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常見病的拍打治療四(3 / 3)

天樞穴:在腹中部,距臍中2寸。

簡易取穴法:由臍中作一條垂直於腹正中線的水平線,再由兩乳頭作兩條前正中線的平行線,過乳頭平行線與過臍水平線之交點與臍中連線的中點即是本穴。

大橫穴: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由兩乳頭向下作兩條與前正中線的平行線,再由臍中央作一水平線,三線之兩個交點即是本穴。

腹結穴:在下腹部,大橫穴下1.3寸,距前正中線4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大橫穴直下1.3寸處即是本穴。

府舍穴:在下腹部,當臍中下4寸,衝門上方0.7寸,距前正中線4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位,腹結穴下3寸,距前正中線4寸凹陷處,當腹股溝上方,衝門外上0.7寸處即是本穴。

脾俞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為第11胸椎,由其棘突下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大腸俞穴: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髂脊最高點之連線與脊柱之交點即為第4腰椎棘突下,由此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小腸俞穴:位於骶部,當第1骶椎左右兩橫指寬處。

簡易取穴法:俯臥位,先摸骶後上棘內緣,其與背脊正中線之間為第1骶後孔,平齊該孔的椎體為第1骶椎,由此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長強穴:在尾骨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簡易取穴法:俯臥,臀部抬起,尾骨尖與肛門的中央即是本穴。

支溝穴:手背腕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

簡易取穴法:伸臂俯掌,掌背腕橫紋中點上四橫指,前臂兩筋之間處即是本穴。

商陽穴:在手示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處。

簡易取穴法:沿示指指甲底部與橈側緣各引線,兩引線的交點即是本穴。

足三裏穴: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簡易取穴法: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處即是本穴。

承山穴:在小腿後麵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三角形的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膕橫紋中央至外踝尖平齊處連線的中點即是本穴。

手法:拍顫法,掌拍法,單指點擊法。

操作

1.用拍顫法從中脘拍至關元,再拍打天樞處,最後從大橫拍至腹結和府舍。

2.用掌拍法從背部的脾俞向下排至小腸俞。用示指或中指點擊長強。

3.掌拍支溝。單指點擊商陽。

4.用掌拍法拍打下肢的足三裏和承山。

注意事項

1.早起後空腹飲用一杯蜂蜜水或白開水,以潤腸道。

2.日常飲食合理安排,粗細搭配,主副配合;少食辛辣,多飲水,多吃水果,如香蕉有助於排便。

3.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4.適量運動助於排便。也可閑暇時按摩腹部,促進腸胃蠕動。

5.注意清潔,防止痔瘡生成。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蒲公英30克,粳米100克,熬煮成粥,待冷卻宜食時,加入適量蜂蜜,早晚作正餐服食,對治療便秘有顯著療效。

運動療法

晨起後,喝一杯蜂蜜水。然後站立,兩腳與肩同寬,右手放在右下腹部,左手疊放在右手上,按順時針,周而複始地推摩腹部肌肉,每次推100圈。

這個小運動對治療便秘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可促進排氣和排便,堅持做,可幫你解除便秘困擾。

痔瘡

概述

人體直腸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膚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屈曲而形成的柔軟靜脈團,稱為痔,又名痔瘡、痔核、痔病等。臨床上痔瘡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以內痔最為常見。內痔常伴有肛門瘙癢,便血且血色鮮紅,痔核脫出等症狀;外痔發生在齒線以下,主要表現為疼痛、腫塊,肛門處有大小、形狀不一的皮贅;混合痔兼有內外痔雙重特征。痔瘡多見於久坐或長久站立者、妊娠期婦女、肥胖者、便秘及嗜食辛辣者之中。

現代醫學認為引發痔瘡的原因有飲食不節、過食辛辣、長坐久站、久忍大便、便質秘結等;另外,肛門的位置和功能是引發痔瘡的一個客觀原因,由於肛門在人體的位置相對較低,不利於血液回流,加上肛門的主要功能是排出體內垃圾,大量殘渣毒素在此滯留,所以容易形成痔瘡。遺傳因素、寄生蟲、肝炎、痢疾、結腸炎、肛門膿腫等也易引發痔瘡。

中醫認為,人之所以會生痔瘡,根本原因在於陰陽失調,外感內傷,六淫邪侵,具體來講,主要原因有飲食不節、髒腑虛弱、情誌不暢、勞累過度等。治療痔瘡要行氣活血,清熱潤腸。

取穴:百會、腰奇、腰俞、長強、會陽,關元、中極、手三裏、下廉、商陽、血海、三陰交、足三裏。

定穴:百會穴:在頭頂正中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簡易取穴法:將兩耳郭向前對折,由兩個耳尖連線跨越頭頂與頭部前後正中線之交點即是本穴。

腰奇穴:在骶部,當尾骨端直上2寸,骶角之間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俯臥,尾骨尖端直上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腰俞穴:在骶部,當後正中線上,適對骶管裂孔。

簡易取穴法:俯臥,臀溝分開處即是本穴。

長強穴:在尾骨下,當尾骨端與肛門連線的中點處。

簡易取穴法:俯臥,臀部抬起,尾骨尖與肛門的中央即是本穴。

會陽穴: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

簡易取穴法:俯臥,在骶部,尾骨端旁開0.5寸處。

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直線,將直線五等份,從肚臍往下3/5處,即是此穴。

中極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前正中線延長至下腹部之恥骨聯合處,由恥骨聯合上一橫指處即是本穴。

手三裏穴:在前臂背麵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簡易取穴法:橫肱屈肘立掌,橈側肘橫紋頭往前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下廉穴:在前臂背麵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4寸處。

簡易取穴法:曲池穴與陽溪穴的連線上,上1/3與下2/3交界處,或手三裏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商陽穴:在手示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處。

簡易取穴法:沿示指指甲底部與橈側緣各引線,兩引線的交點即是本穴。

血海穴: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簡易取穴法:坐位,屈膝成90°角,醫者立於患者對麵,用左手掌心對準右髕骨中央,手掌伏於膝蓋上,其拇指尖所指處即是本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簡易取穴法:以手四指並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示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後緣的交點,即是本穴。

足三裏穴: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簡易取穴法: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處即是本穴。

手法:拳擊法,掌拍法,單指點擊法。

操作

1.用拳心擊打頭部的百會,擊打至後脖頸處。

2.用掌拍法從腰奇拍打至腰俞、長強及會陽處,再單指點擊長強。

3.用掌拍法拍打腹部的關元和中極。

4.單指點擊商陽,再用掌拍法從下廉穴拍至手三裏。

5.用掌拍法自上而下拍打足三裏,再從下到上拍打三陰交和血海。

注意事項

1.避免久坐或久站。

2.多飲水,多喝湯,少吃辛辣刺激類食物,多吃粗纖維食物和涼性食品,如萵苣、苦瓜、西瓜等。

3.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憋便,不邊蹲廁所邊看書。

4.保持肛門清潔,以防寄生蟲或疾病感染。

5.保持心態平和,控製易怒情緒。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將200克豬瘦肉、100克無花果放入沙鍋內,注入適量的水,燉熟,調味後食用。每日或隔日一次,可清熱解毒,養胃理腸,治療痔瘡。

運動療法

仰臥屈膝,腳跟靠近臀部,兩手放在頭下,以腳掌和肩部作支點,將骨盆舉起,同時提收肛門,放鬆時骨盆下放。注意提肛時吸氣,放鬆時呼氣。

起床或入睡前均可進行此運動,每次做10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