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三章 拍打調理亞健康二(3 / 3)

取穴:心俞、肝俞、腎俞,陽池、勞宮,氣衝、湧泉。

定穴:心俞穴:在背部,當第5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由平雙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上推2個椎骨,此椎骨棘突下雙側各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肝俞穴:在背部,當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正坐或俯臥位,從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9胸椎,由其胸椎棘突下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腎俞穴: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直立,由肚臍中作線環繞身體一周,該線與後正中線之交點,即是命門穴,由命門穴旁開雙側各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陽池穴:在腕背橫紋中,當指總伸肌腱的尺側緣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腕背橫紋中點即是本穴。

勞宮穴:在手掌心,當第2、3掌骨之間偏於第3掌骨,握拳屈指時中指尖處即是本穴。

氣衝穴:在腹股溝稍上方,當臍中下5寸,距前正中線2寸。

簡易取穴法:仰臥,從恥骨聯合上緣中點,水平旁開約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湧泉穴:在足底部,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處。

簡易取穴法:五個足趾屈曲,屈足掌,當足底掌心前麵正中之凹陷處即是本穴。

手法:掌拍法,切擊法,拳擊法。

操作

1.用掌拍法從上到下自心俞拍至肝俞,再拍至腎俞。

2.用拳輪或掌輪擊打陽池;用掌根或拳輪拍打勞宮。

3.切擊腹股溝處的氣衝。

4.拳擊腳底板的湧泉。

注意事項

1.多穿衣物,注意保暖防寒。

2.多吃溫性活血類食品,如荔枝、桂圓、大棗、蔥、蒜、薑等,少吃寒涼性食物,如荸薺、百合、雪梨等。

3.經常運動身體,揉搓手足。

4.養成每晚睡覺前用熱水泡腳的習慣。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將150克鮮羊肉洗淨切塊,加入精鹽、料酒等佐料,燉煮1個小時,然後放少許薑汁、蒜泥及蔥絲,飲湯食肉。

運動療法

跑步、打球、跳操等運動都具有熱身的作用,可改善手足冰冷。

水腫

概述

水腫是指血管外的組織間隙中有過多的體液積聚,是全身氣化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常見於腎炎、肺心病、肝硬化、營養障礙及內分泌失調等疾病。開始時麵目微腫,接著四肢腫脹,繼而腫於周身,皮膚富有光澤,按之凹陷,常伴麵色蒼白、不思飲食、渾身倦怠、行寒肢冷等症狀。

中醫認為,本病與肺、脾、腎、三焦各髒腑密切相關,飲食傷胃、勞倦內傷,複加外感風邪、水濕浸漬、瘡毒內攻,以致肺失通調、脾胃失和、腎失開合、膀胱三焦氣化不利,水液停滯,外溢皮膚,從而引發水腫。

取穴:水分、氣海,大椎、大杼、膏肓、肺俞、脾俞、三焦俞、腎俞,合穀,足三裏、三陰交。

定穴:水分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1寸。

簡易取穴法:肚臍直上一橫指處即是本穴。

氣海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1.5寸。

簡易取穴法:肚臍直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大椎穴: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頭部放低,肩膀不動,左右晃動頭部,會發現後頸根正中央有個會活動的突起,是第7頸椎,它最下端的凹陷處即是本穴。

大杼穴: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高突並能隨頸部左右擺動而轉動者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1個椎骨,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膏肓俞穴:在背部,當第4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簡易取穴法:俯臥位,在背部脊柱區,兩肩胛骨下角水平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7胸椎,向上數3個椎骨即是第4胸椎,再從其棘突左右旁開四橫指處即為本穴。

肺俞穴: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頸背交界處椎骨的最高點為第7頸椎,向下數3個椎骨,引一垂線,再從肩胛骨內側緣引一垂線,兩條垂線之間距離的中點處即是本穴。

脾俞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與肚臍中相對應處即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個椎體,即為第11胸椎,由其棘突下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三焦俞穴:在腰部,第1腰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坐位,兩髂前上棘最高點的水平連線與脊柱相交所在的椎體為第4腰椎,再向上數3個椎體,引一垂線,再從肩胛骨內側緣引一垂線,兩條垂線之間距離的中點處即是本穴。

腎俞穴: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直立,由肚臍中作線環繞身體一周,該線與後正中線之交點,即是命門穴,由命門穴旁開雙側各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合穀穴:在手背第1、2掌骨間,第2掌骨橈側的中點。

簡易取穴法:拇、示指並攏,兩指掌骨間有一肌肉隆起(骨間背側肌),隆起肌肉之頂端即是本穴。

足三裏穴:穴位於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

簡易取穴法:站位用同側手張開虎口圍住髕骨上外緣,四指直指向下,中指尖的指處即是本穴。

三陰交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簡易取穴法:以手四指並攏,小指下邊緣緊靠內踝尖上,示指上緣所在水平線在脛骨後緣的交點,即是本穴。

手法:掌拍法。

操作

1.用掌拍法從水分拍至氣海。

2.用掌拍法拍打大椎;從大杼拍至膏肓、肺俞、脾俞、三焦俞和腎俞。

3.用掌根拍打合穀。

4.拍打下肢部的足三裏和三陰交。

注意事項

1.不宜飽食,尤其是晚餐。

2.低鹽飲食。

3.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4.發作頻繁者可把頭部的床腳提高10~15厘米,以減少下肢血液的回心血量。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1.將赤小豆60克、鯉魚1條、生薑10克共燉湯,不放鹽,吃魚飲湯。

適用於陰水。

2.用玉米須、白茅根各50克,共煎湯,加適量白糖分次服用,適用於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