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月7日,我高中時期的班主任老師曾祥發赴日本探親歸來,路經臨汾。聽到這消息,昔日的同學們川流不息地來看望他。臨汾賓館東樓從早到晚笑聲朗朗。
我去的時候,曾老師坐在我的對麵,敦敦實實的個頭,健壯結實的體格,平易近人的態度,深邃有神的目光……都與年輕時候一樣。隻是寬闊的前額添了幾條淺淺的皺紋,長長的背頭增添了不少銀絲。
曾老師原籍台灣省,1948年高中畢業後攻讀北京師範大學,畢業後分配到航空某部隊工作。1954%年轉業到山西臨汾一中,1955年起授高中畢業班數學課。從此,他日日夜夜以自己的生命之光照耀學生求知之路。直到1973年才調四川,和他兩地分居的愛人團聚。19年間,他為臨汾一中送走了50多個畢業班,19年間,臨汾一中的數學成績一直處於同類學校的領先地位。他在教學崗位上爭得了主動,在數學領域裏贏得了自由。凡是他教過的學生,無論跨越多少歲月的峰巒,隔過多少世事的雲霧,都忘不了他踏實的工作態度和耐心細致的工作作風。他是我的班主任,至今他那循循善誘的談話猶在耳畔,他辦公室深夜的燈光如在眼前。他喜歡體育活動,擅長棒球,課外時間常和我們在一起玩得大汗淋漓。他英語熟練,日語更精通。他運用自己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全麵為教學和同學們的日常生活服務深受同學們的愛戴。
汽笛一聲長嘯,曾老師揮手告別了19年和他相依為命的臨汾一中以及文化底蘊深厚的堯都大地,依依不舍地踏上南下的火車。車輪滾滾,離情縷縷,臨汾從視線中消失了,情思卻從心底泛起來。今天離開臨汾,何日才能再見……他的心空前沉重而煩亂。
曾老師到了成都34中。在那全新的環境和熟悉的工作中,他芝麻開花節節高,年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以出色的成績贏得了很高的榮譽。1979年,他又調到成都教育學院工作,不久又晉升為教授,被選為四川省優秀教師,四川省勞動模範,當選成都市人大代表……
時間過得真快,在四川不覺又過了14年。14年春光明媚,14年鮮花怒放,老當益壯的曾老師以心血和汗水又給天府之國澆灌出遍地桃李。
曾老師是台胞,心裏總是銘記著台灣回歸祖國、實現祖國統一大業這一最高國策,並無時無刻不為此奮鬥。
遠在上大學期間,他就為統一祖國奔走呼號,召開台籍學生紀念“2·28”起義等活動,幾十年來沒有鬆過勁兒!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他和另一個同誌創建了四川省台灣同胞聯誼會,為不少台胞台屬解決了大量實際問題。後來他就被選為成都市台聯副會長,一直堅持在課餘時間搞對台工作。
曾老師把大半輩子貢獻給教育事業,並確實做到了全心全意。他的哥哥很不理解地說:“你一個堂堂大學畢業生,又奮鬥了幾十年,如今怎麼還是兩手空空,隻剩下滿腦子數學符號……”
是的,一個家藏萬貫,金條用幾十公斤計算的大商人,確實無法理解曾老師的所作所為。但他的話卻從另一個角度對曾老師強烈的事業心作出了印證。如今他那“滿腦子數學符號”已經裂變為各類人才,成為祖國各地各行各業的頂梁柱。這是多少公斤黃金都無法買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