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阿格·玻爾——讓孩子參與大人間的討論(2 / 2)

第二,討論的內容可以多種多樣。討論問題不是那麼嚴肅的,生活中很多問題都可以討論,可以從討論帶孩子到哪個餐館用餐、孩子穿什麼衣服等等開始,可以討論對童話故事的看法,慢慢過渡到學習、交友等等問題。也不限於孩子的問題,討論媽媽穿什麼衣服出門也可以。養成一個討論交流的習慣,從孩子能夠理解的問題出發,隨著年齡的增長,再慢慢討論嚴肅的社會問題等等。

第三,放棄高高在上的地位。要做到真正讓孩子參與到大人間的討論,家長必須放棄高高在上的地位。當孩子發表一些自己看法的時候,如果觀點和家長不同,家長千萬不要以“我是大人”、“我比他有經驗”、“我比他懂得多”、“我吃的鹽……我過的橋……”為由而批判孩子觀點。討論應該是在一個平等的狀態下進行的,當孩子參與到大人之間的討論時,家長不妨彎下腰來跟孩子說話,嚐試著去理解他。

第四,不要先入為主確定孩子要表達的意思。在孩子參與討論的時候,家長不要以為自己都理解了孩子要表達什麼,也不要隨便猜測孩子將說什麼,耐心聽孩子把話說完,不理解的地方,通過發問,讓孩子澄清觀點。如果孩子表達能力較弱,那就要有更多的耐心,多一些詢問,引導孩子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讓孩子不僅僅是表達觀點,還要把觀點後麵的理由表述出來。

第五,多質疑孩子的觀點。父母要學會理解和質疑孩子的觀點,引領孩子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人的觀點總是多種多樣的,了解不同的觀點,可以培養孩子的發散性思維,引導孩子從各個不同的方麵、更全麵地看待問題。

第六,正確對待固執己見的孩子。如果孩子在一些問題上固執己見,也是無妨的,因為孩子固執己見不是因為討論問題導致的,而是通過討論才讓他表現出這個特點的。沒有討論的機會,他一樣會固執己見,隻是許多父母不了解而已。麵對固執己見的孩子,父母也可以表達意見,對孩子把自己的意見清晰地表達出來,然後,不要強迫孩子認同,而是尊重彼此的不同意見,讓孩子慢慢去體會和理解。家長的意見對孩子是很重要的,而且很多時候,孩子隻是嘴巴上不肯表承認讚同家長的意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