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1.4居民收入差距擴大,大量金融資產過度集中於少數社會富裕群體之中
由於各種複雜因素的影響,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呈現出一種全麵擴大的態勢,而且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和特點。如在城鄉之間和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持續擴大的同時,由於壟斷帶來的行業之間收入差距、由於違法違紀等現象帶來的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收入差距等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此外,社會保障製度建設的滯後使失業和下崗職工的生活困難問題也更為突出。居民收入差距的擴大在資產選擇行為上的表現,必然是金融資產持有結構的不合理,從而造成大量資產向少數社會富裕群體過度集中。以城鄉居民的銀行存款為例,據國家統計局提供的資料推算,截至2005年底,占全國總人口43%的城鎮居民擁有82.3%的儲蓄存款,這一比重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最高值。從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占比的發展變化來看:1978年,人民幣城鎮儲蓄餘額為154.9億元,而農戶人民幣儲蓄餘額為55.7億元,前者是後者的2.78倍;1990年,人民幣城鎮儲蓄餘額為5278億元,而農戶人民幣儲蓄餘額為1842 億元,前者是後者的2.87倍;2005年,人民幣城鎮儲蓄餘額為116445億元,而農戶人民幣儲蓄餘額為24606億元,前者是後者的4.73倍,因此城鄉居民儲蓄存款占比呈上升趨勢。由於銀行存款是當前城鄉居民最主要的金融資產,因而金融資產的集中程度由此可見一斑。此外,在城鎮居民內部之間,由於收入水平的不同,金融資產同樣會存在向少數高收入居民集中的態勢,而且這種狀況同農村地區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不少調查研究也反映了這一點,如按照中國人民銀行金融資產調查樣本將金融資產由低到高五等分排序分析出,戶均儲蓄存款最多的20%家庭擁有城市人民幣和外幣儲蓄存款總值的比例分別為64.4%和88.1%,而戶均金融資產最少的20%家庭擁有城市人民幣和外幣儲蓄存款總值的比例分別僅為1.3%和0.3%。
7.4.2發揮金融中介作用,優化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配置
居民資產選擇中存在的問題,不僅不利於企業的直接融資,不利於擴大消費需求,而且對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和居民收入差距的縮小也帶來了一定的負麵影響。因而,發揮金融中介的作用,引導居民資產選擇行為走上有利於國民經濟發展和實現社會公平的合理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7.4.2.1降低居民投資的交易成本和風險,引導居民進行多樣化投資
交易成本是金融市場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高昂的交易成本使得很多低收入的居民無法投資金融市場。由於存在交易成本,中低收入居民還會麵臨另外一個問題。由於這些居民可用於投資的資金很少,而大量的小規模交易會產生非常高昂的交易成本,因此這些居民隻能進行有限的投資,無法實現多樣化投資。2007年底,我國居民的全部金融資產中,有價證券的比例僅為26.18%,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居民參與金融市場的程度並不高。
然而,金融中介的發展能夠降低交易成本,使得中低收入居民能夠享受到金融市場所帶來的好處。金融中介利用規模經濟和專門技術降低了單個居民的交易成本,在引導居民進行多樣化投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以共同基金公司為例,由於共同基金公司購買大量的股票或者債券,因此它能夠享受較低的交易成本。共同基金公司以管理賬戶的名義將這些成本以管理費的形式扣除,因此單個居民投資者也可以享受成本節約的好處。在引導居民進行多樣化投資中,金融中介發揮作用的另一機製是金融中介通常規模龐大,足以購買高度多樣化的證券組合,從而可以降低居民投資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