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農民職業教育的供給主體及其功能(3 / 3)

5.1.2.3 職業中介和就業指導功能

現在職業培訓學校的學生是全部麵向勞動力市場的,為了促進學生就業,職業培訓學校承擔了部分勞動中介職能。由於我國的勞動力市場還不健全,也由於信息渠道不暢,個人求職往往很難,這就需要勞動中介機構提供的中介服務。私立職業技術學校的職業中介功能更加突出,一般設立專門的安置機構,配備較多的資源用於安置工作。不但求職的學生需要職業技術學校承擔職業中介功能,用人單位也需要職業學校承擔中介功能。北京銅牛製衣有限公司人事部的單先生曾到陝西的子長縣招工,費盡口舌,在當地住了半個月,也沒招到一個工人,因為當地人不信任他。在勞務市場招來的工人需要進行技能、紀律、態度方麵的培訓,培訓費用不少,流失率還很高。直接跟職業技術學校打交道,雙方容易建立信任關係,交易成本要低得多,招來的工人效率高,流失率低。

就業指導是對求職者的求職擇業和就業進行指導,幫助擇業者選擇職業,為就業做準備和在任職中求發展的謀劃過程。它包括就業形勢與政策、思想、心理、技能準備,求職的方法與技巧和基本程序。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應當包括就業前的指導和就業後的指導,職業技術學校應該在學員就業前對學員進行職業定向教育,對學員的擇業進行相應的指導,使他們能夠根據個人願望、自己的技能、結合勞動力市場的需求找到較為合適的工作。在學員就業後,學校能夠進行一段時間的就業指導,幫助學員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工作崗位,解決學員的疑難和困難。目前,多數職業技術學校在學員就業前對學員進行職業指導教育,但是在學員就業之後進行職業指導的不多,把學員送出校門就撒手不管了。

5.1.2.4 社會資本的建構功能

職業技術學校通過職業技術教育和培訓,既可以增加學生的人力資本,也可以增加學生的社會資本。既可以增加學生的社會資本,也可以增加學校、社區、社會的公共社會資本。學生在學校裏可以建立多種社會關係,學生之間可以形成同學、校友的關係,學生和老師之間可以形成師生、師徒關係,學生和職業學校還形成了學生和母校的關係,培訓就業之後還會在企業形成勞資關係、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這些關係都可以構成學生個人的個人社會資本,除此之外,由於接受過職業學校的教育和培訓,這些學員的技能和品格與那些未接受過培訓的相比更加令人信任,讓人感覺更可靠,更有信用,這種信任也是屬於個人的社會資本。

對於學校、企業和社會來說,受過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學員,經過一番勞動社會化,不但學習了技術,而且學習了勞動紀律,形成了勞動態度,樹立了較好的勞動價值觀、生活觀、世界觀,認同社會的主流文化。對於長期生活在鄉村農業社會的農民來說,這為他們在非農部門就業,在城市社會生活,為處理人際關係、勞動關係、各種社會關係建立了社會文化(包括法律、道德)基礎。對社會主流文化廣泛認同可以增加社會的公共社會資本,減少社會摩擦和衝突,促進社會整合和穩定,這構成經濟繁榮的社會基礎。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