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美頸
概述
有人把頸部稱為“女人的第二張臉”,若一個美女不經意間露出粗糙、鬆弛、皺紋、贅肉橫生的頸部是多麼令人遺憾的事情!頸部是連接頭與軀幹的橋梁,很多時候裸露在外,加上長期埋頭工作或學習,很容易出現皺紋或贅肉,甚至會患上各種頸椎病,使美麗大打折扣。拍打相關穴位可以促進頸部血液流動,防止贅肉和皺紋的生成,並有保健頸項、延緩衰老的作用,可以令你擁有天鵝般傲人的美頸。
取穴:廉泉、天突、人迎、水突、風府、大椎、天柱、大杼、扶突、天鼎。
定穴:廉泉穴: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
簡易取穴法:把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下頜骨中點,拇指尖正指向喉結部,當拇指尖到達之處即是本穴。
天突穴:在頸部,當前正中線上,胸骨上窩中央。
簡易取穴法:仰靠坐位,胸骨上端凹陷處即是本穴。
人迎穴:在頸部,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
簡易取穴法:手摸頸部動脈搏動之內側緣,平喉結處即是本穴。
水突穴:在頸部,胸鎖乳突肌的前緣,當人迎穴與氣舍穴連線的中點。
風府穴:在項部,當後發際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坐位,頭伏案,後發際中央直上一橫指處即是本穴。
大椎穴:在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簡易取穴法:頭部放低,肩膀不動,左右晃動頭部,會發現後頸根正中央有個會活動的突起,是第7頸椎,它最下端的凹陷處即是本穴。
天柱穴:在項部,大筋外緣之後發際凹陷中,約當後發際正中旁開1.3寸。
簡易取穴法:低頭或俯臥,由後發際正中直上0.5寸處即是啞門穴,由啞門穴旁開約兩橫指,項部大筋的外緣處即是本穴。
大杼穴:在背部,當第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簡易取穴法:低頭,可見頸背部交界處椎骨有一處高的突起並能隨頸部左右擺動或轉動處即是第7頸椎,其下為大椎穴。由大椎穴再向下推1個椎骨,旁開兩橫指處即是本穴。
扶突穴:在頸外側部,結喉旁,當胸鎖乳突肌前、後緣之間。
簡易取穴法:從廉泉穴向外四橫指,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之間即是本穴。
天鼎穴:在頸外側部,胸鎖乳突肌後緣,當結喉旁。
簡易取穴法:扶突穴與缺盆連線的中點即是本穴。
手法:單指點擊法,掌拍法。
操作
1.用單指點擊法從前脖頸的廉泉擊打至天突,由人迎擊打至水突。
2.用掌拍法從後脖頸的風府拍至大椎,再拍打天柱和大杼。
3.用掌拍法拍打側脖頸,重點拍打扶突和天鼎。
注意事項
1.不要長時間伏案,伏案半個小時左右,就要抬頭,活動一下頸項。
2.看電腦時,視線應與電腦屏幕保持水平。
3.睡覺時,不要枕過高或過低的枕頭,防止落枕。
4.做好頸部的保暖及防曬工作。
還可以這樣做
家用食療方
準備黃瓜600克,泡過的木耳60克,油20克,鹽3克,味精4克,糖2克,大蒜2瓣,蔥少許。先將蔥蒜爆香後加入黃瓜翻炒,再加入木耳。
1分鍾後調味,熟後裝碟即可食用。此款美食具有排毒清腸、防止脂肪堆積的作用。
敷貼療法
將3克珍珠粉、15克牛奶、10克麵粉放置在容器中,攪拌均勻.把混合物塗在頸部,可用保鮮膜包裹起來,外麵再敷上一條熱毛巾,以利於營養的吸收,停留15分鍾後洗去,每天1次,可祛除頸部皺紋,還可美白脖頸。
拍打瘦腰
概述
飲食不節、勞逸不當,再加上長期坐臥,就會令大量脂肪堆積腹部,形成“遊泳圈”,嚴重影響形體美麗。遊泳圈常見於辦公室一族和生育後的新手媽媽。
中醫認為,肥胖是由於腸胃消化吸收功能過於亢進,使身體攝入了過多的脂肪,並由於長久坐臥使全身的營養運輸停滯在腹部造成的。拍打可疏通經絡,暢達氣血,調節髒腑功能,促進胃腸蠕動以減少脂肪的吸收和加速其排泄,從而達到消除大肚子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