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五 北大、人大、清華新“三國演義”(1 / 1)

(上)

北大是改革舊體製、由封建時代向民主時代激進過渡的收獲。人大是中共誌士勇於革命、創立新中國的產物。清華是屈辱與開放、失敗與進步的共同結晶。

北大是文理綜合大學的排頭兵。人大是文科大學的排頭兵。清華是理工大學的排頭兵。

北大像圖書館,人大像大商場,清華像實驗室。或者說,北大像公園,古典式;人大像機關,新中國式;清華像教堂,西洋式。

北大的校園結構有些零散。人大位置太靠近商業區,有擾教學。清華太大,環衛略差。

人大太擁擠;清華又太空曠、幽僻;北大適中,又略顯亂。

(中)

北大學生穿“黃袍馬褂”(古典式),人大學生穿“中山裝”(革命者型),清華學生西裝革履(西方式)。

北大學生好出國,人大學生好從政,清華學生好升研。北大學生頭發長而亂,人大學生佩BP機,清華學生戴高倍眼鏡。

北大學生頭昂向天,人大學生雙目平視,清華學生頭低向地。

北大學生“狂”——才氣縱橫;人大學生“精”——務實靈活;清華學生“傻”——大智若愚。

北大學生是才子型,人大學生是公務員型,清華學生是科技工作者型。

(下)

北大、人大、清華都位於人文薈萃、名家雲集的首都北京海澱區。這是全國的主要文教中心。三校相距不遠,中間為中國科學院及“中國矽穀”中關村。布局恰到好處。從曆史淵源說,北大、清華較靠近;從院係交流說,人大、北大較靠近;從專業互補說,人大、清華較靠近。三校關係密切,往來頻仍,互相促進,共同形成一個文化氣息濃鬱、教育體係雄厚的中國巨大高校群落。

北大、人大、清華,代表著中國高等教育的一流水平。他們各有優長,特色互補;三足鼎立,比翼齊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