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農民就業的大趨勢(1 / 3)

中國農民自古以來以農業為生,農業是具有絕對優勢的主導產業,隻有極少數人從事工商業。明清以後,在江南一帶,工商業逐漸繁榮,手工業工場日益增多。但是,在整個國民經濟中,工商業的份額是極為有限的。直到近代,在西方列強的衝擊下,沿海一帶出現近代工商業,工商業從業人員才漸漸增多,而這些從業人員,基本上是由農民轉化而來的。

費孝通在《江村經濟》中,就描述了20世紀30年代,江蘇農村逐步非農化的情況。這裏的農民職業已經有許多分化,江村有360 戶,其中農業戶274,專門職業59戶,漁業14戶,無業13戶。在城鎮裏從事專門職業的14戶,紡絲工人6戶,零售商10戶,航船4戶,手工業和服務業24戶,非農戶占16%。一個家庭開支需要200元,來自農業的收入,僅能達到68.4元,單靠農業不能維持生活,每年要虧空131.6元,也就是說農業收入隻能滿足開支的34.2%,其餘的65.8%要靠從事非農工作的收入來補足。因此,為了維持生活所需,包括日常必需品、禮節性費用、稅、地租以及再生產所需的資金,從事非農活動就成為必然。

盡管近代以來中國農民的非農化進程逐漸加快,20世紀20、30年代出現了工商業蓬勃發展的局麵,但是這一進程很快就被外寇入侵和內戰所打斷。直到1952年,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的份額仍然占50.5%。中國農村人口還占總人口的87.5%,非農人口僅占總人口的12.5%。整個中國的情況還不如費孝通筆下的20世紀30年代的江村。那時的江村,農民非農化達16%,產業非農化達到65.8%。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逐步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的份額迅速增加,商業的份額也有所增加,也就是說國民經濟和產業非農化進程比較快,但是農村人口的比例下降有限,農民的非農化較慢,和產業非農化不成比例。直到1978年,農村人口才下降到總人口的82.1%,而這時農業隻占國民生產份額的28.1%,非農產業占71.9%。人口和產業非農化水平剛剛超過當年的江村。2001年,農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占份額已經下降到15.2%,可以說國民經濟的非農化是相當迅速的,僅僅半個世紀就走過了西方國家200多年的曆程。

然而,人口的非農化卻遠遠的滯後於國民經濟的非農化。一般而言,在現階段,中國農民就業的領域遍及第一、二、三產業。以在第一產業就業為主,2001年農村第一產業從業人員占農村勞動力的67.3%;第二、三產業的農村勞動力占32.7%。由於中國正在快速發展,城市化、非農化進程很快,二、三產業份額還在不斷擴大,而農業增長緩慢,成長空間有限,農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份額還在逐年下降。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就業崗位主要來自第二、三產業,因而,農民進入第二、三產業就業是未來幾十年中國發展的大趨勢。樊綱就認為中國農業問題以及農村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工業化,即農村人口就業的非農產業化,也就是80%以上的農民最終都能在非農產業就業。

2.2.1 東部沿海地區農民的非農就業

東部沿海地區由於地理曆史等原因,經濟社會發展一直走在中國前列,自從鴉片戰爭以後,這些地區和國外的貿易日漸增多,近代工商企業也不斷增加,漸漸地出現了一批工商城市和港口。江南農村從事非農的人也逐漸多起來,不少農民進城務工經商,還有不少人從事采礦等非農活動。抗戰之前的10年,是中國工商企業飛速發展的10年,上海成為當時亞洲的工業商貿金融中心,蘇州、杭州的紡織業也興盛一時。

改革開放之後,幾個經濟特區都設在東南沿海一帶,南方的城市也是星羅棋布。由於接近大城市和經濟特區,由於沿海的僑鄉較多,也由於曆史傳統等因素,沿海地區的鄉鎮企業非常發達,形成了赫赫有名的蘇南模式、溫州模式和珠三角模式。因而,東南沿海地區農村的非農化進程相對而言快得多,農民非農就業的機會就很多,有不少農民進城打工,有部分農民或在農村或在城鎮自己創業,也有不少農民進入鄉鎮企業就業,這就使得當地就業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江蘇農民進入鄉鎮企業的比較多,而浙江農民自主創業的很多,全國各地都可以看到創業的浙江人。北京有聞名全國的浙江村,西安有浙江村服裝城、義烏小商品城,浙江龍港成為一個10多萬人的農民城。創業經商的農民們還成立了自己的組織,西安有溫州商會、浙江商會、廣東商會等較大的商會組織,也有許多因地緣和業緣關係成立的眾多小型商人團體。

浙江省農村,經過20年的改革發展,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產業結構變化大,農民的非農化程度高。1995年,在浙江省從業人口中,從事第一產業的勞動力占44.0%,比1990年的53.2%下降9.2個百分點,而全省勞動力的非農化水平上升9.2個百分點,到達55.0%,比全國同期的非農化水平30.5%高出近20個百分點,這說明浙江經濟的整體水平高於全國,產業非農化和人口非農化都較快。1995年浙江農村從業人員中,從事農業者的比重為56.9%,比1990年下降11.0個百分點,而農村非農化水平為45.35%,比1990年上升11.0個百分點,農村非農化的速度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比全國非農化13.6%的水平高31.75個百分點。

現階段的浙江農村概括起來有三個鮮明的特點:

第一,半數農民不務農。至2000年,浙江省農民人均收入就已達到了4580元,已經連續15年成為全國各省、自治區的“收入狀元”,據浙江省統計局的分析,農民人均收入來自農業生產的部分僅為953.82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20.83%。

在浙江農村,凡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村勞動力越少。所以,國內外許多專家學者認為:浙江農民富甲天下的奧秘在於“半數農民不務農”。浙江省東陽市蔡盧村2000年有農戶732戶,人口2299人。全村從事純農業生產的農戶僅27戶,占總數的3.78%,而從事第二、第三產業人數多達1348人。2000年,全村工農業總產值4億元,其中工業產值3.2億元,村民人均純收入達6500元,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萬元以上的有201戶,占總戶數的28.2%。

第二、半數農田不種糧。浙江省1983年農村實行土地聯產承包責任製時,全省農村人均耕地不足1畝,農民人均收入1984年才165元。1994年浙江省農業調查資料表明:當年農民種植糧食作物,畝均純收益為173.68元,而種植土特產品畝均純收益可達636.33元,種植水果蔬菜畝均純收益則高達1346.59元。麵對這個反差,農民對效益農業有了認識,自然就由“以糧為主”轉向“多種經營”。這些年來,在地方政府的引導下,浙江省農村逐漸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鄉一品”乃至“一縣一品”的區域特色經濟。至1998年,由農業部、林業部命名的150個“中國特產之鄉”,浙江省就占了三分之一。

浙江省效益農業的發展,導致“半數農田不種糧”。1999年,浙江省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的播種麵積之比為68:32,2000年調整到59:41.2001年再次調整,又減少326萬畝,兩年減少的種植麵積占1999年糧食種植麵積的25.44%。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