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八章 拉伸打造健康身體二(2 / 3)

隱形健身法,增強抗病力1.坐在椅子上,兩腿分開,抬起腳尖,同時用力縮踝部、小腿和大腿的肌肉,1分鍾內重複做30~40次。

2.坐姿,用力抬起腳跟,為了增強效果,最好將雙手壓在膝蓋上,以增加一定的反作用力,1分鍾內重複做30~40次。

交替收縮和放鬆臀肌,速度同上。

3.吸氣收腹,並持續幾秒鍾,1分鍾內重複做15~20次。

緩慢地用力挺胸,使雙肩向後,肩胛骨盡量收攏,1分鍾內重複做25~30次。

4.用力握拳,使整個手臂肌肉都往上用勁,1分鍾內重複做30~40次。

整套動作需6分鍾左右,最好每隔1小時進行1次。雖然身體的各關節不直接參與活動,但可以使各部位肌肉時常處於工作狀態,而這些部位(大腿、小腿、臀部、腹部、背部)通常是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

5.動靜適度

久坐伏案,應適當活動肢體,做深呼吸、擴胸、下蹲、腰部左右側屈、頭部左右轉動、眼睛左右側視等運動,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讓全身都得到活動,以促進氣血流動,舒筋活血,提高工作效率。

6.改變身體姿勢

雖然運動可以緩解身體的壓力和疲勞,但平常的不良姿勢卻可能是造成肌肉酸痛的主因,長期下去,身心健康將受到影響。如果可能的話,可以請推拿專家觀察一下你的坐姿或站姿。想辦法除去酸痛的根源。

7.靜養內觀

微閉雙目,心無雜念,全身各部位放鬆,隨著深呼吸運動,由頭至腳,如溫水蒸氣浸潤全身,如此做8~10次,可消除疲勞,頓感輕鬆舒適。

工作間隙,旋轉身體好處多

1.運目

雙目同時以遠處某一大型固定物體為目標,按順時針方向旋轉運目10圈,眼動頭不動。然後再按逆時針方向旋轉運目10圈。此法有清心明目、消除眼疲勞、提高視力之功效。

2.雙臂畫圈

自然站立,目視前方,雙手自然下垂,然後雙臂按照向後、向上、向前、向下的順序畫圈10次,接著反方向畫圈10次。此法可活動雙臂及肩,能增強肺活量,有防治頸椎病、頸肩綜合征之功效。

3.聳肩

自然站立或坐姿,身正腰直,雙目微閉,在吸氣的同時,雙肩先後向上舉,再向前、向下、向後做旋轉運動10次,接著再反方向旋轉10次。

此法對活絡肩關節,防止肩周炎、頸肩綜合征有一定的效果。

4.轉掌

自然站立或坐姿,雙臂抬起至胸腹前,先按順時針方向轉動拇指10圈,然後再按逆時針方向轉動10圈。

接著按順、逆時針方向轉動手掌各10圈。此法可運動雙掌魚際部及小臂肌肉,有舒筋活血、增強手腕活力之功效。

5.轉頸

自然站立或坐姿,雙目微閉,先按順時針方向大幅度緩慢轉動頭頸10次,再按逆時針方向轉頸10次。此法可防治頸椎病及頸肩綜合征。

6.扭腰

取站姿,雙腳與肩同寬,雙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後緊頂腎愈處,先按順時針方向大幅度緩慢轉腰10圈,再按逆時針方向轉動10圈,此法對腰肌勞損、腰痛等諸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增強精力

1.雙腿分開站立,雙腳間距離比肩約寬20厘米,雙手合掌於胸前。

2.在做深吸氣的同時慢慢蹲下,注意身體不要向前傾,當大腿與地麵平行的瞬間,停止下蹲。

3.在呼氣的同時站直身體。反複做10次。

4.從最初的姿勢向下蹲時,雙臂向左右分開,然後返回到最初的姿勢。反複做10次。

5.若從上一步姿勢直接站起時,雙臂上舉伸直,然後返回到上一步的姿勢。反複做10次。

6.進行穴道刺激之前,先用拇指及示指壓一壓肚臍的兩側和腳底的湧泉穴,如果有痛感,就表示有腎虛的症狀。

7.首先用拇指按壓肝俞,位於背部第9胸椎棘突起下方外側1.5寸的地方接著按壓腰際的腎俞。腎俞位於第2腰椎棘突起下方外側1.5寸處,是腎虛的特效穴道。

8.命門是強化腎髒的穴道,對提高性能力特別有效。其位於腎俞旁邊的脊椎骨上、第2腰椎觸突起的下方。此處也用拇指按壓。

9.用兩手掌重疊加上身體重量,由上而下依序按壓肝俞、腎俞和命門的四周,效果更佳。

10.關元位於肚臍下3寸處,腹部中心線上。別名丹田,被認為是“元氣”之源。

此處用示指和中指按壓,或是兩手重疊用指尖充分按壓。再壓一壓肚臍旁邊,如果疼痛,就用指腹輕輕按壓。

11.湧泉位於腳底,5根腳趾向內彎剛好凹下的地方,“~”字形皺紋的內側,第2和第3腳趾之間。

好好指壓此處,可以消除疲勞。

沒有氣力,如相撲力士做準備般下蹲1.兩腳使勁踏地,下腹部用力,兩腳用力下墩,這是相撲運動員的代表性動作,這樣全身都會充滿力氣,對提臀也有效。

2.左右大幅度地打開雙腿,腳尖朝外,慢慢落腿,直到大腿與地板平行。為了不讓雙腿合上,可把手放在膝蓋的內側。

3.稍稍向內側關閉兩膝蓋,肘部放在兩膝蓋上。

4.拉引肘部,左右打開膝蓋,慢慢重複這個動作8~10次。

打開雙腿直到感覺大腿根疼痛為止。

5.就這樣把重心移到右邊。推右肘部8~10次,就像要用右肘部把右膝蓋直推向外側一樣。

6.這次把重心移向左邊。推左肘部8~10次,就像要用左肘部把左膝蓋推向外側一樣。

7.由跪坐變成雙膝跪地的姿勢。雙手伸展到頭上方。交叉雙手或雙手合十。注意脊柱要伸展筆直。

8.雙手在頭後交叉不變,臀部向下坐,在碰到腳後跟前停止。從這個狀態開始收縮下腹部。大腿感覺硬、直,便是有效的標誌。

9.突出腰部,想象肚臍朝上,然後返回。這樣做3次,在做第3次的結束部分時,弓起上半身,並保持8秒鍾。

這項鍛煉可以鍛煉骨盆周圍的深層肌肉,使身體內不斷湧現出力量。

做的時候試著想象蝦跳起的姿態。這項動作非常難做,但是效果不凡。

靜坐放鬆,提腿摸膝減壓效果好

1.靜坐放鬆:用一種最放鬆的姿勢坐在椅子上,讓家人在背後為你按摩肩、頸部肌肉,同時做勻稱的深呼吸。時間一般為15分鍾左右為佳,可緩解工作時精力分散,思維混亂、反應遲鈍等問題。

2.提腿摸膝:全身放鬆站立,左腿屈膝抬起,大腿與地麵平行,以左手摸右膝,還原,換另一邊。兩腿分別做5~8次。動作要舒緩、有節奏感,眼睛平視前方,全身自然放鬆。該動作可促進左右腦半球協調工作的能力,緩解單側用腦過度所引起的身心疲勞。

3.把頸部向左、向右轉,然後前仰,每一個動作靜止10秒。

把頭向後、向前、向左、向右輕壓,每一個動作靜止10秒,連續做3次。

把肩臂向上抬起,然後放鬆,向下放,每一個動作靜止10秒。

4.將左臂貼著胸前伸直,右臂交叉把左臂拉近胸前,伸展左肩臂,靜止10秒。右臂重複,連續做3次。

站立,舉起雙手,向上伸,靜止10秒。

5.雙手及雙膝撐在地上,眼睛望著腹部肚臍處,背部向上拱起,靜止10秒。

雙手及雙膝撐在地上,頭向上望,背部向下沉,靜止10秒。

6.坐下來,把雙腳伸直,雙手盡量向前伸,讓手指接觸到腳趾,靜止10秒。

把腿左右分開,左腿伸直,右腿屈膝,並把雙手放在右腳上,伸展左腿大腿內側,靜止10秒。

7.把左腿伸直,趾尖向上伸展,身體向前,伸展大腿和小腿的肌肉,然後換右腿,每一個動作靜止10秒,連續做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