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2)(2 / 3)

下麵是深、滬兩市幾隻股票在利好消息(或公告)刊出之前股價的變化情況:

ST粵海發,1997年年終業績每股虧損0.49元,1998年中期業績出人意料地達到每股贏利0.57元,當上市公司公布這出人意料的中期業績時,該股的股價已從9元左右的價位逆市上漲至25元左右的價位。

國嘉實業,1996年度每股收益0.01元,1997年度業績大幅增長至每股贏利0.52元,1998年度業績增長至每股贏利1.32元(被證監會查實其中大部分為利潤),當上市公司公布1997年度業績時,該公司的股價已從5元左右的價位上漲至40多元,公布1998年度業績時,股價也已從25元左右上漲至40元。

廈新電子,1997年度每股贏利0.37元,1998年中期業績每股贏利達0.72元(其中有8000多萬元的廣告費未攤),當上市公司公布這出人意料的中期業績時,該公司的股價早已從12元左右逆市上漲至40多元。

阿城鋼鐵,在1999年1月27日該公司董事會發布股權轉讓公告前,該公司的股價早已從4元多的價位逆市上漲至12元左右。

大顯股份,1998年初在該公司披露改變主營方向之前,股價已從8元左右上漲至近25元。

四通高科,1998年5月15日董事會發布大股東股權轉讓公告前,股價早已從3月底7元左右的價位上漲至5月14日25元的價位。

合金股份,1997年度每股收益0.36元,1998年度每股收益高達0.9元(按除權前計為1.8元),在該公司公布1998年度出人意料的業績之前,該公司的股價已從1998年初的13元左右上漲至1998年底的近70元(按除權前價位計),漲幅高達400%以上,成為當年深、滬兩市全年漲幅最高的股票。

川長征,1998年1月12日董事會發布購買一高科技公司股權的消息之前,股價已從1997年底4元左右的價位上漲至1998年1月9日的近11元的價位,1998年4月8日董事會公布大股東股權轉讓公告之前,該公司的股價又已從12元左右上漲至20元。

從上麵的例子可以看出,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刊出之後,股價大多早已被炒得高高在上,投資者若在此時見利好而介入,資金正好流進莊家的腰包。

股票市場上存在著的市場信息不對稱現象,顯然是市場法規不完善、監督不力造成的。但要在短期內徹底消除這種現象,那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作為中小投資者,惟一的辦法,那就是對於那些在業績增長等利好消息出台前已暴炒過的股票,盡量避而遠之,不要輕易介入,至少要等形勢明朗後再作決定。切忌一看到有利好消息出台就輕率殺入,也不管這隻股票已經漲了多少,不管這隻股票還有沒有上漲的空間,這是最危險的。其實,不論如何績優的股票,它的上漲空間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不可能無止境地漲下去。既然已經漲幅不小,利好消息的出來,往往正是獲利莊家出貨的良機,你現在進去,不是抻長脖子讓人家去宰嗎?

虧損股:玩不得的股市“地雷”

小餘原來是某機關的一名幹部,因看不慣單位領導官氣十足的樣子,也過不慣機關單位事事要謹慎處處要小心的日子,便辭職下海,跟人在外跑了幾年“不明不白”的生意,賺了十來萬元錢後金盆洗手,成了一個靠炒股為生的職業股民。小餘本來就是學經濟的,對股市的運行規律有一定的研究,入市後又善於揣摸總結,因此操作技巧比較嫻熟,尤其是在短線炒作上非常成功。1997年他參與了績優股的炒作,1998年他趕上了重組股的浪潮,1999年他買了科技股……幾個回合下來,小餘股東賬戶上的資金翻了一番多。由此,小餘名聲大震,在當地有“短線高手”之稱,連電視台都專門請他去介紹過經驗。

但在不久前,筆者碰到他時,他卻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與他一聊,方知愛玩“火”的他,最近也被“火”燒了。原來,從2000年下半年開始,他迷上了炒垃圾股、虧損股,越是虧損他越買,以他的話說就是膽大做將軍,拚命吃河豚。據說這是他專門對股市進行認真研究後作出的決定。因為他發現,在滬深股市,漲得最好的不是績優股,也不是高科技股,更不是國企大盤股,而恰恰是那些虧損得資不抵債的ST和PT股票,並且虧得越厲害,漲得越凶。PT股票就比ST股票漲得好,ST股票就比微利股票漲得好,他做了一個統計,如果從ST之日起持有,半年後獲利50%的概率高達83%;PT股票的情況也大致相似。因此,他認為與其炒那些幾年不動的績優股,不如炒那些短線有贏利機會的虧損股。他根據自己的這套理論炒過“PT蘇三山”(後改名為“PT振新”),此股後來經過重組後扭虧為贏,讓他大賺了一筆。2000年他又在所有的輿論機構都在批評指責“ST鄭百文”的時候大筆買進,幾天後該股停牌,許多人都說小餘這次栽了,撈本的機會都沒有了,哪知道後來複牌後該股一連拉了7個漲停,把他樂得合不攏嘴。2001年“ST猴王”爆出巨額虧損的消息,並大有讓其破產退市之勢,小餘本來也想殺進去賭一次運氣的,但妻子硬是把他從股市裏拖了出來,說現在天天說要退市,要摘牌,雖然還沒有真的實行,但就像天天喊狼來了,說不定這次是真的狼來了,你也賺得不少了,不如歇一次手,看看形勢。小餘聽了也有道理,便沒有堅持進,結果後來“ST猴王”大漲特漲,把小餘氣得直捶自己的腦袋,恨自己耳根子軟,聽信了妻子的話,結果失去了一次賺大錢的機會。他想,要是再遇到這種機會,連妻子也不要告訴,先進了再說。隻要賺了錢,還怕妻子不樂意?

不久後,小餘果然又發現了一隻他認為的“潛力股”——“ST金田”。這是1991年就上市的一隻老牌股票,是當時深市的老五股之一,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及物業管理,紡織品及成品製造。雖然行業並不是很特別,但在中國股市建立初期也曾風光一時。不過好景不長,幾年後便一直走下坡路。1996年首次出現虧損,1997年勉強搞了一個微利,到1998年則無論怎樣都彌補不了虧損的窟窿,每股虧損0.819元,1999年再次出現虧損,每股虧損0.546元,2000年5月實行特別處理,戴上了“ST”帽子。進入2001年,此股麵臨是否滑入PT行列的危機,各種傳聞都對其不利,有消息傳出該股2000年每股虧損將達到1.80元,看來此股極有可能會被淪為PT係列。如果是按正常的思維,這一定是股民惟恐避之不及的股票,但小餘卻不這樣認為。虧損對他來說不是可怕的事情,相反是一個賺錢的機會。他認為炒股就要有點逆向思維,要有點辯證思想。既然該股一虧再虧,那就有麵臨退市的危險,為了保住在股市裏融資的資格,無論是上市公司還是地方政府,一定會千方百計地搞重組,雖然這種重組十有九是難得成功的,但對股價的刺激作用卻是不可小視的。他利用電腦在網上進行認真搜索,果然有“ST金田”正在與香港漢飛旅行社、香港道斯基建有限公司進行股權轉讓等重組的消息,公司為了增強股民的信心,還打出了“力闖上海灘”的口號。從盤麵看,也確實有莊家介入了這隻股票,以致這隻一虧再虧的股票,卻在股市裏活躍不已,時而拉幾個漲停,時而打幾個跌停,而總的趨勢卻是上漲的。此股2000年11月7日才6元左右,到12月即達到最高價9元,上漲了50%,讓那些績優股、科技股都自歎弗如。進入2001年後有所回落,但也一直保持7元左右。小餘見“PT金田”在7元盤整了差不多4個月,認為向上突破已指日可待了,便在3月下旬以7.18元的價格買進了4萬股,心想就漲到去年9元多的價位,也可以賺10萬元。但這次小餘卻失算了,進股後,“PT金田”並沒有像過去“ST鄭百文”和“ST猴王”那樣突然上漲,而是繼續盤整,到4月1日至3日突然連續3個跌停,而後便一路下滑,十天之內便跌到了4元多。5月份,公司年報出來,每股虧損1.815元,同時公布了該公司的14起重大涉訟案件。該股業績差,問題多,本是小餘所預料的,但他同時預料的所謂重組卻沒有進展。現在雖然還在作重組的努力,證監會也給了它一年的寬限期,但能不能真的重組,小餘也信心不足了,為了保持實力,他隻好斬倉,認賠出局,一個月時間便虧損了10多萬元。現在,小餘終於醒悟:買虧損股猶如是玩“地雷”的傳遞遊戲,玩得好,還有可能當“西瓜”傳給下一個倒黴者,玩得不好,就在自己手裏爆炸了,把你炸個血肉橫飛。因此,對於這種“地雷股”,還是少碰為好。

點評

近幾年,管理層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對廣大投資者進行風險教育,並且在不同時期、不同市場形勢下出台了不少防範和化解股市風險的措施。給連續兩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戴ST帽子,給連續三年虧損的上市公司戴PT帽子,就是其中成效卓著的兩項,在當初起到了標明雷區、警示風險的作用。但是,在後來的市場發展中,“戴帽”法衍生出來了令管理者意料不到的功能:那些經營困難的“戴帽”公司,仿佛吃了搖頭丸,跳起舞來格外瘋狂。很多PT板塊的股票,盡管債台高築,但股價卻動輒漲停,引誘了不少投資者出五六元的價格,去買每股淨資產負兩三元的PT股票。這種現象顯然是很不正常的,裏麵蘊含著極大的市場風險。

按理說,對於這些一虧再虧直至虧得資不抵債的股票,投資者應該是懼而遠之才對,但事實恰恰相反,許多人卻偏要蹚趟這趟渾水。不愛績優愛虧損,說起來不可思議,市場上卻相當盛行。其原因是許多股民認為,越是虧損公司,越有可能進行重組,而許多人誤以為重組有一股魔力,可以把死馬變成黑馬,把烏鴉變成鳳凰。這裏不排除其中確實有一些有實質性資產重組公司演繹了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但投資者恰恰忽視的是,其中大部分T族股票的炒作卻是莊家的圈套,是公司的陷阱,而並不是有實質性的重組題材。有些T族股票,本身股價已經較低,處於曆史的底部。投機性的炒作容易促成短線急漲。中國股市有這樣一個特征,但凡下跌過低的股票,不論其原因,總會有資金看中它,介入它,炒作它。還有的借與重組有關的扭虧摘帽題材進行炒作。有人說,炒作股票就是炒作想象。那麼,基本上已被貶得一文不值的T族個股當然最有重組的想象。特別是一些上市公司本身總股本就較小,隻要有心的機構隨便往其裝入一塊資產進去,使其業績提高,就能在二級市場上獲取高出幾倍的利潤。如“ST粵海發”這類股票,由於總股本較小,僅5000萬股,所以一直是莊家的炒作對象。從1998年下半年的10元,短短4個月漲到近30元,如此炒作,說其瘋狂毫不過分!另外,有的T族股票本身就是莊股。要漲就漲,沒有什麼理由可言。這種股票特別邪,隻要有散戶跟風,莊家便大肆沽貨,把成千上萬的散戶套牢在陷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