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中介使更多的中低收入居民參與到金融市場中,在引導中低收入居民進行多樣化投資的同時,優化了這些居民的金融資產持有結構。此外,金融中介為中低收入居民提供了更多的資產投資機會,因此在縮小居民收入差距方麵也發揮了一定作用。
7.4.2.2降低居民金融資產減值風險,確保居民金融資產保值增值
如果說體製改革、未來支付風險增大是居民不敢投資金融市場的部分原因的話,那麼,金融市場的信息不對稱問題也為居民進入金融市場設置了障礙。因為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居民不能很好地辨別具有較高收益率和較低風險的證券與具有較低收益率和較高風險的證券,居民或者較少投資證券,或者在金融市場麵臨較高的資產減值風險。金融中介是生產信息的專家,能將高風險投資項目和低風險投資項目區分開來。以商業銀行為例,由於商業銀行將大部分貸款都發放給業績良好的公司,因此商業銀行從貸款上賺取的回報高於其支付給居民存款者的利息。商業銀行因此獲利,並進一步激發其生產信息的動力。商業銀行作為金融中介,持有大部分非交易貸款,這是其成功地減少金融市場上信息不對稱問題的關鍵。
現階段我國處於經濟轉型期,金融中介在確保居民金融資產保值增值方麵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當前我國金融市場上信息不對稱的現象較為嚴重,證券市場所能起到的作用有限,這給金融中介提供了更大的空間。2007年底,我國居民的全部金融資產中,銀行儲蓄存款所占比重高達52.3%,這也說明了居民更多地選擇銀行儲蓄存款作為金融資產保值增值的手段。因此,金融中介在確保居民金融資產保值增值方麵應該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創新金融產品,提供滿足各種類型居民需求的金融產品。
7.4.2.3完善金融中介功能,推進農村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行為合理化
目前,農村居民的金融資產選擇行為受到較大的製約,並不富裕的農村居民積累起的少量積蓄隻能以銀行存款和手持現金的方式來持有。雖然農村居民的金融資產通過銀行存款實現了保值增值,但是如果一旦遇到天災人禍,並不富裕的農村居民將麵臨較大的負擔。另一方麵,隨著國有商業銀行市場主體地位的確立和股份製改革的逐步完成,各商業銀行紛紛收縮在農村的網點,造成了農村金融有效供給不足。因此,各地區根據自身經濟發展狀況和實際特點紛紛改組農村信用社,使其成為農村金融的主力軍,盡量滿足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的需求。但農村信用社(或農村商業銀行)由於自身的缺陷隻提供簡單的存款業務,金融中介在農村的發展相對滯後。隨著我國農村居民儲蓄存款比重的進一步增加,豐富農村居民金融資產品種便顯得更具現實性和緊迫性了。針對農村經濟實際情況,要改變這一局麵,必須要加快農村金融體製改革,其中尤為重要的是加快並完善金融中介在農村的發展。針對農村經濟實際情況,推進農村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行為合理化的總原則應該是:降低貨幣資產比重,增加資本資產份額,為農村經濟尤其是農業發展服務。金融中介尤其是農業保險、農村社會保險,各類證券公司可以在規避農業風險方麵發揮極其積極的作用。金融中介通過提供金融產品鼓勵、引導人們踴躍參加農村社會保險和農業保險,使之成為我國農村居民資產選擇行為中的一個應有的必不可缺的金融資產形式,從而推動農村居民金融資產選擇行為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