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電子商務係統概述(2 / 3)

從技術上講,EDI包括硬件與軟件兩大部分。硬件主要是計算機網絡,軟件包括計算機軟件和EDI標準。

從硬件方麵講,20世紀90年代之前的大多數EDI都是通過租用的電腦線在專用網絡上實現的,這類專用的網絡被稱為VAN(Value-Addle Network,增值網),這樣做主要是因為當時技術上的原因和出於安全方麵的考慮。

從軟件方麵看,EDI所需要的軟件主要是將用戶數據庫係統中的信息翻譯成EDI的標準格式以供傳輸交換。由於不同行業的企業是根據自己的業務特點來規定數據庫的信息格式的,因此,當需要發送EDI文件時,從企業專有數據庫中提取的信息,必須把它翻譯成EDI的標準格式才能進行傳輸,這時就需要相關的EDI軟件來幫忙了。EDI軟件主要包括轉換軟件、翻譯軟件和通信軟件。此外,有關組織還製定了專門的EDI標準。美國國家標準局曾製定了一個稱為X12的標準,用於美國國內。1987年聯合國主持製定一個有關行政、商業及交通運輸的電子數據交換標準,即國際標準———UN/EDIFACT(UN/EDI For Administration、Commerce and Transportation)。1997年,X12被吸收到EDIFACT,使國際間用統一的標準進行電子數據交換成為了現實。

2.基於國際互聯網(Inte rne t)的電子商務

1991年美國政府宣布因特網向社會公眾開放,允許在網上開發商業應用係統。1993年萬維網(WWW。World Wide Web)在因特網上出現,這是一種具有處理數據圖文聲像超文本對象能力的網絡技術,使因特網具備了支持多媒體應用的功能。1995年因特網上的商業業務信息量首次超過了科教業務信息量,這既是因特網此後產生爆炸性發展的標誌,也是電子商務從此大規模起步發展的標誌。

正是由於Internet在信息傳播交流領域無與倫比的優越性,Internet才能迅速發展和普及,電子商務活動也得到了迅猛發展,從而帶來了無限商機。同以往的EDI相比,利用Internet發展電子商務的優點包括:技術標準統一,各種係統之間互聯簡單;範圍廣泛,不隻是局限在係統內部,可以深入到千家萬戶。而且,隨著Internet安全性的日益提高,作為一個費用更低、覆蓋麵更廣、服務更好的係統,其已表現出替代VAN而成為EDI的硬件載體的趨勢,因此又有人把通過Internet實現的EDI直接叫做Internet EDI。

20世紀90年代是Internet曆史上發展的最快時期,因特網的用戶數量以平均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增長。到1996年底,全球已有186個國家和地區聯入了Internet,上網用戶達4000—7000萬,連接網絡134365個,入網計算機主機大約1600萬台;Internet上約有600個大型電子圖書館、400個學術文件庫、100萬個信息源,有48000個組織注冊了Internet網址。2000年11月10日來自美國紐約州加登城的消息,英特爾公司憑借其238億美元在線收入再次榮登第二屆Interactive500強年度評選第一名。Interactive周刊根據頂級企業的在線收入做出的權威排名。在1998年7月第一個月的運營中,英特爾的在線業務係統獲得了10億美元的收入。1999年度,其在線交易額達到了大約130億美元。2000年度,英特爾的電子商務係統月交易額大約為20億美元。Interactive500強取得了令人驚訝的在線收入,達到了1835億美元,超過了1000億美元,從而證明了互聯網作為商業平台的可靠性。

在2000年排名Interactive500強的前100家公司中,純粹是以互聯網起家的公司不足30家。在前25家中,隻有3家公司是從互聯網起步的。其餘22家最成功的互聯網公司都是傳統公司,下載銷售額超過了10億美元。

3.內聯網(Intra ne t)電子商務

也稱為企業內部網電子商務。它是在因特網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企業內部網,在原有的局域網上附加一些特定的軟件,將局域網與因特網連接起來,從而形成企業內部的虛擬網絡。它與因特網最大的區別是:內聯網內部敏感或者享有知識產權的信息受到內聯網防火牆安全網的保護,它隻允許通過企業授權的訪問者介入內部web站點,外部人員隻有在許可條件下才可以進入企業的內部網絡。

*+,-。/0123456789

電子商務在我國的發展經曆了三個階段,我國Internet的研究和使用的時間要晚於國外,但Internet在我國的發展是相當迅速的。從1987年9月20日,中國科學院錢天白教授發出我國第一封電子郵件,揭開了中國人使用Internet的序幕;到1997年,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實現了與中國其他三個互聯網絡即中國科技網(CSTNET)、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中國金橋信息網(CHINAGBN)的互聯互通,中國政府和企業敏銳地意識到信息化對經濟增長和企業競爭力的巨大影響,實施了一係列信息化係統工程,取得了一定成果,為在中國開展基於Internet的電子商務奠定了很好的基礎。

從1999年初起,在我國信息化建設進程中具有重要意義的政府上網工程在全國全麵推行。發起單位國家經貿委、海關總署等部委網站已正式建成開通。到2000年底,80%的國家部委和各政府部門在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163/169)上設立了站點,政府上網工程促進了電子政務的發展。一些部委的上網工程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並發揮出很大的作用。

中國企業在電子商務革命浪潮中,剛剛處在起步階段。電子商務概念首次引入中國是1993年,第一筆網上交易發生在1996年。1998年以推動國民經濟信息化為目標,企業間電子商務示範項目開始啟動。1999年,消費類電子商務市場全麵啟動,電子商務開始進入市場導入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自1999年以來,電子商務在中國開始了由概念階段向實踐的轉變,1999年消費類電子商務活動中網上購物總交易額達5500萬元。到2000年第一季度,消費類(B2C/C2C)電子商務網站已達1100餘家。

由於互聯網的普及,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多或少的與電子商務發生著聯係。到2003年7月為止,我國上網計算機台數為2572萬台,上網用戶達到6800萬人,CN下注冊的域名數達到250651個,WWW站點數量達到473900個,國際出口帶寬的總容量為18599M,中國內地IP地址數已達32084480個,並且正以較快的速度發展。網上零售站點如中國光盤超市、上海書城、8848、廣州百盛精品、igo5等相繼開業,網絡批發市場如中國商品交易市場、中國商品訂貨單位等也相繼投入運營。眾多的傳統企業也開始步入電子化的商務活動,海爾集團的電子商務營銷額累計已達130億元人民幣。

四、電子商務的支持環境

’()*+,-

網絡環境是開展電子商務的基礎。網絡環境即是信息的傳送、網上資金賬戶的認證、資金的劃轉等的數據交換的物理環境。

電子商務發展都是以Internet技術為基礎的,這可以節約很多成本,所以企業所在地區Internet的發展情況會直接影響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業務。如果利用Internet開展電子商務,對網絡的要求很高,不隻是存在Internet環境就可以,其穩定性、帶寬以及接入費用都會對電子商務的開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amp;0123

電子商務的發展要求信息流、資金流和物流三流暢通,而原來的金屬貨幣、紙幣以及信用憑證(期票、彙票、支票和本票等)無法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在此情況下電子支付係統就應運而生。電子支付係統包括電子轉賬係統和電子支付工具。

電子轉賬係統是銀行同客戶進行數據通信的工具,是一種利用計算機和通信線路組成的電子銀行係統,一般具有支付功能和信息服務功能。用戶可以通過它傳輸同金融交易有關的電子資金和相關數據信息。

電子支付工具又包括電子支付網關、POS和ATM等。電子支付網關是采用安全電子交易標準的付款應用程序。當網關接受到來自網上加密付款指令後,可對其進行解密,並進行格式轉換傳至適當的應用程序,支付網關提供密鑰管理和憑證管理體製等密碼服務。比如,代發工資、代收費、儲蓄的通存通兌、信用卡和電話銀行等都是電子支付工具的具體表現形式。這種電子支付工具比傳統的金屬貨幣、紙幣和信用憑證更方便、更節約、更安全。電子支付工具改變了傳統貨幣以單一物質形態存在的方式,它在不同的處理媒體中具有不同的存在形式。

。4)567823

電子商務的主要形式之一就是網上交易,包括合同的處理以及資金的劃轉等,所以在網上怎麼確定信用,以及如何保護商業秘密,如何保證網上賬戶和數據傳送的安全,對發展電子商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目前的安全認證體係的發展已逐漸完善,但和開展電子商務的幾個支持係統來講,安全問題顯得更為重要。解決網上的安全問題,不隻是網上銀行和從事電子商務企業的事情,在網上活動的人或機構都要考慮。安全認證係統主要是解決網上交易中的安全問題,但是網絡本身就有不安全的因素。如果說電子商務的發展會受到製約的話,安全認證係統的發展與完善是形成製約的重要原因。

’9:;&;lt;=&;gt;23

在傳統的商務中,貨物的配送係統已發展得相當完善。每天,全球龐大的貿易都是以貨物運輸係統為基礎的。企業到企業的貨物運輸由企業或專業的運輸公司來完成,零售主要是顧客自己攜帶,而大件商品則由零售企業送貨上門。但在電子商務情況下,物流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物流服務的複雜性加劇。

(2)頻繁而小批量送貨的影響。

在電子商務情況下,解決物流問題可采取以下方案:

(1)建立物流配送中心。將高科技物流技術如自動分揀機、自動化立體倉庫、信息處理及通信自動化等廣泛應用於配送中心。

(2)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也稱物流代理,是指物流渠道中的專業化物流企業,以簽訂合同的方式,在一定期間內,為其他公司提供的所有或有些方麵的物流業務服務;是由物流勞務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務的物流運作方式。第三方物流企業不一定要保有物流作業的能力,隻是負責物流係統設計並對物流係統運營承擔責任。具體的作業活動可以再采取對外委托的方式由專業的運輸、倉庫、企業等去完成。第三方就是提供物流交易雙方的部分或者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務提供者。它是物流專業化的一種形式。最常見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內容是:開發物流策略和係統、電子數據交換能力、管理表現彙報、貨物集運、選擇承運人、海關代理、信息管理,倉儲、谘詢、運費支付等。可以看出,當前第三方物流的服務內容大多集中於傳統意義上的運輸、倉儲範疇之內。

總之,如何解決電子商務下的配送問題是發展電子商務所必須解決的問題。

五、電子商務的組成部分

電子商務的組成部分是:①網絡:包括Internet、Intranet、Extranet網絡。Internet是電子商務的基礎,是商務、業務信息傳遞的載體;Intranet是企業內部商務活動的場所;Extranet是企業與用戶進行商務活動的紐帶。②電子商務用戶:電子商務用戶包括企業用戶和個人用戶。企業用戶建立Intranet、Extranet和MIS,對人、財、物、產、供、銷進行科學管理。個人用戶利用瀏覽器、電視機頂盒、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ce)和VisualTV等接入因特網獲取信息和購買商品等。③認證中心:認證中心(CA—CertificateAuthority)是法律承認的權威機構,負責發放和管理電子證書,使網上交易的各方都能夠互相確認身份。電子證書是一個包含證書持有人的個人信息、公開密鑰、證書序號、有效期和發證單位的電子簽名等內容的數字文件。④配送中心:它接受商家的要求,組織運送商品,跟蹤商品流向,將商品送到消費者手中。⑤網上銀行:網上銀行在網上實現買賣雙方結算等傳統的銀行業務,為商務交易中的用戶和商家提供24小時的實時服務。⑥商務活動的管理機構:包括工商、稅務、海關和經貿等部門。

六、電子商務的作用與影響

*+,-。/01%&;amp;23’456789

全球經濟發展正在進入信息經濟時代,信息化不僅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必要手段,而且成為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誌。電子商務作為21世紀的主要經濟貿易方式之一,將給世界經濟的增長方式帶來巨大的變革。在我國開展電子商務是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服務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改變社會經濟的運行模式,推動信息產業的發展,提供新的經濟發展機遇具有重要意義。

1984年9月,鄧小平同誌曾經做出“開發信息資源,服務四化建設”的重要指示,從戰略高度為信息化建設指明了方向。在“863”計劃中,我國首次將信息技術列為重點開發的高技術領域。199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吉隆坡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指出,電子商務代表著未來貿易的發展方向,其應用推廣將給各成員國帶來更多的貿易機會;這表明中國政府對發展電子商務高度重視,正在采取有力措施加快發展電子商務的步伐。21世紀是一個以網絡技術、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時代,數字化、網絡化與信息化是本世紀的時代特征。目前經濟全球化與網絡化已經成為一種潮流,信息技術與信息化建設正在促使資本經濟轉變為信息經濟、知識經濟,並將迅速改變傳統的經貿交易方式,加快世界經濟結構的調整與重組,推動我國從工業化向信息化社會的轉變和過渡。

1.信息經濟與電子商務

一個企業家要做到“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依靠的是什麼?當然是信息。沒有了信息,企業家就成了聾子和瞎子,不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勝利。人類進入21世紀,信息在經濟活動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以至於人們把21世紀稱為是信息經濟的時代。信息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源,擁有信息與信息技術成為獲取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

電子商務是信息技術在商務活動中的應用,電子商務通過人們對信息占有的擴大和對信息處理能力的提高,改善了微觀和宏觀經濟活動效果。電子商務的發展,擴大了人們信息收集範圍,減少了經濟活動的不確定性;降低了信息收集成本,提高了經濟活動的效益;提高了信息加工速度,保證了信息應用的及時性。這一切使得生產、銷售、消費相輔相成,微觀運行、宏觀調控相得益彰,充分實現信息的價值。作為一個企業的銷售人員,大概都有這樣的經驗和體會:當客戶得知廠家把他想做什麼、正在做什麼都了如指掌時,客戶會信服你,與你合作;假如他看出你根本就不了解情況,對他的信息一無所知,他就不會與你合作。所以說,信息就是優勢,信息就是力量,信息就是企業的效益。

2.企業信息化是電子商務的基礎

信息化的程度決定企業的競爭能力。一個國家、一個企業不重視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提高信息化水平,很難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在我國傳統企業是電子商務的主流,但是鑒於我國信息化水平較低,起步較晚,所以企業一定要先轉變觀念,應該盡早動手開始企業的信息化建設。企業信息化不是在現有業務流程中增設一套並行的信息流程,而是要按現代企業製度的要求,對工作流程進行改革和優化,並用現代信息技術支持運作,建立企業內部管理信息係統,進而發展到企業內部網,最終並入Inter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