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換位思考,架起科任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橋梁(2 / 2)

還有一件事,更加能讓我深刻地感受到換位思考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是多麼的重要。在我帶班的過程中,經常能聽到任課教師說你們班某某某上課老是睡覺等,有時候也能聽到學生會說任課教師如何如何。麵對任課教師和學生產生的衝突,我覺得是班主任工作當中最麻煩的事情,臨近期末的這次老師與學生的矛盾,讓我不能再平靜了。

有一天下午,某任課老師很生氣地走進我的辦公室,滿臉怒火地說沒辦法在我的班裏上課了。於是我詢問了原因。這位老師描述說:在課堂上沒人聽課,學生們不是睡覺就是說話,還有個別學生總愛接老師的話,故意跟老師開玩笑,沒有一個好的,等等。最後讓我受不了的是,她還說了句“都是些什麼東西”!因為之前也和幾位任課老師交流過,從他們的描述和我自己的感受中,感覺我班的孩子肯定是有些問題,但也不至於有這麼嚴重。因為我和學生的感情比較好,而且自己在管理班級方麵也專門注意過這些問題,所以在聽到對我班的孩子這麼嚴厲的批評後,感覺把我做的一切都全盤否定了,我心裏很不好受,在安慰好這位老師後,馬上就叫來在我麵前表現還不錯,但是在這門課的課堂上表現不好的這個孩子,不問原因就是一頓“教育”。學生隻是靜靜地聽我的說教。待我心情平靜後,我又叫了班裏幾個平時表現較好、能真實反映情況的幾個孩子,問了問這門課的課堂情況,我才了解到孩子們之所以會有這樣課堂表現的原因。當在教學的課堂上出現類似睡覺、說話等現象,固然是學生的不對,但是不是就該一味地責怪學生不聽自己的課。學生畢竟還小,肯定有很多毛病,但是,一個巴掌肯定是拍不響的。其實,新課改中的教學活動已不再是單一的老師的行為,更多的是體現學生的學,與學生的互動。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如何給自己定位,直接影響自己在學生中的形象和地位。隻要你俯下身來,走進學生群體中,就不難聽到一些憑主觀想象不到的一些學生的心聲。我們應該試著與學生換位,如果你是學生,你是否願意聽這樣的課,你希望老師怎樣和你交流,你希望的班集體是怎樣的班集體。你是否願意按老師要求的這樣做。這樣換位思考產生的結局就會是: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被調動起來,這樣才能與任課教師同心協力,順利有效地完成教學任務,與班主任同心協力維護班級利益,爭取班級榮譽。

為了不讓我班再次出現類似的課堂問題,我和幾個班幹部一起商量,最後決定召開一次《我與老師換位置》的主題班會,在會上,學生根據我提供的,我班關於各位老師反映的課堂情況編了一個情景,讓學生扮演老師,站在老師的角度上,體會老師的辛苦和無奈。班會的效果不錯,幾個環節下來,幾位學生也借著這個機會說出了內心對老師的感激和愧疚。

“案例反思”

我們經常在遇到一件事情後總是不能冷靜地去思考,發生問題時隻會一味地發火,讓事情變得越來越糟。但事後總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所以,學著換位思考,能讓我們在一次心平氣和的談話中,更好地處理出現的問題。這樣的換位就會換來了同學和老師之間的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這樣不是更好嗎?

通過在這次班會上展示我班的課堂表現情況以及對各科老師的課堂狀況調查,同學們不僅意識到了在課堂上的種種錯誤表現,更多的是體會到了老師的辛苦、老師的用心。同學們決心以後會努力地配合各位任課老師的教學活動,不再出現“選老師”的課堂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