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老指著臍下一寸多的地方道:“這裏,下丹田。”
“下丹田?丹田?”陳林尋找自己的丹田所在。
白老道:“存想法,存想物體,包括練功姿勢,調整呼吸,這三者,都是要把氣存到下丹田,俗稱氣海,它就在人肚臍下一寸五分的地方,當然也有清代的道書裏說,下丹田在一寸三分的地方。”
陳林點點頭,問道:“那我是按照肚臍下一寸五分,還是一寸三分練?”
白老道:“一寸五分,現在教你太極存想法。”
陳林點點頭。
“呼吸,姿勢,都調整好,開始存想,天地一片混沌,一切還是無極狀態,之後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
聽著白老的話,陳林不解道:“白老,兩儀,四象,我卻是知道,太極也知道,無極是什麼?”
白老笑道:“道藏中有提到,無極時,天地混沌,恍兮惚兮,也就是清淨一片,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想,隻記住自己的存在,氣就存住了。”
陳林點了點頭,懂了。
按照白老的話,他開始存想起來。
一分鍾,兩分鍾,三分鍾過去了。
陳林隻感覺身上有輕微的疲憊,看向白老。
白老道:“放鬆,平靜,呼吸,深、長、細、勻。把氣沉到丹田。”
陳林有規律的呼吸,氣血流通,比以前暢快許多,然後存想出黑白太極,之後什麼都不想,什麼都不做,不動腦筋。
“等你感覺到,身體有氣流通的時候,就把它往丹田引導。”白老道。
十分鍾,二十分鍾過去了。
陳林一臉尷尬的看著白老,“我沒有感覺到,身體有氣的流通,丹田,我也總感覺沉不下去。”
白老笑了笑:“很正常。氣沉丹田,沒有一些時間,是沉不下去,至於你感覺不到氣的流通,這就是你的氣感不強,是你的經脈不粗的緣故。”
“經脈,不粗?白老,這又是什麼道理?”陳林問道。
“我問你,你小時候得病多嗎?”白老反問道。
“這個,倒是不多,而且幾乎是很少……白老,難道這個可以看出人經脈的粗細?”
白老笑了笑:“得病多的人,雖然是藥罐子病秧子,但這也是因為他經脈粗,被氣入體很容易,一些病氣輕而易舉的入體,造成免疫力差的現象,隻是,如果他修行起來,速度也是快速無比,這等人在氣功修行裏,叫做上等根器,和資質一個道理。”
“而你得病少,是你經脈細,病氣不能入體,真氣也不好產生,流通,就好像水管的粗細,能導致進水量或排水量的多少,你的資質是中下根器,氣功裏的資質分別也就是,上等根器,中下根器。”
資質差?
陳林也是知道,不管哪行哪業,資質差卻是十分不理想的條件,難道,這下學氣功,又要泡湯,止步於自己的資質?
“不過資質差,卻是可以通過後天彌補,這也沒什麼大不了的。”白老又道。
陳林這才鬆了一口氣,連連問道:“白老,怎麼彌補?”
白老道:“那就是練習蹲馬步。蹲馬步,功夫深了,就可以擴寬人的經脈。”
當下,白老開始教陳林蹲馬步。
“雙腳與雙肩距離一樣,收腹,屁股收回去,蹲著,就好像坐在板凳上,出雙拳,對準前方,眼睛要盯緊前方。”
陳林按照白老的教法,蹲起了馬步。
一分鍾,兩分鍾,任憑他再怎麼堅持,也是腿腳酸麻無力起來,隱約有堅持不下去的樣子。
白老及時看到了這一幕,連連喝道:“不許搖搖晃晃,馬步功夫,沒什麼難的,就是一個堅持,不堅持怎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