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日本為何要“買”釣魚島(2 / 3)

黨爭

“該做的事情如果不去著實推進,就會讓政治失去信賴。”在國內舞台上,石原以募集資金的方式“購買”釣魚島顯然是與野田政府針鋒相對。

石原曾表示,如果中央政府出麵“購島”,將會把籌集到的十幾億日元的捐款送給中央政府,當野田表示要出麵“買島”的時候,石原又有反悔之意,對野田的代表說:“這種事情不要和我講了,做這件事情有各種原委,希望你們不要插手。”

以“購島”之名,中日之間的主權之爭,變成了日本國內土地所有權的轉移,本無權幹預中央外交事務的地方長官石原得以對外交事務施加直接影響,並“逼宮”野田內閣,這一步實屬“一石三鳥”。

“在2010年9月7日的‘撞船事件’以後,日本右翼勢力掀起了反華浪潮,釣魚島問題成為日本右翼勢力重新聚集人氣的很重要的一個手段,所以石原挑起中日之間釣魚島問題爭議,是要聚集在日本的人氣,為自己未來的政治選舉造勢,為他兒子、自民黨幹事長石原伸晃造勢,這樣給執政的民主黨施加壓力。”劉江永說。

自美國歸來後,4月27日,石原造訪了日本最大在野黨自民黨本部,與兒子石原伸晃唱了一出雙簧。在這次會談中,石原希望自民黨方麵能對東京都的“買島計劃”施以援手。“東京都‘購買’釣魚島的意願非常強烈,如果政府不願意提供協助,希望自民黨能夠幫忙。”“請幫我們一把,讓東京都‘擁有’釣魚島。”對於父親的請求,石原伸晃稱,將在自民黨內部“詳細討論”。一同參加會談的自民黨國會議員新藤義孝對東京都的計劃“高度評價”,並希望東京都方麵支持日本國會議員登釣魚島“視察”。很快,5月,自民黨就在其施政綱領草案中寫進了要“國有化”釣魚島的字句,這迫使日本首相野田佳彥不得不考慮這一提議。

9月6日,日本共同社報道,石原慎太郎已經公開表示,他要把釣魚島問題作為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爭論焦點,並且期待自民黨重新掌權。9月21日,自民黨就將舉行黨總裁選舉,目前,石原伸晃正在考慮參選。

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與石原慎太郎的分歧突顯了民主黨受到的壓力。丹羽宇一郎6月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說:“如果石原君的計劃得到執行,那將給日中關係帶來一場極其嚴重的危機”,“我們不能讓以往數十年的努力化為泡影”。官房長官藤村修很快撇清了該說法和內閣的關係:“這隻是大使個人的意見,並不代表政府。”玄葉光一郎則以外務大臣的名義給丹羽大使發出一份警告書,警告書稱:“尖閣列島是日本固有領土,不存在所有權問題。是否變更所有權是國內問題而不是外交問題。”這足以解釋野田沒有阻止石原的“購島”行為:“購島”符合釣魚島主權屬於日本的邏輯;如果低於石原的做法必將失去選票。

由於消費稅增稅、核電站重啟、在衝繩駐日美軍基地部署新型運輸機等問題在日本國內引發了較大的矛盾,野田政權的民意支持從60%一度跌至20%。參議院被在野黨所掌控的局麵,也令野田政權麵臨著巨大的國會壓力。

也正是在召回丹羽的7月,野田內閣決定介入“購島”事件。“在事件的第一階段,執政的民主黨麵臨著兩難:如果不跟著石原慎太郎的調子走,他會在國內民族主義上升的情況下顯得非常孤立;如果他跟著石原慎太郎的調子走,那麼中日關係肯定要搞砸,那麼最終民主黨還是要在選舉的時候由於外交失分而受到打壓。”劉江永說。

近來,俄羅斯總理梅德韋傑夫再訪北方四島,韓國總統李明博首登獨島,已經在領土問題上對野田內閣施加了巨大壓力。由於這兩塊領土實際由俄、韓控製,日本政府難以采取實際的措施予以回應;考慮到日俄關係,和美日韓三角關係的牽製,日本在外交上的回旋餘地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