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個人角度看,社會資本主要指以家庭、朋友、工作等方式聯係起來的以個人為中心的關係網絡,擁有者可以通過這種關係網絡獲得包括信息、信任、幫助、機會等各種稀缺資源。家庭是以血緣以及婚姻關係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具有法定權利義務以及道德權利義務關係的群體。血緣和婚姻關係的擴展便形成比家庭更大的關係群體,他們之間因家庭、家族、民族等社會文化的約定和規範形成關係網絡。這些關係網絡就是個人的基本社會資本。
美國社會學家格蘭諾維特對美國的勞動力市場進行了研究,他發現了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勞動力市場中的“匹配”問題,即人際關係網絡是就業信息傳遞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的渠道。也就是說個人的社會資本在就業中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擁有廣泛的社會網絡就可以獲得更好的就業機會。通過進一步研究,格蘭諾維特發現,如果把人際關係分為強關係和弱關係,那麼弱關係是傳遞就業信息的主要橋梁,因為強關係傳遞的信息往往是同質的,對找工作意義不大。所謂強關係是指來往密切,交往頻繁的關係,主要是指以家庭、鄰居、朋友方式聯係起來直接頻密交往的關係,交往的對象是熟悉的人;弱關係是指交往密度小或者間接交往的社會關係,交往的對象是不熟悉的甚至是陌生人。
在高度市場化的美國社會,弱關係傳遞的就業信息更有價值。中國社會正處在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過程中,弱關係在就業信息傳遞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但是人們在就業中對強關係的依賴性很強。農民由於受傳統習慣的影響,由於自己社會資本中主要的是強關係,因而農民在求職時特別依賴強關係。諸多的調查表明,農民在求職時更多的是依賴親戚、朋友、老鄉傳遞信息,而依靠中介機構的很少,自己上門求職的也較少,對弱關係的利用很有限。主要的原因是農民的社會資本中僅有以血緣和地緣關係聯係起來的有限的強關係,而缺乏以其他形式聯係起來的弱關係。人的強關係是有限的,而弱關係可以不斷擴大。
從親戚朋友或同鄉等社會關係網絡關係獲得遷移就業信息的比例達87.2%。其中,就業信息來源於在深圳打工的同鄉或朋友的達42.7%,來源於在深圳居住的親屬和朋友的達31.3%,就業信息來源於傳統社會網絡以外的比例不到13%。
總的來說,農民由於長期生活在農村社區,他們的社會資本主要基於傳統的親緣地緣關係網絡,這決定了他們獲取非農就業信息渠道的單調性;進入城市的民工,由於製度分割、社會歧視、居住環境等使他們難以融入城市社會,社會資本相對貧乏,這也限製了農民去尋找就業機會。由此可見,如果農民工能夠利用非傳統的社會關係網絡,利用弱關係獲取信息,無疑可以增加他們的就業機會。
3.1.5 農民的非農社會化約束
農民要進入城市,進入二、三產業就業,就需要在鄉村社會化的基礎上繼續社會化。這包括兩個方麵,一是城市社會化,是指農民學習城市文化,適應城市社會生活的過程;二是非農勞動社會化,是指農民要從事第二、三產業的職業,就要學習非農職業所需要的社會文化和技能,適應非農職業要求的過程。
最早使用社會化一詞的是德國社會學家齊美爾(Georg Simmel)。他在《社會學的問題》一書中首先使用社會化的概念來形容群體形成的過程,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就是社會現實的內化過程。台灣學者龍冠海認為:“社會化是社會對個人傳授其文化或生活模式與團體價值的過程,也可以說是將新生嬰兒塑造成一個社會分子的過程。”實際上是將“生物人”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美國學者科塞(Lewis Coser)認為:社會化是一個社會性的互動過程,通過這一過程,人們獲得了某種價值、態度、技能和知識,簡而言之,獲得了他們所屬的那個社會的文化。從個人、群體和社會相聯係的角度看,社會化就是個人與社會之間的最基本的聯係紐帶,這一紐帶至關重要,任何個人、群體與社會都不能脫離它而存在。因而社會化使得社會不僅在生物意義上而且在社會意義上重新產生自身,從而保證社會得以延續。
《中國大百科全書》是這樣定義社會化的:社會化是“個人憑借其生理特點(主要是神經係統尤其是大腦)在社會實踐中通過學習獲得符合社會要求的知識、技能、習慣、價值觀、態度、理想和行為模式,成為具有獨立的人格的社會成員並履行其社會職責的過程。”其實社會化不僅包括從“生物人”轉化成“社會人”的全部內容,而且包括個人成年後與社會之間發生的教化、內化與調適過程。它是一個從出生到死亡一直持續的動態、複雜過程。
程貴銘先生認為:社會化是個體在社會實踐中學習知識、技能和規範等社會文化,適應和參與社會生活,並積極作用社會、創造新的社會文化的過程。社會化具有以下特性:社會強製性、主觀能動性和終身持續性。從個人的角度看,社會化是個人適應社會、參與社會生活、在社會環境中獨立生存的必要前提;是形成人的個性和人格的過程,也是發展和完善自我的過程;也是個人適應社會變遷的必經途徑。從社會的角度分析,社會化是社會延續和發展的前提條件;是人類交往、有序的進行生產和生活活動的前提條件。
要從一個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必須經過社會化過程。每一個農民,都在特定的社會環境中生活和活動。他的思想、言論和行動必然和農村社會環境有著密切的聯係。一方麵,每個農民都是農村社會的產物,是社會塑造、教化的結果;另一方麵,每一個農民都是農村社會的一個分子、一個細胞,對農村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一定的作用。因此,農民的社會化和一般的社會化本質上是一樣的,是一般社會化的具體體現。具體說來,農民的社會化是指農村社會成員,按照農村社會文化要求,將一個自然人轉化為能夠適應農村社會環境,參與農村社會生活的社會人的過程。
一般而言,農民的社會化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學習生活和生產技能。生活技能主要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日常生活知識,比如吃飯、穿衣、睡覺、日常用語等。生產技能主要指勞動技能、生產經驗、科學知識等,掌握這些知識技能以及態度的過程也就是勞動社會化。農民不但要掌握自理能力,還要能自謀生路。在傳統農村社會裏,勞動社會化主要是通過家庭中的長輩言傳身教完成的。因為傳統社會主要是子承父業,世代相傳。但是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的發展,現代社會對生產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傳統的家庭勞動技能教育方式就不夠了。現在各種正規和非正規的職業教育和培訓越來越多,隻有經過這些培訓,農民才能掌握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的生產能力和謀生技能。
2)學習社會行為規範。在任何社會裏,都有維持這個社會秩序的一套社會規範。個體要參與社會生活,使自己的行為與團體的行為協調,必須學習掌握社會規範,包括一般社會日常生活規範(例如,飲食用餐習慣、家庭生活規範、公共場所的守則、待人接物的禮節、風俗和時尚)、道德規範、法律規範和政治規範。農村交通閉塞、現代傳媒還不普及、文化生活單調傳統,所以農民社會化過程受到傳統文化影響較大。在相互交往中,農民建立自己的信念、行為方式和習慣,學會在農村社會中待人接物,知道如何調整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係,懂得遵守群體規範。但是在全球化時代,在市場經濟的的條件下,農民要走出狹小的圈子、改變舊的行為模式,傳統的社會化方式就不夠了。
3)傳遞社會文化。社會文化是指人類在社會曆史事件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人類社會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物質產品、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宗教信仰、文化教育、文學藝術、科學技術等。主要表現為社會規範和價值觀念兩大部分。農民的社會化過程是學習和掌握社會規範,把價值觀念內化的過程。在農村,社會提供的價值觀念一般都是比較保守的、傳統的,比如生產中的以農為本,以土為命,重農輕商觀念;生活中的知足常樂觀念;生育中的多子多福、重男輕女觀念等。與城市社會相比,農村價值觀念的傳統性、保守性將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存在。
4)培養社會角色。每一個農民都在特定的社會和群體中扮演著一種或多種角色。角色是一套權利、義務、行為模式的規範體係。農村社會中存在著多種角色,比如幹部、農民、鄉鎮企業工人、農業技術人員、教師、鄉村醫生等。在農村家庭中有夫與妻的角色、父母與子女的角色、成人與兒童的角色等。和每個角色對應的都有一套權利、義務和規範。每個人都必須按照角色所規定的行為模式行動,以保持社會秩序和正常生活,否則,就會發生角色衝突和社會衝突。由於中國農村社會正處於社會轉型的過程中,農民的角色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學習適應扮演新的角色就成為一個迫切的任務。
農民要從事非農職業活動,就必須經過良好的非農勞動社會化以適應非農工作對一個農民工的要求,扮演好農民工的角色。非農勞動社會化是指從事非農工作的農民接受非農工作所需要的勞動技能、觀念、文化的過程,這就需要農民掌握非農工作技能,學習非農工作需要的行為規範,接受非農工作需要的價值觀念,學會在現代生產和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這就對農民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要進行新的勞動社會化。
農民要到城市從事非農職業活動和謀生,還需要繼續社會化以適應城市社會生產勞動和社會生活對農民的新要求,可以稱之為農民的城市社會化。農民的城市社會化是指農民學習在城市生活、勞動的技能,接受城市社會觀念和行為規範的過程。
農民的社會化是通過家庭、學校、同輩群體、大眾傳播媒介進行的。農民的家庭、農村的學校、農民的同輩群體對農民的社會化都是比較傳統的,它們不能對農民進行有效的適應非農職業活動、適應城市生活的社會化。除了大眾傳播媒介能夠傳播新的社會規範和價值觀念以外,在進入城市之前或從事非農工作之前,農民沒有其他途徑接受新的勞動社會化和城市社會化。這就使得農民不能順利從事和適應非農工作和城市生活,構成了農民非農就業的又一大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