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倫理問題(1 / 1)

243.本書的絕大多數判斷都是事實判斷(主要是邏輯事實,也有少量經驗事實),而非價值判斷。等級製存在的必要性並不意味著等級製的合道德性。平等是人類永恒的追求,但在有些情況下,事實平等和權利平等(機會平等)卻相互矛盾。最佳的等級製,是建立在個人稟賦和能力基礎上的自由等級製。

244.在迄今為止的人類曆史上,“社會達爾文主義”是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判斷。在社會發展中居於優勢的社會生存下來,而在社會發展中居於劣勢的社會,或者被同化,或者消亡。雖然民族之間你死我活的生存競爭是曆史的必然,但我們絕不能認為這樣的過程或者這樣的行為是合道德的。

245.本書理論是對落後國家和落後民族的一種警示,當然,發達國家也可以有鑒於此進一步提高競爭力。落後國家的人民——特別是他們的精英人物——應該認識到,如果不能建立有效的信息積累和能量積累機製,將永遠承受被宰割的命運。一個國家內部的積累能力和它在世界體係中的積累能力是互相促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