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常見病的拍打治療一(2 / 3)

臨床上,眩暈可分為四種類型。一種是肝陽上亢型,或因素體陽盛,或因氣鬱化火,或因腎陰素虧,肝失所養而致肝陽上亢,發為眩暈。一種為氣血虧虛型,因久病不愈,耗傷氣血,或失血過多,虛而不複,或脾胃虛弱,不能健運水穀,生化氣血,導致氣血兩虛,氣虛則清陽不展,血虛則腦失所養,皆可引發眩暈;一種是腎精不足型,腎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若先天不足,腎陰不充,或老年腎虧,或久病傷腎,或房勞過度,導致腎精虧耗不能生髓,而腦為髓之海,髓海不足,上下俱虛,發生眩暈;一種是痰濕中阻型,若嗜酒肥甘,饑飽勞倦,傷於脾胃,以致水穀不化,聚濕生痰,痰濕中阻,則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引發眩暈。

取穴:百會、神堂、印堂、太陽、翳風、大椎、大杼,曲池、合穀、風市、足三裏、三陰交、俠溪、湧泉。

隨症加減:肝陽上亢型加拍肝俞、行間、太衝;氣血虧虛型加拍脾俞、氣海;腎陰不足型加拍腎俞、太溪;痰濕中阻型加拍豐隆。

定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簡易取穴法:將兩耳郭向前對折,由兩個耳尖連線跨越頭頂與頭部前後正中線之交點即是本穴。

神堂穴: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

簡易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區,兩肩胛骨下角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7胸椎,向上數2個椎骨即為第5胸椎,再從其棘突旁開四橫指處即是本穴。

印堂穴:在前額部,當兩眉頭間連線與前正中線之交點處。

簡易取穴法:坐位或仰臥位,兩眉頭連線之中點即是本穴。

太陽穴:在顳部,當眉梢與目外眥之間,向後約一橫指的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正坐,取眉梢延長線與目外眥延長線之相交點即是本穴。

翳風穴:在耳垂後耳根部,顳骨乳突與下頜骨下頜支後緣間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側坐,張口取穴,將耳垂向後按,正對耳垂的邊緣凹陷處即是本穴。

大椎穴: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頭部放低,肩膀不動,左右晃動頭部,會發現後頸根正中央有個會活動的突起,是第7頸椎,它最下端的凹陷處即是本穴。

大杼穴: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並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者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1個椎骨,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簡易取穴法:仰掌,微屈肘,肘橫紋頭與肘關節橈側的高骨的中點即是本穴。

合穀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

簡易取穴法:拇、示指並攏,兩指掌骨間有一肌肉隆起(骨間背側肌),隆起肌肉之頂端即是本穴。

風市穴: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膕橫紋水平線上7寸。

簡易取穴法:直立,雙手自然垂下,中指指尖處即是本穴。

足三裏穴: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簡易取穴法: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處即是本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簡易取穴法:以手四指並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示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後緣的交點,即是本穴。

俠溪穴:在足背外側,當第4、5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湧泉穴:在足底部,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簡易取穴法:五個足趾屈曲,屈足掌,當足底掌心前麵正中之凹陷處即是本穴。

肝俞穴: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正坐或俯臥位,從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9胸椎,由其胸椎棘突下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脾俞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為第11胸椎,由其棘突下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腎俞穴: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直立,由肚臍中作線環繞身體一周,該線與後正中線之交點,即是命門穴,由命門穴旁開雙側各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命門穴:在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直立,由肚臍中作線環繞身體一周,該線與後正中線之交點,即是本穴。

氣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簡易取穴法:肚臍直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行間穴: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簡易取穴法:足背內側,第1、2趾之間連接處的縫紋頭即是本穴。

太衝穴: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由第1、2趾間縫紋頭向足背上推,至其兩骨聯合前緣凹陷中,約縫紋頭上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太溪穴: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當內踝尖與跟腱連線的中點,即是本穴。

豐隆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兩橫指處。

簡易取穴法:外膝眼穴與外踝前緣平外踝尖處連線的中點,距脛骨前脊約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手法:掌拍法,單指點擊法,拳擊法。

操作

1.用掌拍法拍打頭麵部,重點拍打百會、神堂、印堂和太陽。再用單指點擊法點擊翳風。

2.用掌拍法拍打大椎、大杼及背部腧穴和命門。用掌拍法拍打腹部氣海時,力度需輕柔。

3.用掌拍法拍打上肢的曲池;用拳輪擊打掌背的合穀。

4.用掌拍法拍打下肢的風市、足三裏、三陰交及豐隆;用單指點擊法擊打足部的行間、太衝和太溪。用拳擊法擊打腳心的湧泉。

注意事項

1.注意補充營養,少吃辛辣食物。

2.忌勞累過度,宜節欲養腎。

3.調節情誌,不可過於急躁、抑鬱。

4.多運動,增強體質。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1.天麻燉豬腦可治療肝陽上亢型眩暈。將10克天麻並1個豬腦共燉,熟爛後服食。

2.豬肝菠菜可治氣血虧虛型眩暈。豬肝200克,菠菜250克,爆炒,服食,可隔天1次。

3.羊頭黃芪湯可治腎精不足型眩暈。準備羊腦1個,黃芪20克,用清水燉煮,飲湯食肉。

4.車前子粳米粥可治療痰濕中阻型眩暈。先將15克車前子煎水去渣,再將所煎之水並60克粳米共煮,每日1次,當正餐食用。

運動療法

頭暈者可做一些安靜、舒緩、養氣的運動,如太極、瑜伽等。

咳嗽

概述

咳嗽在日常生活,極為常見,它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又是其他肺係疾病的一個主要表現。概括地說,咳嗽是指因肺失宣降、肺氣上逆導致的以發咳聲或咳出痰液為特征的一種肺係病症。肺是嬌髒,不耐寒熱,無論外邪內傷,均可致使肺氣失宣或肺氣上逆,引起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