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族群之間的曆史、地域和社會的複雜性,無可避免地會產生文化的差異性。當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文化相互交彙時,不同的主體對異質文化都會依照自己的傳統和思維模式進行解讀,有時就會產生無法溝通的成分和傾向,誘發族群間的文化衝突。族群間的文化衝突一般歸納為這幾個方麵:一是少數族群為了保存文化的純潔性,或保存意識形態的純潔性而拒絕開放和交流,建立文化的壁壘,引起文化衝突;二是由於曆史的積怨較深,文明斷層難以彌合,因而強調差別、強調矛盾,用民族情緒代替和平交往,營造對抗的格局;三是強勢族群堅持文化霸權的立場,以強勢文化心態壓製弱勢民族文化,唯我獨尊、唯我是從、維持中心主義的優勢,引起族群間文化衝突。

不同族群間的異質文化在相互交彙時,由於雙方的誤讀,容易引發文化間的衝突,而現代化促使一體化、全球化,這樣就會促進族群間的流動、接觸、交彙,兩種本互不相幹的文化就有可能發生碰撞。這些文化的差異與衝突越來越引起學者的注意。美國學者亨廷頓開始倡導“文化一元論”,主張“凝聚美國人的核心文化,其要素是英語、基督教、新教價值觀”。他在1996年出版的《文明的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認為冷戰以後隨著世界的多極和多元化,政治和軍事衝突將不再以意識形態和國家為分界,而將在以宗教和文明為基礎的各種族與民族之間展開,特別是在各國內部將會以宗教和族群為分界線發生文明之間的“斷層線戰爭”。全球一體化後,世界上的多元文化會成為族群間衝突的最重要因素,世界上的衝突將成為文明之間的衝突。亨廷頓強調文化一元否定文化多元的論斷一出,世界各國學者立即提出不同的意見,甚至尖銳的批評。我國學者從我國的實際出發也多對此提出反對意見,認為其論斷推行的是“西方核心文化論”,其對文明與衝突的關係描述的過於表麵化和簡單化。在國際政治格局中,多種文明互相調適、和睦共存才是目前世界發展的趨勢,文化多元主義正是順應了這一潮流。亨廷頓所堅持的“文化一元論”,倡導西方核心價值觀和同化理論勢必是反潮流而行的。我們把亨廷頓的“文化衝突論”置於跨文化比較的視野中加以思考,則很容易找到“反例”來證明這一假設的不足。澳門就是一個典型的“反例”。澳門是一個文化多元的移民城市,在“彈丸之地”集聚了不同宗教、國籍、語言、風俗習慣的不同族群,可是其族群關係以交流、融合為主,衝突和對抗則不常見。亨廷頓假設的諸如宗教、語言、種族、體製、習俗等等造成文明之間差異和衝突的因素並不是區分澳門族群的絕對標準,更確切地說,澳門的不同族群文化早已打破了相互界線,在長期的接觸和交往中,各自形成了相互借鑒和交融的文化混合體。在澳門族際通婚已極為普遍,作為族群界限的重要符號——宗教,在澳門族群間的區分作用並不明顯,如華人可以極易皈依天主教,而現今的土生葡人也開始信仰佛教等其他宗教。族群認同亦有淡化的傾向,並具有個體選擇的特征,尤其對他族文化的認同特征很明顯,如新生代的土生葡人廣泛認同各種文化。因此,澳門雖族群繁多、華洋雜處,但其族群關係一直是緩和而非緊張的。亨廷頓所假設的諸多因素非但沒有成為澳門族群交往的障礙,反而成為構成多元文化和諧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一元主義模式否認和拒絕文化多樣性,追求族群單一與文化同質;而多元文化主義認可和接受族群文化多樣性,並采取措施促進和保護多樣性,追求社會公正與族群平等,追求多元民族文化的和諧共存。作為一種以民主、自由和平等方式處理民族文化多樣性的模式,作為當今西方社會一種激進的社會思潮,它的興起和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首先,多元文化主義有助於擴大和完善社會民主。傳統的政治理論認為個人自由和平等是民主政治的基礎,把政治領域分成公共空間和私人空間,一個人認同於哪個族群,信仰何種宗教,講何種語言都是自己的事情,屬於私人的事情,不是公共政治領域討論的內容。這種一元政治模式尊重和關注個人政治權利,阻止了政府和統治者對一個人應有權利的侵犯,但是卻忽視了不同族群在文化、政治、經濟方麵的特殊要求,沒有保護族群文化群體在政治共同體中所應有的生存發展及各種平等的社會政治權利的內容,這使得少數族群事實上無法充分地享有民主、自由和平等。而多元文化主義的核心就是承認弱勢群體的集體權利,承認個人對族群的認同和歸依心理所蘊涵的巨大社會能量,把保障族群政治權利提高到與尊重公民個人政治權利同等的地位,給予個人、黨派和族群政治權利同樣的尊重和關注。在此基礎上,多元文化主義要求政府采取積極行動幫助他們平等地參與社會管理、獲取社會資源和享有自由民主。從這個意義上講,若能真正做到多元文化主義,必將擴大社會民主,更大程度上促進社會平等。

其次,多元文化主義有助於清算種族主義思想。種族主義是近代以來西方人奴役、歧視有色人種的指導思想,是西方一些國家實施同化政策,否認少數民族文化傳統和民族個性的思想根源。種族主義的理論基礎則是宣揚族群文化有優劣之分,宣揚白種人優秀,有色人種低劣的白人中心主義。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西方國家長期拒不承認土著人、外來移民等少數族群群體的文化傳統和族群個性,將他們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種族主義的盛行,導致西方國家主體民族與少數民族之間的長期關係緊張。多元文化主義從根本上否認白人中心主義,否認種族文化優越論,認為不同的文化之間有著平等的價值,承認、保護和鼓勵族群文化多樣性的發展,從而從根本上否認了種族主義的理論基石,實現了對種族主義思想的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