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穿越表象的思考和對思想的感悟(1 / 2)

穆旦也寫戰爭寫抗戰,這些詩可能是中國抗戰詩歌當中最奇特的。

通常抗戰文學都是激昂的,這可以理解。穆旦寫的則是對生命和戰爭更高的思考。他不再簡單關注正義非正義,而是對戰爭本身進行思考。比如寫於抗戰的《出發》,這類題材如果在其他詩人那裏通常會寫得非常激昂,慷慨赴死,保家衛國,而穆旦卻寫道:

告訴我們和平又必需殺戮,

而那可厭的我們先得去歡喜。

知道了“人”不夠我們再學習

躁蹭它的方法,排成機械的陣式,

智力體力蠕動著像一群野獸,

第一句話就是矛盾的。誰告訴我們和平?其實從小到大我們所接受的教育都是這樣講述的:要和平要友好。但是現實卻要我們去上戰場,去殺戮,去製造血腥。戰爭是令人討厭的,但作為一個戰士,一個優秀的戰士,卻必須能在戰場上殺敵,必須嗜血好戰。穆旦揭示了這一矛盾:我們日常所受的教育都是人文主義的教育,都是在研究人的權利、人的自由、人的偉大,研究人如何成為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但事實告訴我們,“知道了‘人’不夠”!還要去踩躪他。他把一支抗戰隊伍寫成了“野獸”,從政治正確的角度看可能值得商榷。但是他是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來思考戰爭,他思考的不再是正義非正義,而是人、人和戰爭的關係,思考戰爭這一現象本身,也追問人的生命現象之間的矛盾。他寫出了人類和戰爭之間交錯的矛盾,發現了人類永遠無法克服的問題。這樣的角度自然就和別人拉開了距離。卞之琳有的詩也抽象,但是他無意把抽象進行到底,他的詩是感悟的片段的連接;穆旦則是要沿著他思想的方向前進,將思想進行到底!

但這並不是說穆旦沒有感悟。穆旦的感悟是對思想的感悟,對思想的運動過程的感受。比如《被圍者》:

這是什麼地方?時間

每一秒白熱而不能等待,

墮下來成了你不要的形狀。

天空的流星和水,那燦爛的

焦躁,到這裏就成了今天

一片砂礫。我們終於看見

過去的都已來就範,所有的暫時

相結起來是這平庸的永遠。

嗬,這是什麼地方?不是少年

給我們預言的,也不是老年

在我們這樣容忍又容忍以後,

就能采擷的果園。在陰影下

你終於生根,在不情願裏,

終於成形。如果我們能衝出,

勇士嗬,如果有形竟能無形,

別讓我們拖進在這裏相見!

詩歌寫被庸人所包圍的不自由的人,這個意象讓我們想到魯迅,魯迅數次寫過這種被圍困的感覺,被傳統習慣窒息住的感覺。“這是什麼地方?”開頭就是一個追問,這傳達給我們什麼感受?就好像在一瞬間突然睜開了眼睛,很驚奇地看著世界。如果魯迅所說的“鐵屋子”裏有人偶然驚醒,睜開了眼睛,我想他一定會是這樣的感受,會問:這是什麼地方?“不是少年給我們預言的”,這是一個成年人的感覺,在少年時每個人都會有很多的理想,人生充滿陽光,但是忽然他明白了身處這種“鐵屋子”的境況,少年時怎麼能想象得到呢?“也不是老年在我們這樣容忍又容忍以後,就能采擷的果園”,人生的整個過程就是不斷地容忍、遷就、妥協、退步、放棄,因為世界不是按自己的設計來運行的,所以老年回想時就覺得人生是“容忍又容忍”。結果是“在陰影下你終於生根,在不情願裏,終於成形”,在這樣的地方你找到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