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農民就業的大趨勢(3 / 3)

上述情況表明,簡單、低級的勞務輸出已不具備更大的發展空間。而目前中西部地區勞動力素質低下的弱點決定了其勞務輸出增長速度將逐漸減緩,甚至有可能出現負增長。2004年以來,珠江三角洲出現民工荒,一方麵的原因是農民工的工資低,待遇差,農民外出務工的積極性受挫,另一方麵農民工的文化技能達不到要求,工廠招不到合格的工人。

勞動力從低效益的第一產業向效益較高的第二、三產業轉移,是國民經濟工業化和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必然結果,這是一個不以人的主觀意誌為轉移的客觀規律。根據這個規律,農村剩餘勞動力最終要向第二、三產業轉移,但從我國農村的現狀來看,大部分農村地區剛剛解決基本溫飽問題,存在著生產力水平低,經濟底子薄,資本積累能力差等諸多問題,這些因素嚴重製約著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致使當地二、三產業在短期內難以完全承擔起轉移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重任。因此,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問題在方式上應從實際情況出發,走農業內部消化與農業外部消化、基地轉移和跨地區轉移相結合的道路。在認真分析主客觀條件的基礎上,遵循經濟由農而工而商發展的普遍規律,並認真吸取過去我國非農化道路上的經驗教訓,實行城鄉並舉,第一、二、三產業統籌發展。

農業部的調查分析指出了以下解決西部剩餘勞動力的對策

第一,深度開發農業,促進農業勞動力內部消化,減輕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壓力。主要理由如下:其一,農業增長對消除貧困意義重大。農業是貧困戶的主要收入來源。據貴州省統計局1998年的調查,該省收入最底層的17%的農戶僅種植業收入就占其總收入的66.4%。顯然,對這些貧困戶來說,農業的發展對其影響最深;其二,農業的發展是第二、三產業發展的基礎。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鄉村工業的發展最初都得靠農業提供資本積累。我國農村農業剩餘少,積累能力低,嚴重影響著二、三產業的發展;其三,我國農業發展的潛力還是很大的。我國農業內部結構不合理,主要是種糧和養畜,許多農業產業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發展空間巨大。比如茶葉的種植與加工、藥材的種植、花卉種植等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種糧養畜的科技水平也比較低,品種單一老化,經濟效益差,改造潛力還很大。另外,我國擁有大量的山地、荒漠地、鹽堿地等還未開發利用的土地。可以以此為依托,在穩定糧食等基本農產品生產的基礎上,依靠科技進步,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節水農業和生態農業,以擴充就業崗位,提高農業內部就業量;其四,農村剩餘勞動力中含有大量的隱性剩餘,即通常所說的“四個月種田,八個月休閑”,這些人需要就地解決農閑季節的就業問題,而當地非農部門所能提供的崗位十分有限,需要在農業內部通過深化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來加以解決。

第二,加快農村小城鎮建設步伐,以城鎮為依托,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地轉移。從我國典型二元經濟結構、資金短缺和勞動力素質不高這一基本國情出發,要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必須大力發展農村小城鎮,走農村城鎮化道路。小城鎮是連接農村和某些中心城市的紐帶,加速小城鎮建設有利於繁榮城鄉經濟,增加就業,尤其是在當前市場比較低迷的情況下,有計劃地加速小城鎮建設,將大大促進農業、鄉鎮企業、民營企業的發展,進一步擴大農民就業,實現勞動力就近轉移。城鎮化與第三產業是相輔相成的,城鎮化能帶動第三產業的發展,第三產業的發展又能促進城鎮建設。貧困地區在非農化過程中應該把發展第三產業放在首要位置,這是因為貧困地區資金、技術等條件差,勞動剩餘現象又特別嚴重,而第三產業對資金、技術的要求比第二產業要低,對勞動力的吸收能力又比第二產業強。貧困地區發展第三產業一定要立足自己的資源優勢,圍繞當地的優勢產品發展相關的加工、貯運、營銷和服務等勞動密集型產業,並逐步走向縱向聯合與一體化,把優勢產品擴展成優勢產業、支柱產業,進而形成產業群。資金缺乏是影響貧困地區城鎮建設和第三產業發展的瓶頸,要通過製定包括土地、信貸、稅費、戶籍、子女上學等方麵的優惠政策,加大社會綜合治理力度,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以調動各種投資主體的積極性。一要抓住國家實施扶貧開發和西部開發的機遇,搞好開發項目的規劃設計和項目實施服務工作,爭取加大國家投資力度。二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強東西合作。要抓住東部地區鄉鎮企業轉型之機,積極促進勞動密集型企業到貧困地區安家落戶。三要注重挖掘民間資本,大力發展民營經濟。近幾年來,貧困地區民營經濟得到了較快發展,對促進貧困地區區域經濟的發展,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就業問題及緩解貧困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據國家統計部門的資料顯示,在20世紀90年代,我國西南、西北地區民營企業就業人數增長率分別為10.8%和14.8%,遠遠高於同期鄉鎮企業就業人數增長率水平(西南地區為1.7%、西北地區為-3.8%)。貧困地區應高度重視對民營經濟的培育和扶持,為民營企業保駕護航,使之逐漸成長為農民就業的重要基地。

第三,提高勞務輸出質量,穩定促進農民異地就業。提高勞務輸出質量,重點是提高勞動力素質和勞務輸出組織管理水平。提高農村勞動力素質,一是積極推行九年製義務教育,培養有文化的勞動者;二是大力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教育,並本著教育投資成本與收益相統一的原則,改革技能教育,使之按市場要求成為一種產業。提高勞務輸出組織管理水平,應突出抓好勞務輸出全程服務,使勞務輸出朝著“輸出有組織,輸入有管理,流動有服務,調控有手段”的有序流轉方向發展,具體要抓好六點:一是抓好勞動力資源的調查與預測;二要按照科學化、規範化、現代化的要求,抓好勞動力市場建設;三要抓好執法管理,規範職業中介機構行為,保護勞動者利益;四要抓好流動就業的證卡管理製度的落實;五要抓好社會保險工作;六要抓好輸出人員的跟蹤管理和服務工作,積極為他們排憂解難。

中西部地區應該從戰略的高度,把勞務輸出作為一種新的產業來抓,按照“產業化經營,規模化發展”的路子,采取新的思路和對策,抓好勞務產業各環節的組織管理和服務工作,提高勞務輸出質量,促使勞務輸出由體力型輸出向智力型、技能型輸出轉變,由散兵遊勇型輸出向組織型輸出轉變,使勞務產品逐漸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確保勞務輸出規模的穩定和發展。

無論是從東部農民的就業情況來看,還是從西部農民就業的情況來看,農民就業正在經曆著由以農業為主向以工商業為主的轉變,農民的就業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我們認為,農民就業的大趨勢是由農業部門就業轉向非農部門就業,盡管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來,農民的非農化進程逐步加快,非農就業份額逐步增加,但是這隻是一個開始。非農化的進程盡管還路途漫漫,但是速度會越來越快,直到有一天,農業部門就業的人數下降到10%左右。

§§第三章 農民就業需要非農職業教育和培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