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他就曾把“大媽媽的故事”講給我和老公聽過,講得繪聲繪色,甚至,連一些很感人很精彩的細節,都能被他講得微妙微肖。為什麼今天麵對這樣一篇很容易完成的作文卻無從下筆了呢?
我在他旁邊坐下,開始幫助他分析“大媽媽”這篇文章應該從哪幾方麵著手。
其實,我講述的,多半是他過去講給我們的聽的。我說得已經夠具體了,甚至告訴他可以寫成四個自然段,第一段就一句話,說自己最想念的人就是大媽媽;接著就介紹大媽媽這個人以及她和我們家的關係;接下來便寫“我”在大媽媽家的幾年生活,她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地照顧“我”;最後再寫“我”是怎樣忘不了大媽媽的。
小明聽我這樣一分析,說自己會寫了,於是開始在練習本上寫了起來。
誰知,還沒有五分鍾的時間,他又跑了出來。問我:“媽媽,這篇作文怎麼開頭呀?”
我一聽,隻覺得頭皮一炸。
天呐!小明這是怎麼啦?我說:“媽媽剛才不是都已經給你講得很清楚很清楚了麼,講得已經不能再詳細,再具體了,你聽進去了嗎?你隻要把我的話寫下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文章了。這樣下去,你還寫什麼作文呀?媽媽不能再講了,你自己好好去想吧!”
我真的感到不可思議。難道他過去發表在報刊上的那些文章,都不是自己寫的?!
這時老公也有點著急了,說他:“你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還在問?哪有這麼不長記性的孩子!”
小明懶洋洋地回到了他的房間,開始趴在桌上想,直到了九點半,再去看他時,他才寫了四五行,不到一百字。
小明沒精打采地說:“媽媽,我還是明天早起寫吧,到時不打草稿了,直接寫在作文本子上。”
我看他實在寫不下去了,隻好說,“好吧,你臨睡之前,躺在床上再好好想想,隻要想好了,寫起來就快。這也是媽媽的經驗。”
第二天天還沒亮,小明就爬起來了,臉也沒洗,趴在書桌上就寫了起來。
我問他是否會寫了,他頭也沒抬,說會了。
他寫寫,塗塗,塗塗,寫寫,我已經從外麵把早點買回來了,他才寫了三百多字。
我粗粗看了一下,這篇作文被他寫得幹巴巴的,與他以前的水平相去甚遠。
文章中,他本來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因為一次扁桃體化膿,大媽媽送他去醫院住院,因為三天三夜守護在他的身邊,不曾合眼,結果大媽媽自己也累病了。這件事本來是可以用一二百字來敘述的,他卻二三十個字就草草了事。
我說:“大媽媽在醫院照顧你自己也累病了這件事,是很感人的,你卻寫得太簡單了;還有,你不寫爸爸媽媽出差了,怎麼會是隻有大媽媽一個人照顧你呢,這不是不合情理嗎?前因後果都沒有交待,別人又怎麼看得懂呢?”
我這樣一說,他馬上要拿橡皮擦掉重寫,我阻止了他,說,“已經來不及了,抓緊時間把文章的結尾部分完成吧。”
他再次問我:“媽媽,結尾寫什麼?”
我真是忍無可忍了,卻又不得不耐著性子又講了一遍。告訴他,應該寫“我”是如何忘不了大媽媽的,比如,“我”每次回到合肥,都要去她家住一個晚上;比如逢年過節,“我”都要給她打個電話問候一聲。現在大媽媽已經老了,全身是病,看著她這個樣子,“我”心裏很難受。
經我這樣一啟發,他的這篇作文終於完成了,勉強能夠交掉差了。
待小明上學以後,我和老公談起了這件事,心情有說不出來的沉重:“怎麼辦啊,小明居然連作文都不會寫了!”
老公也是唉聲歎氣,說道:“問題確實是太大了。他五歲就開始發表作品,六歲已經獲獎,說起這些,很多人恐怕都不會再信了。按講現在已經讀了六年的書了,知識增加了,閱曆也增加了,他卻反而寫不好文章了。我覺得真正可怕的還不是他寫不好作文,而是他不願再動腦子,一切好像都無所謂,徹底厭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