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換位思考,架起科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1 / 2)

高76班 程敏

“案例概述”

在高二第一學期快結束的時候,一連發生了幾件讓我惱火和難堪的事情。一是因為辦公場所不夠,個別學生宿舍需要調整合並,本以為是個很簡單的事情,但是出現困難。二是一位科任老師就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學生在上課期間發生了衝突。

在我得知這兩件事情後,內心開始煩躁。怎麼解決這些問題呢,我犯愁了。比如第二件事,問題並不是新問題,但總也找不到好的辦法去解決。我曾經在抱怨的心態下,產生過這樣的疑問,學生隻是在個別課堂上會出現問題,那麼這個責任到底是班主任的還是任課教師的呢?不管怎樣,問題最終是要解決的,隻有協調好了學生和任課老師之間的關係,才能保證有輕鬆愉快高效的課堂。於是,在與班幹部商定後,學生自行組織了一次有關換位思考主題的班會。通過學生在這次班會上的思考,力求讓他們從內心深處能體諒到老師,把思想轉換為行動,改變他們對個別任課教師的態度。

“案例過程”

從高一一路走來,我和班裏的大部分同學關係都很親近,他們也都很配合我的工作,從而使班級的各項活動都進行得很順利。所以我一直以為,隻要我說出來,學生應該都會很容易地就能接受,並能積極地配合,完成布置的任務。

但是,學期末的一件事讓我發現事實並非如我所想的那樣。

隨著學校招生規模的擴大,教師的辦公場所不夠,於是學校決定要騰出一個小的學生宿舍作為教師的辦公室。而我班8號宿舍就是這個被選定的、需要調整的宿舍。因為我考慮到這8個學生住在一起有感情,突然讓她們8人分開會有點困難,於是經過與管理老師協商後,決定將這8個人統一到10號宿舍。10號是個大宿舍,住著的大部分是我們班的學生,隻有3個學生是其他班級的。於是我憑著跟學生的融洽關係,表現出一副輕鬆沒問題的表情,欣然接受了這個任務。我本以為都是一個班的住在一起沒什麼問題,總比讓那三個已經搬過一次宿舍的學生再次搬出去輕鬆得多。當我滿懷信心地跟那8個學生說要搬宿舍的事後,結果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把學生叫到宿舍,說明搬宿舍的緣由,讓她們開始動手收拾,可是沒人行動,都靜靜地坐在下床,手緊緊地抓著床上鐵杆,我還看到有人抹著眼淚,不時地還能聽到些抽泣的聲音。看到這個情景,要在平時我可能會上前安慰,那天也不知道是怎麼了,我的火頓時升上頭頂。我心裏麵想,對於換宿舍,我已經盡量為他們著想,沒把她們分開,安排在自己同學的宿舍裏,可她們現在公然跟我反抗,就是不收拾行李。讓我的自尊心瞬間受挫,我怎麼連這也指揮不動。最讓我惱火的是,8號宿舍的孩子們,一直以來是最為我著想,最配合我工作的孩子們。當時真是越看她們那樣子,我就把自己想得越委屈,火氣也就越大。於是高聲帶怒氣地說:“你們要是不想搬過去,等會我給你們租個房子,但必須馬上給我收拾行李!”說罷我扭頭狠狠地關上了她們的宿舍門,走了出去。我原本的驕傲被他們的行為打落了一地。我還是抱著一種心理,以為這樣發火後,學生會因為體諒我,而乖乖地行動起來。我在離宿舍不遠的地方等了很長時間,一直也沒聽到她們有收拾東西的動靜。我怒火更旺,於是我再次怒氣衝衝狠勁推開宿舍門,看到她們還是保持原有的動作。我實在是忍不住了,調高嗓門,狠狠地“教育”起她們來。來回折騰了這麼幾次,除了學生哭得更厲害,沒有任何的改變。我頓時懵了,該怎麼辦?最後還是叫來了管理宿舍老師,在他和氣的勸說下,她們終於開始慢慢地收拾了。但我的心情久久卻不能平複。嘴裏一直小聲地跟這8個收拾行李的孩子們說,其實心裏也一直這麼想,“你們真是讓我失望到底了”!看到孩子們把床鋪都收拾好,麵帶委屈地站在新的宿舍裏,我忽然又覺得他們挺可憐。看到她們在新的宿舍收拾完,我轉身回到了我的辦公室,冷靜下來想了想,要是把我突然放到了一個新環境,我會這麼輕易就接受嗎?我想肯定也會因不適應而不願意,更何況她們才是幾個十幾歲的孩子。於是,在我平複了自己的心情後,叫來了8號宿舍的孩子們,放緩了我的語速,心平氣和地跟他們重新說了這件事情。此時孩子們跟我談了她們的真實想法。他們不想搬不是專門不聽我的話,不是想跟我作對,也不是想為難我,是因為她們接到這個消息太突然,而且跟10號宿舍的個別幾個同學有過矛盾。原本8號宿舍的同學都相處的很和諧,就像親姐妹一般,可現在住到了10號,心裏覺得就像是住在別人家,一下子不習慣。聽到孩子們說的這些話後,我馬上就有點後悔之前大聲跟她們叫喊的行為。如果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能保持冷靜,與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提前考慮她們可能擔心的問題,在研究應對辦法後,再與學生交流溝通,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氣讓她們搬,可能事情就會比現在進展的更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