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周老師的作業大單(3 / 3)

小弟媳發現了我的異常,問我是不是有什麼事?我說,“還不是小明的事。”

每次兩家人聚在一起,老公和小弟都要端上兩杯,我和弟媳也會喝點兒紅酒,那天也沒例外。

我們邊喝邊聊。

老公問小弟:“玉兒最近的家庭作業多不多呀?”

玉兒沒等小弟開口,就搶著回答:“語文不算多,數學很多。數學每天除了一張試卷,另外還要做二十道應用題。”

我聽了,說:“這麼多,做得完嗎?”

弟媳接上說:“這學期玉兒班上換了一個姓錢的班主任,就是夏蓮姐的那個高中同學,聽說她還是東門小學最好的數學老師,專帶畢業班。錢老師非常嚴格,發現誰到現在連運算都沒過關,她不但會撕學生的本子,還會打人,學生都怕她。玉兒開始很不適應,總是做不完作業,還哭過好幾次,現在才算調整過來。”

看得出小弟媳對這位嚴格的錢老師並不反感,似乎還有幾分讚賞。

玉兒這時問小明:“你們的作業多嗎?”

小明說:“正好與你相反。我們數學作業不多,語文太多,每天都要抄寫好多好多東西,有時每天就要寫一篇作文!”

玉兒說:“我的作業還不算最多,錢老師在家裏帶的那些學生才叫多,他們比我們每天都要多做一張卷子。”

我對校外輔導班很敏感,就問:“她帶多少學生?”

玉兒說:“二十多個吧。大部分也都是我們畢業班上的,還有兩個好像就是南門小學的。”

我表示懷疑:“這錢老師既擔任你們的班主任,每天要批改那麼多的作業,家裏還帶那麼多孩子,她是鐵打的嗎?”

玉兒笑著,很神秘地說:“告訴你們一個最新消息:錢老師昨天還打著吊針給我們上課呢!”

老公甚是吃驚:“有這樣的事?吊著水上課,為了賺學生的錢,命也不要了!”

玉兒和小明吃完了,兩人想玩會電腦,我同意了,他們就高興地跑進了書房,還關上了門。

這時候小弟開口了,他問我們:“猜猜看,錢老師一個月的額外收入有多少?”

我說:“五六千吧?”

小弟說:“說少了!”

老公不相信:“還能有七八千?”

小弟放下筷子,伸出左手的一個指頭,說:“她收的學生有的還就住在她家,在她家吃住,加上輔導的,一個月是一千二百元;隻吃一頓晚飯,帶輔導的呢,七百。她收了二十多個學生,你算算吧,除去成本她一個月少說也要淨賺個一萬多!”

老公感歎道:“生財有道呀!我這個一級作家抵不上她一半的收入。”

弟媳說:“玉兒見班上好多同學都去了錢老師家,也想去,你弟弟堅決不同意。”

小弟沒好氣地說:“學校的作業已經夠多了,再到她家做卷子,還不把玉兒的腦子做壞了?說白了,錢老師搞的也就是題海戰術,一個小學生,有必要這樣沒完沒了地做習題嗎?”

如此看來,錢老師的數學作業比起周小萍的語文作業來,還真是旗鼓相當了。

我在想,如果小明那時沒有離開東門小學,還在玉兒這個班讀書,不知道本來數學就不太理想的小明會不會被逼瘋?

就在這時老公進了書房,他把小明那個藍色封皮的軟抄本拿了出來,翻到最後一麵對小弟說:“我和你姐姐早就想和你們聊聊小明學校的問題,聽聽你的意見。一個雙休日,周小萍老師竟然給學生布置了九項語文作業,其中就有兩篇作文。她說是在幫助孩子們準備期末考試。這麼大的作業量,我真擔心小明再在這個學校呆下去,會厭學的。一個才十歲的孩子就開始厭學,問題可就大了!”

我說:“我們小時候根本沒有這麼多作業,玩的時間很多,學習也就跟玩兒似的,但學得一樣很好。斯賓塞就說過,教育應該是快樂的,當一個孩子處於不愉快的情緒中時,他的智力和潛能就會大大降低。這位英國哲學家一百年前就過世了,他的話,就好像是在為今天中國的孩子們說的。這麼重的學習負擔,孩子們哪還有學習的興趣,這是在扼殺他們的智力和潛能,在葬送孩子!”

小弟看罷小明的作業單,不由也倒吸一口冷氣,說:“哎呀,確實太不正常!就說作文吧,那是需要平日經常訓練的,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周小萍連這點道理都不明白,她也就不能教語文了!”

老公按捺不住激憤地說道:“我們現在的教育,隻是一種知識教育,知識教育對一個人的影響力,教育學家熊丙奇的研究已經表明,它在一個人未來人生中的作用僅占到百分之二!一個孩子將來立身於世,更需要的是學習的能力、思維的能力、觀察和溝通的能力,而這些在我們今天的教育中全都沒有。有的隻是扼殺學生的創造力和想像力,製造的是考試的機器!周小萍這樣做不僅會毀掉小明,還會毀掉一批孩子。我很想去見識見識她們的校長!”

小弟馬上提醒:“這事要慎重。你就是去找了校長,也不一定會有什麼結果,搞不好最後吃虧的是小明。”

老公說:“大不了不在這裏上學了。”

我想了一下說:“玉兒她們班上不是已經換過班主任了嗎,南門小學也應該換些有水平的老師來帶六年級,她周小萍根本沒有能力再教畢業班。我覺得還是可以去找校長反映反映。”

小弟媳也提醒說:“即使你去找校長,我覺得也應該以不露麵為好,謹慎一點沒壞處,首先得考慮到小明不要受到傷害。”

老公說:“那就先給校長打個電話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