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研究的目的和意義(1 / 2)

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中國農村已經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鄉鎮企業的發展和城鄉二元經濟社會結構的鬆動,農村單一經營農業的格局已經徹底被打破,農村人口向城市和發達地區流動的速度加快。農民的就業結構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同時農民的收入結構也發生了相應的改變。在農民的收入中,非農產業的份額逐漸增加,農業收入的份額在持續下降。非農就業為農民增加了新的出路,改變了農民幾千年來的生存方式,農民的生活麵貌、精神麵貌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東部發達地區,農村非農化進程發展相對較快,農村產業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農民的就業結構相應的也發生了變化,許多地區90%以上的勞動力在非農部門就業,還吸引了許多中西部的勞動力來到當地就業。但是,在中西部欠發達地區,農村的非農化進程相對緩慢,農村產業結構中農業份額居高不下,多數農民基本上是以農為業。特別是貧困地區土地資源有限,自然環境惡劣,農業勞動效益低下,農村隱性和顯性失業都相當嚴重,因而,貧困地區的農民脫貧致富的難度很大。

“中國的問題根本上就是農民問題”,而農民最大的問題是就業問題。農民就業問題是一個被長期忽略的問題,中國人多地少,多數農民農業工作時間不足三個月,因而可以說絕大多數農民每年有大半年時間處於失業狀態。在這大半年裏,他們既沒有活幹,也沒有收入。由於長期處於周期性失業狀態,因而農民的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隨著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這一矛盾變得更加突出。農村的年輕人,有學者稱之為“新生代農民”,一方麵沒有足夠的農活讓他們幹,另一方麵由於農業比較效益低下,他們不願意務農,加之土地承包三十年不變,許多1980年以後出生的農民連基本的口糧田都沒有,所以農村青年失業狀況更為嚴峻。

許多研究表明發展農村非農產業,改變農民的就業結構,促進農民就業,是農民脫貧致富的根本出路。但是,中西部地區以及東部山區的廣大農村發展非農產業受到很多約束,缺資金、缺人才、缺技術、缺信息、缺企業家、缺製度創新,基礎設施相對落後,導致當地非農產業發展不起來,外地企業也引不進來,因而農民在當地非農就業的機會相對較少,離土又離鄉的異地轉移就業越來越多。

關於四川、河南、安徽等勞動力輸出地的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研究以及關於上海、北京、廣東、江蘇的勞動力輸入地民工的研究表明,農民異地轉移就業還有許多障礙。這些障礙可以分為兩大方麵,一方麵是農民異地轉移就業的客觀障礙,包括流入地的勞動力需求、勞動就業製度、分割的勞動力市場、勞動保障、勞動仲裁、勞動中介、勞動信息、勞動力流動成本。另一方麵是農民非農就業的主觀障礙,包括農民的社會資本、人力資本,都嚴重約束了農民轉移到異地的非農產業。農民的非農就業無論在主觀方麵還是在客觀方麵都存在著更大的障礙,他們缺乏就業信息,缺乏異地就業的路費,更缺乏非農部門就業的知識、技術和能力。因而,對農民進行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是解決農民非農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發展的有效途徑。

我國農村富餘勞動力有1.5億,每年還要新增600萬勞動力。農村勞動力素質不高,缺乏勞動技能,影響他們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盡管有不少農民已經進城從事非農產業勞動,但是由於文化素質低,缺乏技能,並不能實現穩定的非農就業。1.5億跨地區進城務工的農民中,有相當一部分沒有穩定的職業和住所。在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僅占9.1%,2001年新轉移的農村勞動力中,受過專業技能培訓的隻占18.6%。隨著傳統產業的萎縮、改造和提高以及新興產業的興起,缺乏就業技能的農村勞動力非農就業的難度會越來越大,農民工的素質亟待提高。本書的目的是通過對農民非農職業教育和培訓中相關問題的研究,為提高農民思想文化素質和知識技能素質,掃除農民自身非農就業障礙,促進農民的非農就業,幫助農民脫貧致富以至轉化為市民提供理論支持。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