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組組長:“我們組有個好辦法:我在給組員家長開家長會的時候已經跟他們協商好了,請組員的家長每隔半個月給我打一次電話,我會把組員的各種情況詳細彙報給他們的家長,並且提出建議,請求家長的支持和幫助,效果也不錯!”
老師:“六組的這個做法非常值得推廣,隻是請大家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把‘彙報情況’和‘告狀’簡單的畫上等號,不管是反映情況還是提出建議,態度一定要誠懇,對於組員的點滴進步也要大膽表揚,否則,效果很可能會適得其反!”
問題二:組長出了問題怎麼辦?
當組長的工作順利開展到一定階段時,一次我在課堂上親自檢查每組同學完成的情況,發現其中有兩組的個別同學沒有完成作業但組長卻彙報完成,我心裏明白他這麼做的目的是怕拉組裏的考核分而謊報的,存在著僥幸心理。
麵對這種情況,大家討論熱烈,最後達成一致的意見:要實事求是,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不能含糊。①僥幸心理要不得,否則今後的工作無法開展。②組長失去威信,難有立足之地。
五、對比工作
為說明培訓的有效性,隻對其中一個班的組長進行培訓,從作業角度看,156班較157班的作業完成情況好得多,從成績看,157均分73.2,156班均分73.2.其中兩個班組長培訓剛剛開始,沒有明顯的差距,看期末的情況。
存在的問題:
1.現在組長做不到真正去主動幫助同學,存在自私心理。
2.管理能力差,有待提高。
3.檢查作業隻是看完成沒有,沒有落實到幫助解決問題。
4.總結歸納能力、評價能力、組內管理、發揮組內積極性等方麵有待提高。
總之,小組培訓工作隻限完成“課前準備和監督”,對“組織小組研討和學習成果展示”、“小組測評”、“評價和交流”、“學習信息的反饋”等方麵需在今後的工作中逐一完成。
(二)
通過前期的培訓工作,小組長已基本能完成課前的檢查和監督,“5+1”模式下的課堂小組合作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占據非常重要位置。一是讓學生把自主學習部分在小組中達成共識;二是對自主學習中出現的困惑在組內解決,組內有困難提交困惑到班級課堂上;三是完成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教學的多邊互助,使每個學生都獲得平等參與的機會。小組合作學習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機會,學生獲得的表現機會要比傳統的教學方法多得多。注重學生主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使他們動口、動手、動腦,團結協作,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初期組長不會組織,小組成員之間沒有明確的分工,大家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氣氛熱烈,隻有表象,沒有實效。為使小組學習達到高效,我在教學中針對這種情況,培訓小組長:
1.培訓組長學會分工。
組長分析組員的特點,進行組內分工,分配小組學習任務,如探究活動、展示活動等,組長應對組員進行分工,以便更好地完成任務,讓組員輪流完成查資料、畫圖、板書、講解、質疑等各項任務,使每個組員得到鍛煉。
2.培訓傾聽。
傾聽是學生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和必不可少的能力,是獲取信息、提煉信息、交流信息的有效途徑。讓學生懂得傾聽是一種禮貌,是人與人交往中體現良好修養的標誌,隻有學會傾聽,才能更好地與他人合作、交流。在小組活動中,小組長必須以身作則,才能掌握老師在課堂上的要求,保證小組活動的有效性,才能更好地針對組內同學所說的內容進行欣賞、理解、評判,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傾聽尋找組與組之間的差距,減少自己的不足,使自己小組立於不敗之地。在指導小組合作討論時,才能有效組織同學積極傾聽,使同學們在傾聽中發現同學回答中富有疑義和爭論的問題,在聽課過程中與老師進行交流、提出疑義,成為提高本組質疑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條件,才能切實推動課堂互動的有效性。
3.實驗前培訓。
生物實驗在生物教學中占據重要地位,充分體現“倡導探究性學習”這一條理念,要求教材設計較多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通過主動參與科學探究活動,來體驗過程、領悟方法、培養能力,養成科學態度,培養科學精神,形成科學價值觀。
但探究活動的安排應當追求活動的質量而不是數量。特別是學生單獨試驗與操作遇到困難時倡導學生合作,使學生感受到與同伴合作的必要性。生物實驗教學前對小組長進行培訓,讓他們先掌握相關知識後,在課堂上能有效的組織和幫助其他同學,使每一位同學都學有所長,能力提升。
在培訓初期,如156班的一個組,組長既是班長又是組長,其組員有兩個學困生,使他甚是不滿,他的態度是對組內其他人員根本不理睬,隻管自己,老師要求檢查他就檢查,別的不管。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他看到別的小組在組長的帶領下,都積極的動起來,才嚐試著去做,在他的組織下小組有了起色,特別是他們小組的一位女生(生物成績隻有20多分)上課從不發言,在小組合作的要求下,邁開第一步,勇敢地站起來,參與合作討論發言,小組麵貌煥然一新,都在積極為小組增光。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不可忽視。學生的合作是否有效,同教師的參與和指導是分不開的,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有效,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得就越充分。因此我在精心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時機:①麵對學生對某一問題獨立思考與研究後的發現與困惑時,對同一問題有不同見解,意見產生分歧時設計合作,有利於學生相互交流、集思廣益,從而達到共同提高。②在教材的重、難點處設置合作,有利於學生集體智慧的發揮,有利於每個學生對教材重、難點的學習,從而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的樂趣。③在學生單獨試驗與操作遇到困難時倡導學生合作,使學生感受到與同伴合作的必要性。教師在準備課時,首先應該對可能出現的困難或意外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怕出現混亂的局麵;其次,教師麵對教學意外時,必須鎮靜從容,及時引導,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采取形式多樣的引導措施。
經過一個半月的實踐,組長從一開始無從下手,到逐漸開展工作,比較有效地組織本組的合作,讓不愛說話的張開嘴,不愛動的動起來,同學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爭著發表自己的觀點,甚至同學之間會爭得麵紅耳赤,呈現出積極向上的新氣象。探究實驗活動比上一屆開展順利,尤其是組內合作,組與組之間的合作更為明顯,如觀察魚尾鰭中的毛細血管,每一組觀察到的情況不相同,一開始組內相互觀察,不讓別組看,在老師的指導下,觀察到的小組不僅讓別組觀察,而且主動幫助其他小組,查找原因,共享資源,共享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