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愛是一種責任(1 / 2)

高82班 王波

“案例概述”

於漪老師曾說過:“對孩子的愛,能夠使一個老師變得聰明起來。”我盡力使自己朝這個方向努力。愛,是教育的前提,但遠不是教育的全部。由愛而升華為責任——對孩子的一生負責,才是教育的真諦。一年來,我和高一(82)班的學生一起走過春夏秋冬,一起嚐過酸甜苦辣,結下了深厚的師生情誼。但是,我也犯過錯誤,錯誤源於我對學生毫無原則的偏愛,這個教訓給我的班主任生涯狠狠地敲了一記警鍾。

“案例過程”

理解是愛的一座橋梁。

時光流逝,歲月如歌,不知不覺中我已經在教育這片沃土中走過了八年。這裏既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遺憾,但我最大的感受,卻是充實。班級管理,是一項非常瑣碎的工作,它不僅需要教師的愛心、耐心與細心,更需要教師的創造精神。因為,班主任是與心靈打交道的人,麵對的是幾十個活生生的、充滿活力的學生。有這樣一件事情,雖然不大但卻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因為它讓我看到其實班主任也有判斷失誤的時候,師生間的理解才是教育成功的秘訣。

2011年的一個下午,我接到宿舍管理員老師的電話:“今天巡宿舍時,你班的蔡某同學跟我吵了一架,我已經叫他寫了份檢討書,希望班主任處理一下。”接完電話後,我非常生氣,又是蔡某!此時,我就暗暗想一定要嚴肅處理這件事情。

剛好是下午第三節自習課,我走進教室,到蔡某同學麵前問他:“今天的事,檢討書寫了沒有?”他說:“老師,還沒寫完呢!”突然我有一種想法,讓他到講台去當著全班同學檢討,想到此,我又對他說:“要到講台上去檢討!”聽到這句話,發現他臉一紅說:“老師,不會吧?”我就說:“有什麼不會啊!就是要上講台去說!”說完就走了。

過了10分鍾,我又走進教室,用眼神暗示蔡某同學上講台檢討,我本以為他會拒絕的,但是他還是走上了講台,進行了檢討。可是,我突然發現他的檢討講得也有一些道理,他說:“晚自習下課後,我正在勸說沒有按時值日的同學幹快點,聲音大了一點被宿管聽到了,就說我不按時休息。聽此,我就覺得宿管太過分啦,就跟他爭吵了起來。”他又說:“我雖然有錯,但是管理員也有不對的地方,動不動就拿班主任來壓我們。我認為宿管不會尊重學生,因此根本不值得我們尊敬。”聽到此,台下的同學都笑了,看到這個情景,我突然覺得台下有部分同學是認同他的看法的。此時我在想自己這樣做到底是對還是不對?我這樣做會不會給他造成心理傷害?

此時,我覺得該如何評定這個學生非常難。既不能說他做得不對,又不能完全肯定他做得對。如果說學生做得對,那就會助長這種不好的風氣。所以此時我先肯定他說得有道理,宿管有時候確實不了解情況,處理得不妥。但是蔡某同學也有不對的地方,宿管老師也是老師呀,即使他有不對的地方,我們還是應該要尊敬他的啊。如果按你這樣的想法,對你不尊敬的人,我們都不應該尊敬他了是嗎?如果你父母不尊重你,你是不是就不尊敬他們?所以我希望同學們在遇到這樣的問題時,應該多點忍讓,體現自己的素質。最後,我還說,蔡某同學讓你上講台來檢討可能會傷害你的自尊心,在此老師向你道歉。

從這件事,我得到了一些啟發,我們作為教師,每當在批評學生之前,一定要先問問自己,事情搞清楚了嗎?事實是這樣嗎?我批評得有理有據嗎?千萬不能憑主觀想象就草率處理。因為學生的心理其實也是稚嫩而脆弱的,傷害了就很不容易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