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直線,將直線五等份,從肚臍往下3/5處,即是此穴。
期門穴:在胸部,當乳頭直下,第6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4寸。
簡易取穴法:男性可任取體位,女性取仰臥位,乳頭直下,往下數2根筋骨處即是本穴。
間使穴: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3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簡易取穴法:仰掌,微屈腕關節,從掌後第1橫紋上四橫指,當兩條大筋之間處即是本穴。
太衝穴:在足背側,當第1蹠骨間隙的後方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由第1、2趾間縫紋頭向足背上推,至其兩骨聯合前緣凹陷中(約縫紋頭上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手法:掌拍法,單指點擊法。
操作
1.用掌根拍打頭頂的百會,再拍打太陽處。
2.用掌根從上到下拍打心俞、肝俞和膽俞;反複拍打魂門。
3.單指點擊膻中,再由膻中拍至鳩尾,至關元;反複拍打期門處。
4.用掌拍法拍打上肢的間使。
5.單指點擊太衝。
注意事項
1.保持心態平和,善忘不快的事,多想開心的事。
2.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解壓方式,如靜坐、運動、唱歌等。
3.少食辛辣、油炸類食物,忌飲酒,多吃新鮮果蔬。
4.注意休息,勞逸結合。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將20克幹銀耳、20克幹百合泡發,洗淨,再將5~8枚白鴿蛋隔水蒸熟,剝去蛋殼。然後,將前三者放入清水中,用中火燉煮,熟透後加入佐料即可食用,有清火除燥之效。
運動療法
太極拳靜動皆宜,動作舒緩,可令人思緒寧靜。
眼疲勞
概述
長時間全神貫注地盯著電腦屏幕、書本及文件時,眨眼次數不自覺地減少,淚腺黏液分泌變得緩慢,並因眼球少動而不能均沾,使眼睛有失滋養和潤滑,以致出現眼睛疲勞、幹澀、酸脹、視力模糊甚至下降的情況,還常伴有燒灼感、異物感等。
中醫認為,肝開竅於目,眼睛疲勞與肝氣不足,血行不暢,不能上榮於眼有關。另外,眼周的經脈氣血阻滯也是導致眼睛疲勞的重要原因。因此,治療眼睛疲勞需養肝益血,改善眼周氣血循環。
近視眼可照此法治療。
取穴:攢竹、魚腰、絲竹空、晴明、承泣、瞳子髎,天柱、風池,大椎、大杼、肝俞、膏肓、神堂,合穀、手三裏,足三裏、光明、行間。
定穴:攢竹穴:在麵部,當眉頭陷中,眶上切跡處。
簡易取穴法:皺起眉頭,可見眉毛內側端隆起,隆起處即是本穴。
魚腰穴:正坐平視,本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間。
絲竹空穴:在麵部,當眉梢凹陷處。
睛明穴:在目內眥角稍上方的凹陷中。
承泣穴:在瞳孔直下,當眼球與眶下緣之間。
簡易取穴法:正坐,直視前方,瞳孔直下0.7寸,下眼眶邊上即是本穴。
瞳子髎穴:在目外眥旁,當眶外側緣處。
簡易取穴法:正坐或仰臥,眼睛外側1厘米處即是本穴。
天柱穴:在項部,大筋外緣之後發際凹陷中,約當後發際正中旁開1.3寸。
簡易取穴法:低頭或俯臥,由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處即是啞門穴,由啞門穴旁開約兩橫指,項部大筋的外緣處即是本穴。
風池穴:在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附著部之間的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俯伏坐位,用拇、食兩指從枕骨粗隆兩側向下推按,當至枕骨下緣凹陷處與乳突之間,即斜方肌與胸鎖乳突之間,用力按有酸脹麻感處即是本穴。
大椎穴: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頭部放低,肩膀不動,左右晃動頭部,會發現後頸根正中央有個會活動的突起,是第7頸椎,它最下端的凹陷處即是本穴。
大杼穴: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並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者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1個椎骨,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肝俞穴: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正坐或俯臥位,從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9胸椎,由其胸椎棘突下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膏肓穴: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簡易取穴法:俯臥位,在背部脊柱區,兩肩胛骨下角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7胸椎,向上數3個椎骨即是第4胸椎,再從其棘突左右旁開四橫指處即為本穴。
神堂穴: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3寸。
簡易取穴法:坐位,在背部脊柱區,兩肩胛骨下角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7胸椎,向上數2個椎骨即為第5胸椎,再從其棘突旁開四橫指處即是本穴。
合穀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
簡易取穴法:拇、示指並攏,兩指掌骨間有一肌肉隆起(骨間背側肌),隆起肌肉之頂端即是本穴。
手三裏穴:在前臂背麵橈側,當陽溪與曲池連線上,肘橫紋下2寸。
簡易取穴法:橫肱屈肘立掌,橈側肘橫紋頭往前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足三裏穴: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簡易取穴法: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處即是本穴。
光明穴:在小腿外側,當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緣。
簡易取穴法:正坐或仰臥,在膝中與外踝尖連線的中點,再向下量四橫指處,腓骨前緣處即是本穴。
行間穴:在足背側,當第1、2趾間,趾蹼緣的後方赤白肉際處。
簡易取穴法:足背內側,第1、2趾之間連接處的縫紋頭即是本穴。
手法:五指叩擊法,單指點擊法,掌拍法。
操作
1.五指並攏向內微屈,用指腹點擊眉毛處的攢竹、魚腰、絲竹空;單指點擊晴明、承泣和瞳子髎。注意不要傷到皮膚和眼睛。
2.用掌根拍打天柱、風池和大椎;用掌拍法自上而下從大杼拍至肝俞,從膏肓拍至神堂。
3.用掌根拍法合穀;掌拍手三裏。
4.用掌拍法從上到下拍打足三裏和光明;單指點擊行間。
注意事項
1.不在光線太暗或太強的環境下看書、文件等。
2.讓眼睛適當休息,連續工作或學習每一個小時應休息10分鍾左右。
3.調整電腦屏幕的亮度,以刺眼為宜。
4.經常眨眼和轉動眼球。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準備枸杞1小把,幹菊花4朵,薑1小塊,500克排骨。將排骨洗淨切塊,菊花、枸杞、薑塊洗淨備用。先在鍋中注入8碗水,燒開後加入排骨、薑及枸杞,大火煮開,改用中火燉煮約30分鍾。在湯快煲好之前放入菊花和調料,再燉約10分鍾即可,飲湯食肉。此方可清肝明目,補血養顏。
運動療法
適時做眼睛保健操,可緩解眼睛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