動的核心是信息活動,在正確的時間和正確的地點與正確的人交換正確的信息是電子商務成功的關鍵。在傳統的商務活動中,信息的主要形式是以紙為載體的文字信息,而電子商務則是使用計算機網絡來進行信息交換,信息的重要形式是電子數據。

1.與傳統商務活動相比,電子商務有以下幾個顯著的特點

(1)突破了時間和地點的限製。Internet覆蓋全球,已經成為一種無邊界的媒體,在世界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可以通過Internet獲得所需信息。傳統的商務受時間和地點的限製,而InternetJ2的虛擬商店可以一周開7天,一天開24小時,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獲得商品和服務,這使商務活動向任何地點、任何時間、任何方式的 3A?Anywhere,Anytime,Anyway?全方位服務方麵前進了一大步。

(2)成本費用低。所有信息化的商品在網上發布,既可主動散發,又可以隨時接受需求者的查詢,無需再負擔促銷廣告費用。同時,可以很好地實現“零庫存”,什麼時候賣出貨,什麼時候才進貨。由於互聯網是國際的開放性網絡,使用費用很便宜,一般來說,其費用不到企業在公用數據通信網的基礎上建立專用網絡VAN?Value—Addle Network,增值網?的1/4,這一優勢使得許多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對其非常感興趣。

(3)效率更高。通過Internet來進行商務活動,信息處理和傳遞的密度明顯加快,從而使商務活動的節奏明顯加快,大大地提高了商務活動的效率。

(4)虛擬現實。與傳統的商務活動不同,電子商務的許多過程是虛擬。例如,消費者在網上商店訂購商品,隻是通過商品目錄了解其性能和價格,見到的是商品的圖片和文字說明,並沒有真正見到實實在在的商品本身。

(5)功能更全。互聯網可以全麵支持不同類型的用戶實現不同層次的商務目標,如發布電子商情、在線洽談、建立虛擬商場或網上銀行等。

(6)使用更靈活。基於互聯網的電子商務可以不受特殊數據交換協議的限製,任何商業文件或單證均可以直接通過填寫與現行的紙麵單證格式一致的屏幕單證來完成,不需要再進行翻譯,任何人都能看懂或直接使用。

(7)特別適合信息商品的銷售。對於計算機軟件、電子報刊、圖書等電子信息商品,電子商務是最佳選擇,用戶可以在網上付款,可在網上下載所購物品。

(8)具有戰略意義。電子商務生來具有的“全球性”特征,使得各發達國家對其十分重視,網絡的跨國界及觸角的廣泛,使得網上的交易將打破有國界的貿易壁壘,誰主導了電子商務,誰就在這個大商務環境中具有霸權。

2.電子商務也有其局限性

電子商務較之傳統的商務具有很大的優點,但在目前來看還有一定的局限性。這種局限一方麵來自網絡本身,另外一方麵存在於圍繞網絡經濟的相關因素,例如技術、人才、資源、觀念和認識等等。

(1)網絡瓶頸

電子商務的基礎是網絡。網絡有三大瓶頸,一是支付問題,二是安全問題,三是配送問題。目前支付和安全問題已經基本解決,但配送問題還沒有解決。但是不論傳統的經濟還是傳統的經濟電子化這個配送問題都是必須麵對的。

(2)人才缺乏

電子商務人才嚴重匱乏,跟不上實踐發展的需要。盡管我國計算機和網絡技術人才並不少,但是缺少複合型商務人才,因為技術並不能解決商業問題。也許商業人才可以不精通網絡技術,但不能以一種新思維、新視角敏銳地麵對撲麵而來的新經濟,不能充分了解網絡技術,不能充分利用網絡手段,搞電子商務隻能是空話;反過來,精通技術但是缺乏商業知識和商業頭腦的網絡專家隻能“望商興歎”。

(3)觀念守舊

麵對新經濟時代的到來,企業界有兩類領導,一類人不知電子商務為何物,不知網絡與企業未來發展有何關係,對它能給企業帶來商機,提高競爭力,似信非信。網絡技術是高科技迅猛發展的產物,卻不知道它與企業生產經營和未來發展有什麼關係,說它能給企業帶來商機,提高競爭能力,似信非信,當美國納斯達克指數暴跌以後,就認定是泡沫,全然否定;另一類人比較了解電子商務的內容,樂於接受新經濟觀念,但理解片麵,認為投資建網站,搞好網絡宣傳就站在新經濟製高點了,而對企業傳統的經營理念、經營方式、組織結構、信息化管理、技術人才培養等,都沒有任何改革的計劃和方案。很難想像企業在沒有準備就緒的情況下能夠成功觸網;在沒有解決網上“買”的問題,就想上網“賣”,這種認識上的膚淺、片麵,導致有些企業做出動輒就花幾千萬、甚至上億元建立或購買網站的倉促舉動。

(4)市場有待培育

企業開展電子商務要麵對兩個對象:一個是企業的供應商,一個是企業的客戶,即賣家和買家,這兩方麵的市場目前都有待於培育。企業要選擇最好的供應商組成最佳的供應鏈係統,對多數企業來說,目前的選擇還難以拓展到世界範圍,而國內能夠加入企業外部網,攝取到企業發布招商信息的數量很有限,有一個發展過程。企業要將自己的產品通過網絡介紹給消費者,借助網絡廣告吸引更多的人來購買自己的商品,但要受上網者的數量、觀念、年齡、職業、學曆、購買力和信譽度等一係列問題的製約。信譽和送貨是B2C商務形式的關鍵問題。美國信用卡持有量達90%,而我國10%都不到,顧客信用水平需要一個較長的培育時期。目前隻有在傳統經濟中擁有優質名牌、服務和龐大分銷係統、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能夠分步推進網上銷售,中小企業則需克服較大的困難。盡管我國目前上網人數已達6800萬,但購買決策力有限。何況這個數目與有十數億人的全國大市場相比,微不足道。

(5)係統整合有待完善

電子商務市場與其他市場相比有共同的市場特征,需要完善配套體係。此外,它還有不同於其他市場的技術性特征,有其特殊的遊戲規則。作為一種新崛起的新經濟活動,它要形成完全成熟的市場環境還需時日。到目前為止,相關法律、黑客攻擊、保密係統、安全支付、海關稅收、知識產權、物流配送、糾紛仲裁等等,都還或多或少存在著需要解決和不斷完善的問題。這些問題,有些可以借鑒發達國家比較成熟的經驗,有些則需要在電子商務的實踐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形成穩定的網絡經濟法律和法規。

三、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

基於現代概念的電子商務,它的曆史很短,最早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發展於20世紀90年代。1995年,美國政府成立電子商務工作組,可以看做電子商務誕生元年,隨後,1996年美國政府提出了發展電子商務的戰略框架,1997年又提出了全球電子商務框架。於是,電子商務很快風靡全球,中國也在1998年下半年開始起步。

’()#$%&;amp;*+,-。/0123

1.計算機的廣泛應用:近30年來,計算機的處理速度越來越快,處理能力越來越強,價格越來越低,應用越來越廣泛,這為電子商務的應用提供了基礎。

2.網絡的普及和成熟:由於Internet逐漸成為全球通信與交易的媒體,全球上網用戶呈級數增長趨勢,快捷、安全、低成本的特點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應用條件。

3.信用卡的普及應用:信用卡以其方便、快捷、安全等優點而成為人們消費支付的重要手段,並由此形成了完善的全球性信用卡計算機網絡支付與結算係統,使“一卡在手、走遍全球”成為可能,同時也為電子商務中的網上支付提供的重要的手段。

4.電子安全交易協議的製定:1997年5月31日,由美國VISA和Mastercard國際組織等聯合指定的SETP(Secure Electronic Transfer Protocol)即電子安全交易協議的出台,以及該協議得到大多數廠商的認可和支持,為在開發網絡上的電子商務提供了一個關鍵的安全環境。

5.政府的支持與推動:自1997年歐盟發布了歐洲電子商務協議,美國隨後發布全球電子商務綱要以後,電子商務受到世界各國政府的重視,許多國家的政府開始嚐試“網上采購”,這為電子商務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01234567

電子商務是在與計算機技術、網絡通信技術的互動發展中產生和不斷完善的,近年來依托於計算機互聯網絡(即因特網Internet),隨著其爆炸性發展而急劇發展,其演變可以簡單地分為下麵兩個階段:

1.基於E DI的電子商務

電子數據交換(EDI,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的開發應用,為政府或企業的采購、企業商業文件的處理提供了快捷、方便的幫助,EDI也被看成是現代電子商務的雛形。

EDI是將業務文件按一個公認的標準從一台計算機傳輸到另一台計算機上去的電子傳輸方法。它產生於20世紀60年代末期的美國,當時的貿易商們在使用計算機處理各類商務文件的時候發現,由人工輸入到一台計算機中的數據70%是來源於另一台計算機輸出的文件,由於過多的人為因素,影響了數據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的提高,人們開始嚐試在貿易夥伴之間的計算機上使數據能夠自動交換,EDI應運而生。由於EDI大大減少了紙張票據,因此,人們也形象地稱之為“無紙貿易”或“無紙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