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反思檢測後的問題。
(1)讓學生彙報自己錯誤的原因,盡管費時費力,但這樣做無疑非常必要,如果我們僅僅讓學生彙報錯幾題,也許隻能達到一個檢查效果的目的,不能讓孩子及時徹底改正自己的錯誤。在彙報錯誤原因時,如果學生僅用概況的詞來回答,也是不可取的。找出真正錯因,對學生的錯誤做到及時糾正,不僅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概念,還能避免其他學生犯此類錯誤。從達標檢測的結果中,讓學生反思自己哪些地方沒有掌握好,錯誤的原因是什麼?下次要注意什麼?課後針對學生出錯的共性和個性問題認真反思,反思自己教學中哪個環節設計得不夠合理,反思自己課堂上哪些地方處理的不夠科學以及將如何改進。
(2)通過一段時間的行動研究,促進了課題組成員理論學習和實踐探索的不斷深入,增強了課題組成員的科研意識,提高了教師的科研能力,重視對課堂達標檢測的設計,重視課後的及時反思總結。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綜合學習和應用能力,讓學生真正在課堂上能學有所獲。
(3)驗證了思品課堂落實當堂檢測在提高教學質量、學習效率方麵的實效性。我們在實際教學實踐研究中,針對不同年級、不同教學內容設計形式多樣的檢測試題。7、8年級學生大多喜歡帶有故事情境、立足生活的題目,在參與檢測的過程中,學生真正落實知識,有所感悟、有所提升。9年級學生,隨著年齡的增大,關注社會、關注生活的視野擴大,他們喜歡的大多是熱點、時政話題、懸念問題的分析題目等。通過達標檢測的訓練,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分析問題和整合問題的能力,並引導他們對社會、對生活有一個正確認識。同時在潛移默化中成績實現了飛躍。
三、課題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教師們由於課時教學內容較多,教學任務重,工作壓力較大,在日常教學中對達標檢測環節不夠重視,自覺探究和自覺參與課題研究的主動性不強。
第二,課題組成員對理論學習不夠重視,理論功底還有待加強。
第三,在平常的實踐教學中,設計的題目還不夠恰當合理,有的甚至呈無效狀,反而增加學生負擔。
第四,課題階段性總結做得還不夠到位。
四、今後努力的方向
第一,課題研究的預期目標:研究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達標檢測的有效模式和可操作性方法,提高我校思品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從而促進教師整體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的大幅度提高。
第二,繼續研究以下問題:落實好有效檢測在提高教學質量、學習效率方麵的作用;如何避免無效檢測試題的呈現,在實效性中提升學生的參與能力,努力做到讓學生學有所獲。
第三,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題研究活動,聘請專家、學者進行麵對麵指導、交流。
第四,以課題組成員展示優質課和撰寫論文的方式呈現課題研究結果。
總之,課堂檢測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一種反饋,是師生之間互動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承上啟下的環節。課堂檢測的作用不僅在於檢測,它還可以起到激勵和導向的作用。因此,為了準確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當堂檢測的習題要少而精,要緊扣當堂的知識點進行檢測,這樣既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重難點,又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檢測學生是否理解了知識點,並能夠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