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和年輕教師一起談管理(1 / 3)

副校長 馬保全

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談一談教學管理。說句老實話,和大家之所以說是“一起話管理”,就是因為唯恐有班門弄斧之嫌,因為“管理”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常說常新的課題,我們所麵對的個體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下麵就教學管理方麵我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前人的成果,並談一談自己產生的一些想法。

所謂“管理”,用不知是哪個人說的一句俏皮話:管,別人就理你;不管,別人就不理你。我覺得實在是準確地概括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微妙關係。我們所麵對的是一群學生,麵對他們,我們是想讓人家理你呢,還是想讓人家不理你?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為我們是教師。

一、我們的身份決定我們必須對學生進行嚴格管理

老師是一個職業,也是一種身份,身份決定我們和學生之間應該存在一種管理和被管理的關係;職業決定我們必須恪守職業道德,管理要有理,管理要有愛。

所以說,麵對一群行為還不夠規範的群體來說,我們的任務就是要通過管理來規範他們的行為,教他們做人,做一個心理健康、思想上進、學習刻苦、團結同學、尊重師長、學會生活、懂得理解、能克服困難的人。

《三字經》中有一句“教不嚴,師之惰”,很好地詮釋了我們為人師者,管理不嚴是因為“惰”造成的這個道理。我想,這個“惰”是不是包含以下幾個方麵:①對教師這個職業認識不到位,不了解你這個身份的重要性,身份決定你嚴格管理的必要。②底氣不足,存在不敢管的現象。我們為什麼要底氣不足呢,你是教師,他是學生,管是你的責任,不管反而讓學生疏離了你。所以,我們要大膽管理,底氣十足。③管理不知從何處下手。這是我們初為人師者常常會遇到的一個問題,所以我們要學習,學習來自書本,來自你身邊的老師,來自各行各業那些優秀的管理者給你做出的示範。

二、我們的陣地在課堂,課堂管理是我們的一門必修課

做老師,我們首先要做足課堂管理的功夫。如果我們忽視對課堂的管理,我們將逐漸失去課堂這塊陣地,你的學識魅力已經因為你管理的不到位而在課堂上於學生中大大地打了折扣。課堂管理我們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1)積極“候課”,就是上課鈴響之前,我們要早早地在教室門前等候學生。這種做法一方麵提醒學生應該做好上課的準備,另一方麵也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能夠加深和學生之間的關係,利於和學生進行交流。

(2)注重上課鈴聲一響,指令全體學生“起立”,和學生之間互相致禮。這個環節我發現在我們許多青年教師中已經逐漸淡出了課堂,這是萬萬不可取的。同樣,下課鈴聲一響,全體學生“起立”,也要和學生互相致禮,這才是一堂完整的課堂。不要小看這個環節,你的行為要求可能會影響學生一輩子,他們在這個環節中不僅僅學會了互相尊重,更重要的是營造了一種課堂嚴肅的氣氛。這種課堂的嚴肅氣氛是必要的,我們不要求一堂課45分鍾都在嚴肅中度過,但上下課的嚴肅是萬萬不可丟失的。我們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對這個環節不重視,你的課堂能不能馬上進入正題,能不能保持你和學生之間既親密又嚴肅的關係?記住一句話:課堂上,你是老師,他是學生;課堂下,我們可以是朋友。

(3)課堂秩序要掌控。根據你的教學設計,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一定要掌控在我們手中,每一個環節我們要預設好,精確到分鍾,標在你的教學設計上麵。你的“講”和學生“練”的時間要合理分配,學生“練”的過程中,無論是小組的合作還是獨立完成,我們都要心中有數。當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時,我們堅決按照既定的設計來完成,“意外”可以誠懇地要求學生在課外解決。

(4)麵對課堂上的“意外”要懷揣一顆坦誠之心。很多時候,學生在課堂上會生成許多問題,可能有些問題並不是我們當下能夠解決的,怎麼辦?這時候,我們需要懷揣一顆坦誠的心,坦然麵對出現的難題,用“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教學態度和學生交流;否則,學生會小瞧你,不懂裝懂,或者糊弄學生,這些都是不可取的。

(5)課堂的教學語言要簡練。初為人師者經常麵對幾十號學生會出現語無倫次的現象,怎麼辦?我認為,穩定一下情緒是必要的,比如“老師有點緊張,都語無倫次了”之類的話是可以給學生說的,學生能夠理解你。往往,我們的困難不在這裏,主要是課堂語言囉裏囉唆,為什麼有些學生會給我們的老師背地裏起“外號”呢?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們的口頭禪、前言不搭後語、重複囉唆等等。每個人的語言表達風格是不一樣的,腦海裏儲存的東西不多時,我們力求語言要簡潔,就是簡單明白。有時候,少說話比多說話起到的效果更好。我們說,就說到點上,不該說的話,堅決不說。課堂上的語言,我們稱之為教學語言,每一句話都應該是服務於教學的。當然,不文明的語言是不容許進入課堂的。

(6)注重課堂上的儀表。整潔而大方,這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做到的工作儀表,不可走過樓道“叮當當”,走進教室“當當叮”;不可衣衫不整,讓人看了邋裏邋遢;不可濃妝豔抹,香氣撲鼻,讓人感覺窒息;等等。

(7)用淵博的知識來喚起學生對課堂的熱愛。知識的淵博要靠我們課前的準備和平時的積累。準備不充分,可能導致的不僅僅是一堂課的失敗,也許次數多了,可能導致的是你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大大地下降,這樣,你可就危險了,當老師,你的課堂可能就有守不住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