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組 陳敏
從2010年起到2012年,我連續帶了三屆高三畢業班的政治課,感觸最深的就是我們的學生普遍存在學習無動力,沒有積極性,甚至厭學、棄學的現象。一個50餘人的班級在高考時往往隻剩不到30人,中間流失的問題確實讓人擔憂。即便是留校在讀的學生也是心猿意馬,不在狀態,能潛心學習的真是寥寥無幾。老師上課感覺曲高和寡,無人配合,教學很難按計劃進行。和其他科目的教師交流過,大家也是很有同感,對學生的這種狀況很是無奈,有勁使不上。課下我也常常反思,沒有特別行之有效的良方。
偶然的機會我知道了呂鑫事件,從此我找到了工作的突破口。
北京城一個普普通通女孩的故事,震撼了許許多多大人的心靈。
北京市官園小學10歲的呂鑫,有著特殊的身世。10年前,她剛剛出生幾天,就被親生父母拋棄了,扔在北京紫竹院公園的垃圾堆旁。清潔工人呂書泉清早打掃衛生時發現了她。這個小女嬰口吐白沫,雞胸,駝背,患有嚴重的佝僂病。呂書泉雙手捧起這個幼小的生命,把她抱回了家。
當時的呂書泉,因一次事故頭部受傷,已經從工廠病退到街道成為一名清潔工,每月收入很少。鄰居勸他不要收養這個孩子,不要給他那個已經很貧窮的家雪上加霜。可呂書泉不肯:“這是個生命呀,我一定要把她養大!”
為此,妻子和呂書泉離了婚。呂師傅每日省吃儉用,但他卻用工廠給他治病的2000元錢為女兒治好了病。
呂書泉靠清掃街巷得來的收入維持著父女倆整整10年的生活。小呂鑫沒有玩具,沒有新衣服,沒有糖果糕點,沒有零花錢,她的童年並沒有像她的名字中的三個“金”字堆砌起來的“鑫”那樣顯得富足並充滿耀眼的光彩。
但是,小呂鑫的童年卻不缺少快樂,是父親呂書泉的善良敦厚,使清貧的家充滿了溫馨。
呂鑫從小就知道,爸爸把全部的愛給了自己。她心疼爸爸,經常幫著爸爸清掃街巷、做家務。
但是,不幸的事情發生了。1995年12月,呂鑫的爸爸得了重病,肚子脹得很大,腿腫得老粗,下不了地。呂鑫每天要照顧爸爸,這一切,呂鑫從來沒對任何人說過。
但呂鑫學習成績下降,引起老師的注意。老師來家訪了。
走進那間小平房,老師驚呆了。屋裏黑洞洞的,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一張雙人木床上沒有床單,隻有一條破棉絮。
老師怎麼也不能相信,北京城裏竟然還有如此貧困的家庭,可愛的小呂鑫承受著這麼沉重的生活壓力。
學校決定免費為呂鑫提供午餐。呂鑫哭了:“我有飯吃了,可我爸怎麼辦?我不能讓他餓著呀!”
多麼懂事的孩子啊!校長馬上決定:每天讓呂鑫從學校打兩份飯,帶回家和爸爸一起吃。
記者訪問呂鑫的片段:
那天中午,校長把呂鑫叫到校長室。我請她坐在身邊仔細打量她。這是個十分清秀可愛的女孩子,梳著娃娃頭,翹翹的睫毛下一雙大眼睛充滿了溫情。
“你的事情,同學們知道嗎?”我問她。
“有些同學知道了。有的給我送來衣服,有的在悄悄湊錢。有一個同學給了我10元錢,讓我給爸爸買點好吃的。”呂鑫的言談十分清楚,別人給她的每一點愛,她都記在了心裏。
“你買了嗎?”
“買了。”呂鑫激動起來,“我買了爸爸最愛吃的香蕉。”
“爸爸說什麼了?”
“爸爸哭了,他什麼也沒說。”呂鑫的眼眶裏濕濕的。
“平時別的孩子吃零食,你不饞嗎?”我控製著自己的感情,繼續問。
“我能忍住。別人吃好吃的,我就咽咽口水,跑到一邊兒去,不看。”
呂鑫的聲音很小,但卻像一個重錘,敲在我的心上。我的眼淚再也控製不住,一顆接一顆滾落下來。
“你爸爸平時對你有什麼希望?”
“爸爸希望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呂鑫想也沒想就回答我。看來,她是把爸爸的希望深深地記在心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