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體美組 李玉娥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十分重視培養學生的運動愛好和專長,促進學生體育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的形成。《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要求學校精選既受學生喜愛、又對促進學生身心發展有較大價值,有利於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的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作為學習內容。高三年級學生本學期麵臨高考,學業負擔很重,為了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同時根據大多數學生的興趣愛好,我在本學期開展了乒乓球模塊的教學,取得了較滿意的教學效果。現將我的體會總結如下:
一、根據學生感興趣項目選擇教學內容
乒乓球是我國的國球,幾十年來我國的乒乓球運動在世界上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深受人們喜愛。經常參加乒乓球運動,可以有效地提高人的身體素質,調節改善人的神經係統的靈活性,改善心血管係統、呼吸係統的機能,能較好地提高人的心理素質,促進交流,增進友誼,使人心情舒暢、精神愉悅。同時可以培養學生們沉著冷靜、勇敢頑強的優良品質以及團結友愛、互相合作的集體主義精神。通過室內課教學使學生們了解乒乓球運動產生和發展曆程,理解乒乓球運動的健身價值,並且通過查閱相關資料、觀看乒乓球教學視頻和精彩的比賽視頻等使學生們從感性上升到理性,從而投身到實踐中去。
二、對抗競賽教學
高中學生這個階段各器官係統發育已接近成熟。邏輯思維開始發展,觀察更有目的性和全麵性,自我意識發展成熟。有很強的競爭意識,根據這個特點,在乒乓球教學中,我注意把練習和比賽結合起來,使學生們的練習積極性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乒乓球運動是一項競技性運動,在學生掌握了一定技術技巧以後,結合學生好勝的天性,可以合理安排對抗競賽的方式練習,這樣他們對技術的學習才會有不斷的追求。當然,在安排對抗時,要注意保持學生的熱情。比賽按其內容可分為專門性的技、戰術比賽與實戰性比賽,按比賽的規模與氣氛又可以分為內部比賽和公開比賽,按比賽的分數還可以分為規則規定的比賽和特定比分賽,從而不斷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開始單個動作技術的學習時多采用內部比賽和規則規定的比賽。在模塊教學的後期學生們掌握多項技術的基礎上,應多采用專門性的技、戰術比賽與實戰性比賽、公開比賽和規則規定的比賽。
三、充分發揮體育委員和優秀生帶頭作用
在教學中,我注重培養體育委員和發揮優秀生的示範和引領作用,以起到“以點帶麵”的示範效應。在分組教學中,選擇技術比較好的同學作為組長,幫助指導其他同學的技術動作,並起到示範的作用。同時在比賽中指導和幫助他們製定比賽規程,負責比賽的編排和裁判工作,使他們從中學到乒乓球的裁判知識,既鍛煉了能力,又增強了學生們的自信心。
四、注重學生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
課程目標要求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
我在教學中不僅通過個人比賽提高學生們的心理素質,而且通過男子雙打、女子雙打、混合雙打以及小組間的團體賽提高學生間的相互配合能力、交往能力和團隊意識。學生們從中體驗到了運動的快樂。同時乒乓球技、戰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再也不用擔心上課學生們不主動學習的現象,相反經常看到的是大課間學生們踴躍爭搶乒乓球台的場景。
五、關注學困生,使每位學生有所收獲
由於上乒乓球模塊教學之前,學生掌握的技術有一定的差異,特別是在男生、女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根據學生掌握技術的不同程度,在教學中的不同階段把學生們進行合理分組,如針對某一項技術的開始學習階段采用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通過學生間的相互幫助,以帶動學困生技術的掌握和提高。在技術提高階段,將學生們進行組間異質組內同質分組,消除學困生的自卑感,在比賽中提高他們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