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建立健全預防腐敗物質利益激勵機製的途徑(2 / 2)

國外的經驗也證明,把對公務人員的福利待遇貨幣化管理,把國家公職人員的職務消費按職務所需以不同標準打入個人工資,進行私有化消費,不但可以有效防止這方麵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發生,而且能大大提高國家公職人員待遇,減少機關管理工作的成本。據此,應當加大兩方麵工作的力度,以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增加政府財政支出的透明度,讓群眾了解公務員職務消費供給製造成機關工作成本居高不下的嚴重情形,讓大家知道通過實行職務消費貨幣化,建立以物質利益激勵為核心的激勵機製是國家公務員管理製度的進步,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它可以降低政府行政運作的成本,提高運行效率,減少隱性浪費,節約大量財政資金。二是對公務員實行以物質激勵為主要內容的激勵製度的同時,也要兼顧各方利益,讓廣大群眾都享受到這一改革所產生的實惠,如減輕企業負擔,減輕農民負擔,提高下崗職工最低保障金以及離退休職工養老金標準等。隻要這一改革能整體推進,兼顧各方,就能減少權力尋租,減少政府“三亂”行為,提高行政效能,對國家經濟發展有利,給百姓帶來便利,廣大群眾任何時候都會堅決支持。

激勵機製在預防和減少腐敗發生率、減少國家經濟損失方麵的實際效果是潛在的、巨大的、長期的,給公務員的增薪額與由此減少的國家巨額經濟損失數難以相提並論。同時,激勵機製在預防腐敗的經濟投入上,遠比腐敗發生後的經濟損失及查處時人力、物力、財力的總投入要少得多,也劃算得多。在這一點上,預防比懲處更經濟實用。

(三)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建立健全法律法規,解決製度缺位問題

在我國,實行國家公職人員職務消費私有化和福利待遇貨幣化管理是一場革命。它既是對傳統職務消費觀念的破除,對習慣職務消費方式的變革,也是對職務消費者個人利益的調整。因此,對公務人員而言要有自我革命的意識,要有為了人民利益而不計個人得失的覺悟;對國家而言要有改革的意誌,要出台相應的製度,建立健全配套的機製。

綜觀國際上許多廉政搞得比較好的國家的廉政立法,可以發現大多是預防性規定,而不是懲罰性規定,是一個以事先防範為主的周嚴細密的立法體係,而我們倡導建立物質利益激勵機製正是著眼於事先防範。《防止貪汙法》是新加坡基礎性的預防職務犯罪立法,該法從肅貪和倡廉兩方麵對預防腐敗作了全麵規定。新加坡還製定了《公務員指導手冊》,對政府部門公務員從獎懲、津貼、休假、保密到退休等方麵都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奎爾博士把新加坡可供別國借鑒的反腐製度理念概括為五個“必須”,即必須全麵防止腐敗的漏洞,實施綜合的反腐敗戰略;必須以優厚的薪俸穩定公務員隊伍,減少腐敗的動機等,都值得我們在製定相關製度時加以借鑒。

構建以物質利益激勵為主要內容的預防腐敗激勵機製,目前已具備許多條件。首先,經過20多年改革開放和經濟發展,我國已經總體上進入小康社會,人民過上小康生活,國家也具備了這方麵的財力。其次,財政體製改革的步伐日益加快,各項財政管理製度逐步完善,政府宏觀調控財力的能力已大為加強。另外,隨著國內高收入階層的逐步形成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對國家公務員待遇方麵所進行的必要改革能夠予以理解。更主要的是,各級黨政部門機構改革工作即將完成,事業單位改革也將全麵展開,國家財政供養人員的大幅度減少,奠定了構建這一機製的基礎。

總之,實行公務人員職務消費私有化和福利待遇貨幣化管理,並逐步將其製度化,是我國當前曆史階段構建預防腐敗激勵機製的有效途徑,也是我國政治經濟體製改革深入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機製進一步完善的必然趨勢。實行這一製度時不我待,我們應當緊緊抓住這個機遇,創造機製反腐的重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