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5寸,或兩耳尖連線的中點處,頭頂正中。
主治:頭痛,頭暈,昏厥,腦卒中失語,癇證,脫肛,泄瀉,失眠,健忘。
11.上星
定位: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1寸。
主治:頭痛,目痛,鼻淵,癲狂,瘧疾,熱病。
12.神庭
定位:在頭部,當前發際正中直上0.5寸。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鼻淵,癲癇,目赤腫痛。
13.素髎
定位:在麵部,當鼻尖的正中央。
主治:鼻淵,鼻出血,喘息,驚厥,昏迷,新生兒窒息,酒渣鼻。
14.人中
定位:在麵部,當人中溝正中線上1/3與下2/3交界處。
主治:昏迷,驚厥,急慢驚風,口眼斜,癲癇,閃挫腰痛,顏麵水腫,麵肌痙攣,麵神經麻痹。
15.齦交
定位:在上唇內,唇係帶與上齒齦的相接處。
主治:齒齦腫痛,癲狂,口臭,鼻淵,腦卒中失語,麵肌痙攣,麵神經麻痹。
任脈
經絡循行
起始於會陰部(會陰),向上到陰毛處,行於少腹正中(曲骨、中極),上出關元穴。沿前正中線(石門、會海、陰交、神闕……廉泉)向上到達咽喉部,再向上到達下頜(承漿),環繞口唇沿麵部進入目下。
本經腧穴
自會陰至承漿共計24穴。即會陰、曲骨、中極、關元、神闕、中脘、上脘、紫宮、廉泉、承漿等。
1.會陰
定位:男性,在陰囊根部與肛門連線的中點;女性,在大陰唇後聯合與肛門連線的中點。
主治:小便不利,痔疾,脫肛,遺精,陽痿,月經不調,癲狂,昏迷。
2.中極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主治:小便不利,遺尿,疝氣,遺精,陽痿,早泄,惡露不止,月經不調,崩漏,帶下,陰挺,水腫。
3.關元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主治:腹痛,泄瀉,月經不調,帶下,痛經,遺尿,小便頻數,遺精,陽痿,疝氣,不孕,腦卒中脫證,虛勞羸瘦,延緩衰老。
4.氣海
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主治:腹痛,泄瀉,月經不調,經閉,崩漏,遺尿,遺精,陽痿,疝氣,虛脫,形體羸瘦,延緩衰老。
5.神闕
定位:臍中央處。
主治:腹痛,泄瀉,脫肛,虛脫,水腫,便秘,腦卒中脫證。
6.中脘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主治:胃痛,腹脹,嘔吐,呃逆,吞酸,泄瀉,消化不良,便秘,便血,小兒疳積,髒躁,癲狂。
7.鳩尾
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
主治:胸痛,呃逆,腹脹,癲狂癇。
8.膻中
定位:在胸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兩乳頭連線中點。
主治:咳喘,胸悶,胸痛,心痛,心悸,乳少,噎膈,乳癰。
9.天突
定位: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正中。
主治:喘咳,咯痰不暢,胸痛,咽喉腫痛,梅核氣,噎膈,單純性甲狀腺腫,甲狀腺功能亢進。
10.承漿
定位:在麵部,當頦唇溝的正中凹陷處。
主治:口眼斜,牙痛,齒齦腫痛,暴喑,癲狂。
經外奇穴
1.四神聰
定位:在頭頂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處。
主治:頭痛,眩暈,失眠,健忘,癲癇,目疾。
2.印堂
定位:在兩眉頭連接的中點。
主治:頭痛,眩暈,鼻出血,鼻淵,失眠,健忘,小兒驚風,產後血暈,癡呆。
3.魚腰
定位:在額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主治:眉棱骨痛,眼瞼下垂,目赤腫痛,目翳,口眼斜。
4.太陽
定位: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1寸處凹陷中。
主治:頭痛,目疾,麵癱。
5.夾脊
定位:在背部,第1胸椎至第5腰椎,各椎棘突下旁開0.5寸,一側17穴,左右共34穴。
主治:脊椎疼痛強直,髒腑疾患,以及強壯作用。
6.橋弓
定位:位於耳垂後翳風穴到同側缺盆穴連成的直線上。
主治:頭痛,頭暈,斜頸。
7.子宮
定位:女臍下4寸,旁開3寸。
主治:子宮脫垂,月經不調,痛經,崩漏,陰挺,不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