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教育的真諦——讀《窗邊的小豆豆》有感(1 / 2)

語文組 王巧亮

聆聽了黃校長“一所家門口的好學校——上海潯陽路小學”的報告,不由得想起了前不久讀的日本小說《窗邊的小豆豆》。本是給孩子看的,不料想自己隨手一翻,便被吸引住了,才發現這是有關學校教育的書。

《窗邊的小豆豆》,讓我明白了孩子淘氣,學習不好並不算什麼,更不能說明孩子的未來沒有前途。主人公小豆豆是本書的作者:黑柳徹子,就是一個因淘氣而被退學的孩子,才來到巴學園,在小林宗作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裏的“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後來成為日本著名作家,電視節目主持人。在這裏,沒有固定的課程表,每一節課都是按孩子們的喜好而決定上什麼,孩子們可以上午完成作業,下午就可以去散步,遊戲,還可以整天泡在圖書室。大家想想,這樣的學校能不喜歡嗎?孩子們在充分的開放環境中快樂的讀書、交友。小豆豆每天早上愉快地去上學,盼著去上學。試想,如果課程是固定、而且教師強迫孩子去學,並且強製性地讓孩子完成作業,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會那麼高嗎?孩子得在快樂中成長,快樂中學習。因此,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其實每個孩子天生對知識都有渴望,隻有教師調動得到位,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我校要求高中學生人人學特長,人人有特長,正是迎合這樣的理念。經過短短一段時間的培訓,2011年6月26日,我校的特長生進行了文藝彙演,台上學生表演的節目異彩紛呈,台下師生看得如醉如癡,我們不由得竊竊私語,並發出這樣的疑問,這是咱們的學生?這就是上課無精打采的學生?學生的反差也太大了。看來我們平時隻是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和學習動力,一旦他們的潛力被挖掘出來,便可以迸發出超人的激情和能力。學生的潛能是無限的,教育的關鍵在於發現和激活。

小林校長他非常尊重兒童,他能耐心連續地聽6歲小豆豆說4個小時的話而不打哈欠,並且不斷地問:“然後呢?”大家試著想想,自己能否耐心聽學生4個小時的講話?我看對自己的孩子也未必如此。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很忙,而不會俯下身子去傾聽,總是覺得孩子的心事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腦子裏有東西,教師的工作就是教會學生知識。真的是這樣嗎?孩子若不能體會教師對他的關懷,體會不到教師對他的重視,他能喜歡這個老師嗎?進而喜歡他所教的這門課嗎?而且,學生隻有身心輕鬆,簡單快樂,沒有顧慮,才能一身輕鬆快樂掌握知識。所以,隻有俯下身子,耐心傾聽,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達到與之心靈的交融,從而達到教育的人文關懷,給人精神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