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堂穴: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
簡易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區,兩肩胛骨下角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7胸椎,向上數2個椎骨即為第5胸椎,再從其棘突旁開四橫指處即是本穴。
尺澤穴:在肘關節,當肘二頭肌腱之外方,肱橈肌起始部。
簡易取穴法:肘部微細,手掌向前上方,觸及肘彎裏大筋(肱二頭肌腱)的外側與肘橫紋的交點即是本穴。
曲池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簡易取穴法:仰掌,微屈肘,肘橫紋頭與肘關節橈側的高骨的中點即是本穴。
列缺穴:在前臂部,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處。
簡易取穴法:張開兩手虎口,垂直交叉,一側示指壓於另一側的腕後橈側高突處,當示指尖所處赤白肉際的凹陷即是本穴。
足三裏穴: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簡易取穴法: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處即是本穴。
豐隆穴:在小腿前外側,當外踝尖上8寸,條口外,距脛骨前緣兩橫指處。
簡易取穴法:外膝眼穴與外踝前緣平外踝尖處連線的中點,距脛骨前脊約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手法:拳擊法,掌拍法。
操作
1.用拳擊法擊打天突、膻中、中府處。
2.用掌拍法拍打大椎、定喘,再從大杼拍至風門和肺俞,從膏肓拍至神堂。
3.用掌拍法從尺澤拍至列缺處。從下往上拍打曲池處。
4.用掌拍法從上到下拍打足三裏和豐隆。
注意事項
1.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受冷空氣刺激。
2.遠離煙霧粉塵等過敏原。
3.營造清潔的居住環境,抑製蟎蟲、蟑螂、真菌等的滋生繁衍。
4.飲食宜清淡,不宜過飽、過鹹、過甜,忌生冷、酒、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積極鍛煉身體,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將杏仁10克去皮,研細,水煎去渣留汁,加粳米50克,冰糖適量,共同煮粥,每日服食2次。杏仁粥能宣肺化痰、止咳定喘,是治療咳喘的良藥。
敷貼療法
哮喘發作期,可用益氣貼2片,貼於前胸與後背各1片,每天貼敷1次,共計5小時,1個月為1個療程。當症狀逐漸消失後,鞏固一段時間。
冠心病
概述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性心髒病,是一種最為常見的心髒病。它是因冠狀動脈狹窄、供血不足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一種心髒病,故又被稱為缺血性心髒病。其症狀表現為胸腔中央產生壓迫性疼痛,並可遷延至頷、頸、手臂、後背及胃部,或伴有眩暈、氣促、出汗、寒戰、惡心及昏厥,嚴重者可因心力衰竭而死亡。世界衛生組織將冠心病分為五大類:無症狀性心肌缺血,心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猝死。西醫認為,冠心病是由供血的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或血管痙攣造成的。
中醫認為,年老體衰、器官老化、髒腑失和、陰陽失調及七情六淫等原因,可導致氣滯血瘀,陽氣不振,心脈痹阻,從而引發冠心病。治療冠心病要疏經通絡,行氣活血,疏風散寒。
取穴:膻中、鳩尾、巨闕、乳根,至陽、肺俞、心俞、膈俞,郤門、間使、大陵、內關、神門。
定穴:膻中穴:在胸部,當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簡易取穴法:將兩乳頭連線,取其中點即是本穴。若女性兩乳頭下垂則由鎖骨往下摸四根肋骨處之胸骨柄中央即是本穴。
鳩尾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胸劍結合部下1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將胸劍結合點與臍中連線八等份,連線的上1/8處即是本穴。
巨闕穴: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將胸劍結合點與神闕穴連線四等份,在連線的上1/4處即是本穴。
乳根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乳房根部,第5肋間隙,距前正中線4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位,由乳頭直下推1個肋間隙中即是本穴。
至陽穴:在背部,當後正中線上,第7胸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俯臥垂臂,平兩肩胛骨的下端水平線的脊椎為第7胸椎,其棘突下凹陷處即是本穴。
肺俞穴: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並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者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由大椎穴往下推3個椎骨即為第3胸椎,由此椎棘突下雙側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心俞穴: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個椎骨,此椎骨棘突下雙側各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膈俞穴:在背部,當第7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正坐或俯臥位,從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7胸椎,由其胸椎棘突下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郤門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5寸。
簡易取穴法:仰掌微屈腕,在掌後第1橫紋上可見兩條大筋,取前臂(掌側麵)中點(肘橫紋與腕橫紋之中點),再向下一橫指,當在這兩筋處即是本穴。
間使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簡易取穴法:仰掌,微屈腕關節,從掌後第1橫紋上四橫指,當兩條大筋之間處即是本穴。
大陵穴:在腕掌橫紋的中點處,當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簡易取穴法:仰掌,微屈腕關節,在掌後第1橫紋上,當所出現兩筋之間即是本穴。
內關穴:在手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簡易取穴法:仰掌,微屈腕關節,從掌後第1橫紋上兩橫指,當兩條大筋之間即是本穴。
神門穴:在腕部,腕掌側橫紋尺側端,尺側腕屈肌腱的橈側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仰掌屈肘,手掌小魚際上角有一突起圓骨,其後緣向上可捫及一條大筋,這一大筋外側緣與掌後腕橫紋的交點即是本穴。
手法:拳擊法,切擊法,掌拍法。
操作
1.用切擊法從膻中擊打至鳩尾和巨闕,再從膻中沿著肋骨走向切擊至乳根穴。
2.用掌拍法法從上到下拍打至陽,再從肺俞拍至心俞,從心俞拍至膈俞。
3.用掌拍法自上而下從郤門拍至間使和大陵。再拍打內關和神門兩穴。
注意事項
1.保持情緒穩定,避免氣惱、激動、急躁、緊張、抑鬱等。
2.起居規律,不過度勞累,保持足夠的睡眠。
3.飲食合理,搭配得當。注意控製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宜多吃素食,不暴飲暴食,控製總熱量的攝入,限製體重增加;不嗜酒,不吸煙;4.積極進行體育鍛煉,既能減掉脂肪,又能增強體質。
5.飲茶有利於防治冠心病,但不可過飲濃茶。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準備何首烏20克,百合30克,枸杞子9克,大棗6顆,粳米100克,白糖適量。先用沙鍋煮何首烏,去渣取濃汁。再將首烏汁與洗淨的百合枸杞子、大棗、白糖,並粳米共煮為粥,早晚作正餐服食。此方適宜於冠心病偏陰虛者。
運動療法
體育鍛煉是冠心病綜合治療的組成部分,有助於減少心肌梗死的發生和死亡率。建議患者每天早晚打一次太極拳,因為太極拳招式豐富、開合有序、鬆柔勻緩、中正安舒、輕靈圓活、剛柔相濟,所以很適合不能進行強烈運動的冠心病患者。但是,請注意在心絞痛發作或心肌梗死病灶尚未修複時期不要運動。
高血壓
概述
高血壓是一種以動脈血壓持續升高為主要表現的慢性疾病,常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的病變。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使用的血壓標準是正常成人在平靜時的收縮壓應≤140mmHg,舒張壓≤90mmHg,亦即收縮壓在141mmHg~159mmHg,舒張壓在91mmHg~94mmHg,為臨界高血壓。如果收縮壓>140mmHg或舒張壓>90mmHg,即是高血壓。高血壓患者常有頭目眩暈、耳鳴、頭痛昏沉、失眠健忘、乏力等感覺,後期可有心、腦、腎等髒腑器官的損害。引發高血壓的因素有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另外,肥胖、攝入過多食鹽和避孕藥物、過度飲酒等也可導致本病。
中醫認為,高血壓是因肝陽上亢、痰濁壅盛造成的。肝陽上亢型高血壓表現為頭部脹痛、頭暈目眩、麵赤、耳鳴、急躁易怒、坐臥不寧,常因勞累、煩惱、動怒而誘發或加劇,或伴口苦、苔薄黃、肋痛、脈弦有力等症狀;痰濁壅盛型高血壓表現為頭痛昏沉、胸悶脘痞、嘔吐流涎、不思進食、喜好睡眠,且伴苔白膩、脈濡滑或弦滑。
取穴:神庭、印堂、攢竹、晴明、太陽,風池、厥陰俞、心俞、肝俞、膽俞、腎俞、命門。
隨症加減:肝陽上亢型加拍太衝、行間、湧泉;痰濁壅盛型加拍中脘、足三裏、豐隆、解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