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和年輕教師一起談管理(2 / 3)

三、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當一個好班主任的準備,班級管理必須過關

不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說,不當班主任的教師,不是好教師。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有當好一個班主任的追求。且不論國家現在給班主任有多麼大的傾斜,但就做教師這一點說,往往一個成功的教師也一定是一個好班主任。如何當好一個班主任,這是一個比較大的話題,今天,就我的理解,我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1)班主任要向辛苦要班級管理的效果。一個班就是一個集體,這個集體當中,幾十號人林林總總,性格各異,習慣各異,如何管好確實沒有一個核心是不行的,這個核心就是班主任。班主任關心著他們的學習、生活、心理、衛生、習慣、交友等。課堂上,課堂下;上課前,上課中;學校裏,家庭內;辦公室,操場上……一切場所都有著班主任忙碌的身影。早來晚走,向時間要管理成效。

(2)注重班幹部的選擇,營造良好的班級學習風氣。初為人師者,我們要有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發現那些在管理上出眾的同學,讓他們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在班級管理中起到“小老師”的作用。觀察來自軍訓、來自課堂、來自活動,也可以來自自薦。我認為,一個班的建設效果,往往也是一個班主任的風格。在這裏,我的理解是,班幹部可以輪流坐莊,鍛煉學生的管理能力,讓每個人參與到班級管理中來。前提是,所有的人必須圍繞良好的班風進行。

(3)建設良好的班風。怎樣的班風算是良好的?校風、校訓決定於辦學理念和辦學思路,班風、班訓決定於班級建設的方向。團結、勤奮、樂學、善思等都可以是一個班級的追求,歸根結底,要利於學生的思想健康發展、學習刻苦上進、同學團結互助、學校熱愛和諧、社會熱情奉獻等。這一切,班主任作為一個班集體的指揮員,腦海裏必須牢牢地把握。

(4)該在前線時必須衝鋒在前,該在幕後時要善於做個幕後英雄。什麼樣的事情是班主任必須衝鋒在前的,什麼樣的事情是必須隱身於幕後的?每個人可能理解不盡相同。有一點,衝鋒在前時,你一定是覺得非你出麵不可,比如解決班和班之間的糾紛,比如解決同學之間的矛盾,比如解決同學生活、學習上的困難等。活動策劃、社團活動、集體活動、服務社區等,學生能夠自己解決的,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組織完成,但我們絕對不是一個甩手掌櫃,要幕後觀察,時刻關心,比如有些教師讓班幹部去收費,可不可以?數目大,一定要過問,甚至自己來管理。

衝鋒在前,是教師的一種示範,示範帶給學生的往往是內心深處的觸動。平時,我們往往要抓住細節,把細節做好了,學生相應就會效仿。比如每天要求學生早到,我們能不能先於學生先到;每天我們要求學生清掃衛生,我們能不能和學生一起打掃衛生?每天我們要求學生把公理定理背下來,我們能不能先給學生背下來?每天我們要求學生不說髒話,我們能不能不說髒話?每天我們要求學生不能把手機帶入教學區域,我們能不能不把手機帶進課堂?等等,這些細節我們如果做好了,學生自然會從內心跟著你的要求去做,久而久之,會形成習慣,習慣養成之後成為品質,素養自然而然也就提高了。

衝鋒在前,讓你的學生感覺到你和他們的心是連在一起的;隱在幕後,讓你的學生感覺到你對他們的信任。不同的年級,不同的階段,不同事情,我認為衝鋒在前和隱身幕後需要恰當把握。總體而言,我感覺班主任事事實際上都應該站在前線,隨時了解學生的動向,了解班級情況。

(5)學會和你的班級的任課教師及時溝通。管理班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如果光靠我們一個人去做,有時候會覺得有些力不從心,在最大限度發揮班幹部力量的同時,發揮班級任課教師的作用。班科會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機會,但我覺得還不夠。閑暇之餘,有意無意,都要和班級任課教師溝通學生管理情況、學生學習情況、思想狀況等等。在學生麵前,給班級任課教師“補胎”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努力讓自己的學生愛上你們班級的任課教師。比如,有的教師上課遲到了一會兒,你適時地給學生講,該教師昨晚上可能因為發燒,帶病上課,等等之類的“補胎語”,既提高了任課教師的地位,同時也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其實,學生管理是一個大家一起分擔的任務,就看我們如何來協作。

(6)學會和你的學生溝通。學生心理千變萬化,他們的心理和性格、行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還不穩定,需要我們不斷規範。原則性的東西堅決不能違反,這是和學生溝通的前提;溝通的方式方法要多樣。比如,有的學生向你請假,說表哥結婚,回家參加婚禮。這種情況,我們該不該請假給學生?我認為最好不要準假。首先參加別人的婚禮不應該請假,學生的任務是學習,違反就學的原則;其次,可以委婉地和學生一起出主意,是不是打個電話給表哥,對他表示祝賀,說明自己學習緊張,請假比較難,讓他表示理解。其實,我們麵對的學生問題最多的可能就是學生請假。請假是必須寫請假條的,當麵請假,到校後要銷假。現在很多學生利用手機給我們請假,要堅決杜絕這種請假方式。第一,留下請假條是學生請假的依據,出了問題對自己也是個保護;第二,當麵交假條可以了解學生請假的實際情況,視請假事由的輕重緩急,決定是否準假。如果情況特殊,學生到校後,也應該向班主任補假條。和學生溝通時,要善於從學生的優點說起,和他們一起分析他的思想、學習、生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