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用與應用
疏通筋脈,活血祛瘀,放鬆肌肉等,適用於背、腰、臀、下肢等脂肪沉積部位的減肥。
6.點法
點法分拇指點、屈指點及肘尖點三種。與按法手法相似,故亦有將點法稱為指按法者。
操作要領
①拇指點是用拇指端或指腹點在一定部位或穴位。
②屈指點是用拇指指間關節或示指第1指間關節屈曲後的突起部位,點壓一定部位或穴位。③肘尖點是在肘關節屈曲位,用突起的尺骨鷹嘴部點按一定部位或穴位。肘尖點法多用於肌肉豐厚的部位,如腰、臀部等。
作用與應用
具有通經活血,理氣解鬱,調整髒腑功能等作用。適用於全身各部穴位,是按摩美容常用手法之一。由於本法刺激性較強,操作時應根據不同部位,不同體質酌情用力。
7.拿法
拿法分三指拿法、五指拿法及輾轉拿法。三指拿法是以拇指與食、中二指相對,五指拿法是拇指與其餘四指相對,捏某一部位,逐漸由輕至重用力。輾轉拿法是在三、五指拿法的基礎上加入左右旋轉的力來完成的。
操作要領
用手指指腹相對擠壓(三指或五指)用力提捏,操作時動作要連貫,和緩而有節律,不可用指尖著力,更不可突然用力提捏。輾轉拿法在左右旋轉時應保持向上提捏的力量,旋轉角度不可過大,以免輾擠造成局部皮膚損傷。
作用與應用
舒筋通絡,活血散寒。可用於頸、肩、下肢、腰、腹等部,可通過提捏、旋轉作用於脂肪沉積部。拿法是減肥美體中主要手法之一。
8.推法
推法是用指腹或手掌,在一定部位進行單方向直線推動。
操作要領
指推法是用拇指、示指或中指指腹著力,緊貼體表,在保持一定向下壓力的同時,沿操作部位緩慢地單方向直線推動。也可用單或雙掌依上法操作,臨床稱為掌推法。
作用與應用
理氣活血,通經祛瘀。指推法多適用於頭麵頸部,操作時宜輕柔。掌推法適用於腹、背、腰、臀及四肢,操作時可適當加大力度。
推法為美容、美發及美體的常用手法之一。
9.擊法
擊法是用指尖、手掌尺側(小魚際)、拳背等部位叩打體表的方法。
在按摩美容中常用的有指尖擊法及小魚際擊法。
操作要領
①指尖擊法在操作時,手指微屈,以指尖(不可用指甲尖)擊打體表。擊打時以放鬆的腕關節做快速的伸屈抖動,以指尖接觸體表,速起速落,如雨點般,有節奏地下落。②小魚際擊法在操作時,手指自然伸直並放鬆,腕關節稍背伸,以單或雙手小魚際為著力點擊打體表。做擊法時動作要快速,用力要均勻。魚際擊法在使用過程中,因手指放鬆相互碰撞,可能出現響聲,但有時也可無響聲。隻要按操作要領做,有無聲響均不影響療效。③拳背擊法為手握空拳,腕關節伸直,肘關節做主動伸屈,以拳背擊打體表。
作用與應用
舒筋活絡,理氣活血。指尖擊法多用於頭麵部美容、美發。小魚際擊法多用於腰、臀、下肢等部位的減肥美體。腰臀部脂肪較厚者亦可用拳背擊法操作。
10.拍法
拍法是用虛掌拍打體表的方法。
操作要領
拍法操作時,五指自然並攏微屈,腕關節放鬆,平穩而有節奏地在一定部位拍打。拍打時要求虛掌的所有著力部位同時起落,拍後立即抬起,切忌五指伸直拍打。
作用與應用
舒筋活絡,活血理氣。適用肩背、腰、臀及下肢等部位。
拍法為減肥美形常用手法。
11.一指禪推法
一指禪推法是用拇指的螺紋麵或偏峰,吸定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前臂做橫向擺動,帶動腕關節及拇指的擺動在體表操作的方法。
操作要領
操作時要沉肩、垂肘、懸腕,腕關節放鬆,腕關節稍高於肘關節,二至五指半握拳,拇指指間關節依附於示指橈側,在腕關節高於肘關節的情況下(以利擺動操作),做前臂的橫向擺動。也可以在拇指螺紋麵或偏峰吸定操作部位後,拇指不依附示指橈側,在腕關節擺動的同時拇指指間關節做伸屈運動。手法頻率為120~160次/分。此外本法在操作時也可以拇指指尖為吸定點進行操作。但為避免指尖碰損麵部皮膚,麵部美容時一般不應使用本法。
作用與應用
調和營衛,舒筋活血,健脾和胃。本法適用於全身各部穴位及頭麵部,是頭、麵、頸等部美容、美發、美體常用手法之一。可與點按法配合應用於全身各部穴位。
刮痧法
刮痧是中國傳統的自然療法之一,起源於舊石器時代。它是以中醫皮部理論為基礎,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膚相關部位刮拭。
經常刮痧,可起到調整經氣,解除疲勞,美容養顏、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
1.持板方法
用手握住刮板,刮板的底邊橫靠在手掌部位,拇指及另外四個手指呈彎曲狀,分別放在刮板兩側。
2.刮拭方法
(1)麵刮法:用手持刮板,刮拭時用刮板的3/1邊緣接觸皮膚,刮板向刮拭的方向傾斜30°至60°,以45°角應用最為廣泛,利用腕力多次向同一方向刮拭,有一定刮拭長度。這種手法適用於身體比較平坦部位的經絡和穴位。
(2)角刮法:分為單角刮法和雙角刮法。用刮板角部在穴位上自上而下刮拭,刮板麵與刮拭皮膚呈45°用傾斜。這種刮法多用於肩部肩貞穴、胸部中府、雲門穴。
(3)點按法:用刮板角與穴位呈90°角垂直,由輕到重,逐漸加力,片刻後猛然抬起,使肌肉複原,多次重複,手法連貫。這種手法適用於無骨骼的軟組織處和骨骼凹陷部位,如人中穴、膝眼穴。
(4)拍打法:用刮板一端的平麵拍打體表部位的經穴。拍打法多在四肢特別是腋窩和膝窩進行,拍打時一定要在拍打部位先塗刮癡潤滑劑,拍打法可治療四肢疼痛、麻木及心肺疾病。
(5)平麵按揉法:用刮板角部20°角傾斜按壓在穴位上,作柔和的旋轉運動,刮板角平麵始終不離開所接觸的皮膚,速度較慢,按揉力度應深透至皮下組織或肌肉。常用於對髒腑有強壯作用的穴位,如合穀、足三裏、內關穴以及後頸背腰部全息穴區中痛點的治療。
(6)厲刮法:用刮板角部與穴區呈90°角垂直,刮板始終不離皮膚,並施以一定的壓力作短距離(約1寸長)前後或左右摩擦。這種手法適用於頭部全息穴區。
(7)平刮法:用刮痧板向刮拭的方向傾斜的角度小於15°,並向下滲透力較大。刮痧板傾斜度較小,可減輕刮拭時的疼痛感。這種手法常用於身體疼痛較敏感的部位,如麵部、髒腑的體表投影區等。
(8)疏理經氣法:按經絡走向,用刮板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循經刮拭,用力輕柔均勻,平穩和緩,連續不斷。1次刮拭麵宜長,一般從肘膝關節部位刮至指趾尖。這種手法常用於治療刮痧結束後或保健刮痧時對經絡進行整體調理,鬆弛肌肉,消除疲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