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跨出二元對立(2 / 2)

回到詩歌,胡適不僅沒有在文化理想上全盤西化,更沒有在新詩上全盤西化。胡適的同代人也沒有全盤西化。當然他們的確是受到了西方翻譯詩歌形式的啟發,與此同時,他們也受到了中國傳統的非正統的詩歌形式影響。我這裏所謂的正統指的是詩歌的巔峰時代,以唐宋尤其是唐代的近體律詩為代表。這一批初期白話詩人並沒有完全脫離中國古代,當然他們也不是隨意在借鑒模仿。胡適也受古典詩歌影響,但不是受所有傳統詩歌的影響,他是經過了選擇的。一類是古風,這類詩歌在形式上還沒有完全規範化,還有相對自由。胡適大量寫這種詩,他寫近體詩很少,他是有他精心的考慮和選擇的。另一類是宋詩。宋詩是中國詩歌傳統內部的反傳統力量,是中國詩歌內部的自我創新機製。胡適主要受這兩類詩歌影響。可見這些詩人是有意向傳統攝取資源,換言之,新詩創立時的資源是多方麵的,有來自西方的資源也有來自中國古代的資源,包括《詩經》時代的資源。

比如說劉大白的《賣布謠》:

嫂嫂織布;

哥哥賣布。

賣布買米,

有飯落肚。

嫂嫂織布;

哥哥賣布。

小弟褲破,

沒布補褲。

嫂嫂織布;

哥哥賣布。

是誰買布?

前村財主。

土布粗;

洋布細。

洋布便宜,

財主歡喜。

土布沒人要,

餓倒哥哥嫂嫂!

這顯然受到《詩經》國風類詩歌的影響,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都有《詩經》的痕跡。再比如詩人沈玄廬寫的《鄉下人》:

秋風起,娘兒要添衣,哥兒肚裏饑。

忍饑挑了一擔菜,

黑早挑向街頭賣。

賣菜本來不犯罪。

哪裏知道要完稅?

收稅作何用?

罰則翻比菜價貴。

巡丁虎,司事牛,

賣菜鄉人是隻狗,

哪裏用得你開口,

不如撇卻擔兒走!

未到十步便回首。

頻頻回頭看,腳步漸漸慢!

腳步雖慢不敢停,隻想強盜發善心,

哥兒真是鄉下人。

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完全是模仿白居易的新樂府《賣炭翁》。可見初期白話詩人依然把古代詩歌作為他們寫作的一種資源,所以說,在這裏中外古今的界限是打亂的。但是他們不是任意地借鑒傳統,他們都很少寫近體律詩,因為他們知道近體律詩是一個高峰,他們今天要創新,就不能寫近體律詩。我們要理解這一批詩人的過渡性。魯迅曾經有“曆史的中間物”的著名說法。這個詞現在也被用得很多。初期白話詩人真的是一種“中間物”,他們努力地探索,到處尋找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