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簫——刮過曠野的風(1 / 1)

鄰家的女兒又在練習她的簫了,每逢假期我總有幾天能聽到她吹出的那種風刮過曠野的聲音。

直到現在,我仍然把簫的聲音認為是刮過曠野的風聲。不管別人會如何說,我是這樣認為的,即使這隻是我一個人的想法。有時候,人隻有擁有自己的感覺,才能擁有一些屬於自己的東西。

我曾有接觸簫的曆史,我把它當作曆史,隻想說明它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了。那時我還年輕,十八九歲的樣子,那是個充滿好奇的年齡。那是個簡單時代,能接觸的東西很少,且大都帶著當時的色彩,不像現在複雜和多花樣。我最初接觸簫的時候是在異鄉,是在朋友阿威處聽了他的磁帶《蘇武牧羊》後。那時候還沒有VCD、CD之類的高科技產品。當我被簫的蒼茫與淒涼打動後的第二天就買了一隻。之前我曾學過一段時間笛子,一直沒學會,為此就把笛子認為是世界上最難學的樂器。我從未接觸過簫,所以當服務員為我遞過那根比大拇指粗比胳膊長的像笛的樂器時,我就知道簫一定不比笛子容易。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有一件事情是很容易就可以辦到的。

阿威是我比較好的朋友,我一直認為他是個音樂感極強的人,我曾親眼看過,不論什麼樂器,他隻要摸索幾遍就基本可以奏出屬於它的音樂。阿威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終於把我調教的可以吹完一支曲子。隻是遠不像阿威吹的那麼好、那麼像簫,甚至連風發出的聲音也不如。那時我學的是《滿江紅》,我也喜歡《蘇武牧羊》,但我更喜歡《滿江紅》,無論它是否適合簫來演奏,我覺得它有簫裏的那種悲壯與悒鬱。

我知道我的簫吹得不好,因此一直很努力。但,最終我還是放棄了,當女朋友把我像一塊廢磚樣放棄時,我離開了簫。雖然我當初學簫並非為了她,她卻是唯一對我吹得簫發表過不同意見的女人。我想忘了她,一直沒有成功,就像我一直無法忘了她對我說過的“雖然你吹的不像別人那麼美,那麼像音樂,但它是你自己的東西。”因為這句話,我原諒了她,連同她在後來聽從她的母親,嫁給一個口袋裏隻剩下錢的男人這件事。

女朋友的離棄,是我不再吹簫的主要原因,同時我也相信自己對簫缺乏起碼的悟性,無論先天還是後天,我都不認為自己對音樂能有多大的領悟。我把簫送給了阿威。阿威和我一樣同是異鄉人,他的家鄉在一個遙遠而偏僻的山鄉,他雖然喜愛樂器卻沒有額外的錢購置,就像那台錄音機也是他借來的。阿威很高興也很感動,他的感動是我唯一的安慰。一年後,我在回故鄉前去和阿威道別時再次看到那把簫,不知何故,簫上纏滿了膠布。阿威是個非常喜歡音樂的人,我不理解一個喜歡音樂的人,為什麼不會珍惜他的樂器。阿威有些淩亂的床上放著一把嶄新的吉它,那是一個女孩送的,它的背帶上一眼就可以看到那個女孩繡著的名字。阿威沒有珍惜我送他的簫,不知道他能不能珍惜那把吉它。我沒有要回簫,既然已決定把它送出去,就沒有理由再把它收回。朋友沒有珍惜它,相信也不會珍惜我的友情,既然這樣我也沒有什麼好牽掛的了。半年後我們的信息很自然地中斷了。現在我有時仍會想起他,但更多的是對他的感謝,感謝他曾耐心地教我吹簫,感謝他在千裏之外還與我保持了半年的友情,對於一些人來說,這已經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了,而我又是個很容易就滿足的人。

我聽不出鄰家女兒吹的是什麼,她很投入,晨光照在她的臉上,映在她身後的牆上,閃爍著迷人的光彩。她平靜而投入地吹著,她並不知道我在諦聽,並且在順著她起伏的樂曲默默頌念:“怒發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眼望,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裏路雲和月……”突然“嘎”的一聲,我的手掌也應聲而疼。我機械地抬起手掌,不經意間,花盆中的刺玫已被我折為兩段……

簫——刮過曠野的風,讓我懷念友情的心永遠無法停下,在安慰的中心,思念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