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講我們專門談談中國新詩發生和發展的一些基本特點。
今天,詩歌麵臨了很多的很複雜的情形,引發種種的爭論。歸根結底,這都與詩這個文體的屬性有關。
艾略特說:“詩歌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表達感情和感受。與思想不同,感情和感受是個人的,而思想對於所有的人來說,意義都是相同的。用外語思考比用外語來感受要容易些。正因為如此,沒有任何一種藝術能像詩歌那樣頑固地恪守本民族的特征。”的確,詩歌緊密地反映著一個民族的文化特征。我們人類的一些最基本的追求,都凝聚在語言的感受和表達之中,而任何文體都沒有像詩歌這樣如此緊密地與我們的生存感受相結合,好像是這個文體先天就和我們最基層的“基體”構造融會在了一起。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其存在都是一種文化的存在,個體的生命是沒法對抗世界的。隻要進入世界,就必然要接受在你出生前就已經存在的文化方式和文化習慣,通過認同接受它們來發展自己。任何時代都是如此。我們的語言方式也是人類文明、人類文化的一種現象。在文學的幾大文體中,詩如此密切地聯係著人類文明和文化。詩的任何動向都對文化生存、對我們的語言表達起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都會撼動我們生存的許多方麵。就這樣,新詩與整個中國文化的處境、思維方式的特質,以及漢語的特點及演變,都建立了密切的聯係。要理解新詩的命運和引起的爭論,就要回到一個更大的文化背景裏來加以考察。
從這個背景來看,中國新詩的出現意味著什麼?從曆史文化的意義說,中國現代詩歌的出現是20世紀中西方文化諸種旋流激蕩生成的結果。這不是平靜的交彙,而是相互的激蕩,到現在都還不寧靜。它涉及了各自的文化現象,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中西方文化在這裏的交彙也具有多種風貌。
20世紀是如何讓中國新詩誕生的呢?我們先從中國古代詩歌與西方詩歌迥然不同的曆史形態談起。
詩歌是人類思維的一種最藝術化的表征,是人類文化形態的藝術化表達,所以討論詩歌可能還得關注我們文明與文化的形式,並由此進入其思維形式的內部。
傳統中國選擇了農耕文明,農耕的曆史與思維便在詩歌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1980年代中後期的中國有過一場“文化熱”,在當時的種種討論中,出現了大量中西方文化比較的論文,其中有一個基本的觀點,就是從地理的角度來解釋文明,稱中國北方是西伯利亞,東邊是浩瀚的太平洋,西南是高聳入雲的高原,西邊是茫茫的沙漠,所以中華民族的地理環境是封閉的,據說這就造成了中華文明的“封閉”特點;而歐洲就不是這樣,生來就開放,民族之間聯係密切。我不能簡單判定這個觀點是錯誤的,但是,這樣的結論顯然包含著現代人的諸多想象,特別是照此邏輯延伸出來好像中華民族後來的不幸——鴉片戰爭、封閉挨打等,都是因為地域造成的。這就有問題。今天我們現代人談到封閉與保守,是作為一個現代人以頻繁的全球溝通的願望為前提的。實際上對於古代的中國人而言,東亞大陸的地域已經很寬廣了,戰國時代的群雄爭鬥,其相互關係不就像我們今天的國際關係嗎?今天,在我們征服自然的能力和願望都相當強烈的時候,才會覺得往四麵八方發展都受到了限製,那是今天的感受。以此簡單地比附古人,甚至得出結論,認為中國的地理環境有問題,反倒是西方文明的好,這是很不確切的。另外還有觀點認為西方現在很發達,是因為西方文明開頭就好,這也是誤解。古希臘絕對不是人間天堂。古希臘文明是從希臘周圍的島嶼,愛琴海中的島嶼開始的,比如克利特島文明,由這些島嶼文明向希臘半島發展,形成了後來的古希臘文明。而半島也好,島嶼也好,這些地方,今天的研究發現,絕對不是什麼好地方——以丘陵山地為主,沒有大片的便於耕種的土地,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對遠古先民來說,需要大地的賜予來維持生活。平原大地水肥草美,絕對是更好的環境。而且希臘降雨較少,屬於典型的南歐氣候,長達半年都是晴空萬裏。頭頂是碧藍碧藍的天空,腳下是碧藍碧藍的海水。今天這裏倒是旅遊的勝地,據說到了下半年,就可以把床搬到陽台上,每晚睡在星星的懷抱裏,非常美。在人類征服自然的能力增強了,和自然的關係改善了後,才可以這樣欣賞自然。但是回到遠古,這種環境帶來的是當地居民生活的困難。他們的礦產資源同樣匱乏,特別缺少銅和鐵,而這兩種礦產對人類是非常重要的。大家都知道,早期人類文明有兩個重要的時代,一個是青銅時代,一個是黑鐵時代,因為人類需要用銅和鐵來打造生產和生活的用具。而希臘出產的卻是大理石和陶土。所以要斷然地講西方文明的源頭好或不好,是很難的。相反,如果就最早的生存發展來說,中國地域的有利因素可能比古希臘要多,東亞大陸沃野千裏,地處北溫帶,氣候適宜,礦產資源也更豐富。
所以文明不能簡單以好與不好來評價,我們可以描述的其實是不同的自然環境發展起來了怎樣不同的生存形態。中國地處亞洲大陸,較為適宜的土壤、氣候與物產條件使得這裏的人們首先選擇了農耕文明。但是古希臘就不行,這裏雖然也有農業,但最出名的就是我們今天知道的葡萄,其他重要的作物都很缺乏。農業在古希臘的經濟中所占的比例遠不及我們東方大陸。那麼,他們的生存方式如何呢?這裏出現了人類文明中較早的商業活動:是用他們的所有去交換自己的所無,例如開展大理石、陶土貿易,換回需要的糧食。剛好他們處於地中海,可以很方便地駕船去北非、小亞細亞,這些都是盛產小麥的地方,這種商品交換成為他們文明發展的一個基礎。關於這方麵的研究,可以參閱顧準先生的相關著作。顧準先生是中國社科院的一個學者,他在最艱苦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寫下了關於古希臘文明的書,以此作為中華文明的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