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中國有句古語,叫“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是說,桃樹和李樹雖然不會說話,但它花朵的美豔和果實的甘甜卻吸引了許多人,以至樹下的泥土都被踩成了小徑。
同樣,你有本事,用不著炫耀,別人也會看到。一味炫耀自己,效果適得其反。
假如在特殊情況下,有必要自我介紹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業已做出的成績,那自然當仁不讓,但也必須實事求是,同時,態度要沉著,語調要平穩,用詞要恰當,不要給人留下炫耀的感覺。
3.喜怒不形於色
生活中,有許多人擁有察顏觀色的本領,他們會根據你的喜怒哀樂來調整和你相處的方式,進而順著你的喜怒哀樂來為自己謀取利益。你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意誌受到了別人的掌控。如果你的喜怒哀樂表達失當,有時會招來無端之禍。
因此,高明的掌權者一般都不隨便表現這些情緒,以免被人窺破弱點,給人以可乘之機。
越是精於權術的人,城府便越深。
事實上,喜怒哀樂是人的基本情緒,世界上根本沒有這種人——心如止水,沒有喜怒哀樂!如果有的話,隻能是“植物人”。
沒有喜怒哀樂,這種人其實蠻可怕的,因為你不知道他對某件事的反應、對某個人的觀感,讓人麵對他時,有不知如何應對的慌亂。
其實,沒有喜怒哀樂的人並不存在,他們隻是不把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罷了。對於領導者來說,在人際交往中,做到這一點是很重要的。所以,要把喜怒哀樂藏在心裏,別輕易拿出來給別人看。
領導者一旦露出了真情,就容易為人所看穿,以至於受到撥弄,而導致做出錯誤的決策。
“喜怒不形於色”,亦即盡量壓抑個人的感情,以冷靜客觀的態度來應付事情,這種性格的人才配做一位領導者。
概括而言,這種性格至少有兩大優點:
(1)當組織內部遭遇困難時,如果領導者露出不安的表情或慌亂的態度,便會影響到全體員工,一旦根基動搖,就會帶來崩潰。這種情形下,如果能保持冷靜、鎮定自若的態度,最能安撫民心。
(2)在對外交涉談判時,具有從容鎮定、成竹在胸的態度。如果把持不住露出感情,如同自掀底牌一般,容易被對方控製而屈居下風。
在官場上,不輕易表露自己的觀點、見解和喜怒哀樂,被稱為“深藏不露”,這是古今中外成功的領導者用以控製下屬的一種重要方法。曆來聰明的當權者一般都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感情隱藏起來,不讓別人窺出自己的底細和實力,這樣下屬就難以鑽空子了,就會對領導感到神秘莫測,就會產生畏懼感,也容易暴露自己的真實麵目。領導如同在暗處,下屬如同在明處,控製起來就比較容易了。
4.言必行,行必果
古人雲:“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言出則必行,行必果。”這是做人的學問,也是你處理好周圍人際關係、樹立自己威信的方針。
不少領導所做的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愛許諾,可他們卻又偏偏不珍惜這一諾千金的價值,在聽覺與視覺上滿足了下屬的希望之後,又留給了人們漫長的等待與終杳無音信的噩耗。
諾言如同激素,最能激發人們的熱情。試想你在頭腦興奮的狀態下,許下了一個同樣令人興奮的諾言:若超額完成任務,大家月底將能夠拿到40%的分紅。這是怎樣的一則消息啊!情緒高亢的人們已無暇顧忌它的真實性了,想象力已穿過時空的隧道進入了月底分紅的那一幕。
接下來人們便數著指頭算日子,將你的許諾化為精神的支柱投入到辛勤工作之中去了。到了月底,人們關注的焦點還能是什麼呢?而你此時最希望的恐怕就是有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運動,將人們的注意力統統引向另一個震蕩人心的事件,最好是下屬們就此得了失憶症,在見到你時,問你的都是:“我是誰?”這樣的問題。
難以實現的諾言比謠言更可怕,雖然,謠言會鬧得滿城風雨,沸沸揚揚,但人們不久就會明白事實的真相,但你的未實現的承諾騙取的是人們真心的付出。就如你讓一個天真的孩子替你跑腿送一份急件,當孩子跑回索要你的獎賞時,你已溜之大吉,那孩子可能會由此而學會了收取定金的本領。一旦你的下屬有了這樣的心態,那你在組織中就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你的權威沒有了,難得的信任也消逝了,赤裸裸的雇傭關係會讓你覺得自己置身於一個由僵硬的數字符號構築的組織環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