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經濟學視野中的農民非農職業教育(2 / 3)

教育是人力資本的主要構成部分,舒爾茨在其《教育資本構成》中說“我主張把教育當作對人的投資,把教育所帶來的成果當作一種資本。因為教育已經成為受教育者的一部分,所以我將其稱為人力資本。根據我們的社會準則,教育是人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不能進行買賣,也不能當作財產來看待,但是假如他能夠提供一種有經濟價值的生產性服務,它就成為一種資本。”

教育不單是一種消費,更是一種投資活動,具有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生產的經濟效益。對個人來說,教育能夠提高人的認知技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時間的價值等。所以受教育可以給個人帶來更高的收入、更強的就業轉換和遷移能力。

對國家來說,個人的有機結合構成社會,國民的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個人收入和勞動生產率上升了,這樣,國民收入就會因為個體收入的上升而獲得提高。個人教育水平與個人工資的微觀關係是國民教育水平與國民收入宏觀關係的基礎。

從方法上看,人力資本理論采用了簡化法。它認為對世界上複雜現象的解釋要建立在個人行為的分析上。由於人的消費具有前瞻性,所以,人會在教育消費和其他消費之間選擇對自己進行投資。這樣,由個人對教育的需求推論到國家的教育需求,而國家的教育投資政策及教育對國民收入的貢獻就建立在個人教育投資和個人的教育水平與收入關係的微觀分析上。從理論上看,教育與國民收入的關係是建立在兩個相連的關係上:教育與生產率的正比關係,生產率與工資的正比關係,前者是通過認知技能形成的,後者是在競爭性的勞動力市場上形成的。

職業教育和培訓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它也是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民的農業職業教育和非農業職業教育都是人力資本投資,它不僅能夠促進農民就業,而且能提高農民的收入。從國家或區域經濟的視角來看,農民的職業教育可以促進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增加國家和區域的人力資本存量。有見於農民的職業教育可以增加國家的人力資本存量,提高生產效率,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和社會發展,政府就應該在農民的職業教育中負有重要責任,不能把農民的職業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農民自己。因而,各級政府不僅要重視農民的職業教育,而且應該加大投入,改變目前農民職業教育半癱瘓的局麵。

對人力資本教育投入的計算一般是把直接和間接的投入都算進去。直接投入包括學雜費、上學的路費等支出,間接投入主要是指個人放棄的工作收入。從宏觀角度來看,還應該把政府、企業事業組織的教育培訓經費計入人力資本。

北京富平職業技術學校的實踐表明,農民的職業培訓能夠增加農民的人力資本,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利用,能夠提高農民在勞動力市場的競爭力,增加農民的收入。2002年4月,著名經濟學家茅於軾和湯敏等人集資興辦了非營利的北京富平職業技術學校。到2003年底共培養了1700多名家政服務員,由於學員得到了正規訓練,學習了城市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的必備的知識、技能、態度,增加了人力資本,在北京很受歡迎,學員供不應求。在北京的勞動力市場上,保姆的價格一般是400元/月,但是北京富平職業技能培訓出來的學員月薪少則500元,多則達到800元。在富平職業學校開辦初期,政府沒有參與培訓,培訓費用由富平職業技術培訓學校承擔,學生的費用由學校墊付,工作之後三個月還給學校。後來安徽省扶貧辦參與了培訓活動,負責招生和安徽籍學員的全部費用。政府投入了資金,學員們付出了機會成本,兩者之和為人力資本的總投入。

4.3.2 農民的非農職業教育推動勞動力遷移

農民的非農職業技能培訓不但可以增加農民個人的人力資本和國家、地區的人力資本存量,還可以促進人口遷移,促進農民轉移就業。根據舒爾茨等人的研究,為了尋找就業機會進行的遷移本身就是人力資本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就業導向的人口遷移,可以使閑置的人力資本發揮作用,或者使人力資本發揮更大的作用,把人才配置到更稀缺的地方。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