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夏季養生(2 / 3)

豌豆——可清腸

夏天到了,容易疲勞,吃不好,睡不好,更加的不喜歡運動,大量的食物堆積到肚子中很容易影響健康,所以,要及時的清理腸胃是十分重要的,對於清腸,豌豆可是很好的東西,它裏麵富含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尤其是含有優質蛋白質,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複能力,富含的粗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順暢,起到清潔大腸的作用。

夏令解毒佳品

◆草莓:每見到草莓的人,可能都被其鮮嫩的外觀和多汁的果肉所吸引,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它能夠促進消化液分泌和胃腸蠕動,排除多餘的膽固醇和有害重金屬並有解毒之功效呢!所以建議大家夏天的時候多吃點草莓吧!

◆綠豆湯:此外還有我們最熟悉的解毒食品,就是綠豆湯。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裏說:“綠豆,消腫治疽之功雖同亦豆,而壓熱解毒之力過之”,“綠豆肉平、皮寒,解金石、砒霜、草木一切諸毒,宜連皮生研,水服。”

橙子補鉀薏米祛濕

◆橙子:暑天出汗多,隨汗液流失的鉀離子也較多,由此造成的低血鉀現象,會引起倦怠無力、頭昏頭痛、食欲不振等症候。熱天防止缺鉀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吃含鉀食物,橙子裏麵除了豐富的維C,還含有大量的鉀,能補充人體流失的鉀。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紅豆性平,味甘酸,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將薏米和紅豆加水煮熟後食用,可以利尿、除濕,甚至還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夏季飲食多宜

夏季要把好開口關,吃出健康。①多吃苦味食物:注意多吃些苦味的食物(如苦瓜)。苦味的食物雖然味道上不是那麼適口,卻是暑日健康食品。②多補充維生素:高溫新陳代謝加快,容易缺乏各種維生素。應多補充一些維生素多的蔬菜水果。③別忘補鹽補鉀。夏天出汗多,體內喪失的鹽鉀較多。所以要注意補充。④暑天宜清補。夏天的飲食應以清補、健脾、祛暑化濕為原則,應該選擇具有清淡滋陰功效的食物。

夏季飲食少宜

①少吃涼食。涼食或冷飲會讓人感覺身心舒適,能起到驅暑降溫作用。但是這些食物不宜吃多。涼粉、冷粥吃得太多就容易傷胃。不要從冰箱裏拿出來就吃,以免損傷脾胃。②吃水果應該適度。長期靠“水果化”生存,容易導致蛋白質攝入不足,對人體的內分泌係統、消化係統、免疫係統等都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想用夏天“水果餐”減肥的人士,最好向醫生請教。③避免生食水產品。水產品的營養豐富且味道好,夏天生食口感也是一流的。不過,像熗蝦、毛蚶、泥蚶、魁蚶、醉蝦、醉蟹、鹹蟹等海鮮食品,安全風險較大。④炎夏少吃麻辣火鍋。

食用鹵菜龍蝦注意

鹵菜:夏天買熟食該注意兩點:一要到正規的鹵菜店購買,正規鹵菜店的切菜間或者配菜間都裝有空調,這就使銷售的鹵菜有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二要注意購買的量不要太多,能滿足一餐的需要即可,如果有剩餘,一定要及時冷藏。

小龍蝦:又名蝲蛄,夏季成了很多餐館的特色菜。怎麼知道餐館的小龍蝦是否新鮮?吃死小龍蝦有什麼後果?答:死小龍蝦與活小龍蝦有兩點最明顯的區別:一是活小龍蝦煮熟後尾部曲卷度高,裏麵的肉比較緊,而死小龍蝦的肉通常比較鬆;二是活小龍蝦的鰓煮熟後呈白色,且形狀比較規則,而死小龍蝦煮熟後鰓的顏色發黑,且形狀不規則。誤食了死小龍蝦,可能引起鉛中毒。

餐館就餐三注意

熱天大家喜歡到餐館就餐,在外麵吃飯需要注意什麼?答:需要注意三點:首先要到有衛生許可證的正規餐廳就餐;其次,點菜時盡量多點熱菜,吃剩的蔬菜不宜打包;第三,如果舉辦婚宴、生日宴等較大宴會,要選擇有足夠接待能力的飯店。因為接待能力小的飯店,需要在開席前很久就把一些菜肴的成品或者半成品做出,如果食物保存不當,極易變質。

夏季防止農藥中毒

要防止農藥殘留中毒,需注意三個環節。一是購買綠葉蔬菜最好去正規市場。二是蔬菜可食部分如果有破損,應立即食用,不要儲存,以免破損部分在長時間擺放後發生反應,產生亞硝酸鹽等有毒物質。三是如果用蔬果專用的洗滌劑清洗,按照洗滌劑的產品說明書使用即可。如果是用清水清洗,建議洗三遍。需要提醒的是,在清洗前要浸泡20~30分鍾。用淘米水清洗蔬菜,可以有效清除殘留農藥。

夏季選購要把關

夏季選購食品時,應該買安全衛生的食品。食品包裝脹袋、漏氣,超過保質期就不能再吃了。要仔細辨別生產日期、保質期及保存條件。不購買高危食品,如路邊攤販出售的自製熟食、涼拌菜、豆製品等;不吃過期的、無標識的、包裝破損的食品,不吃未經許可的街頭盒飯,盒飯放置超過4小時後不宜再食用。

隔夜飯菜要冷藏

日常做菜,盡量本著吃多少做多少的原則,盡量不剩飯菜,尤其是在高溫高濕的夏季,食物特別容易變壞。未吃完的剩飯菜一定要在冰箱裏冷藏保存。各種蔬菜加熱後,在放置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含有亞硝酸鹽,放置時間越長,亞硝酸鹽含量越高,在低溫下存放比在室溫下存放,亞硝酸鹽的含量要少得多。而有些食品可抑製亞硝胺的形成,如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以抑製胃中的硝酸鹽還原菌,使胃內的亞硝酸鹽明顯降低;茶葉中的茶多酚能夠阻斷亞硝胺的形成;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防止胃中亞硝胺的形成,還抑製亞硝胺的突變作用。

加工海鮮要熟透

目前正值水產品的旺季,一些市民認為,海鮮鮮活不會發生食物中毒,腐敗變質的海產品才能引發食物中毒,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海鮮中導致腹瀉的病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80℃才能殺滅。海鮮中還可能存在寄生蟲卵及加工帶來的病菌和病毒汙染。預防:①加工海鮮時要徹底加熱,要煮熟熱透再吃;②加工過程中要做到工具、容器專用,生熟分開,禁止用洗生海鮮的容器洗青菜、水果、工具等;③吃剩過夜的熟海鮮再食用時,要徹底加熱;④嚴禁食用發生赤潮海域的海產品;⑤製作海鮮時一定要選料,去除腐敗變質類海鮮。⑥每次吃海鮮切忌吃得過多,即使是加熱煮熟後的海鮮也不能一次過量食用,否則會產生胃腸道反應。

餐飲業防食物中毒

餐飲依法經營,規範操作,把好食品安全關。①認真學習《食品安全法》和相關法規,強化當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②落實食品及食品原料進貨、加工、貯存和管理的各項製度,加強餐飲用具消毒,嚴格管理和使用食品添加劑,特別提示嚴禁采購、貯存、使用亞硝酸鹽(亞硝酸鈉、亞硝酸鉀),切實保障供售食品安全。③加強清理餐館內外環境,及時清理垃圾桶、疏通堵塞的下水道,避免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生長繁殖,造成環境汙染。④製定食品安全事故處置方案,提倡樣品留樣製度。一旦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積極配合醫院救治病人,保護好加工現場,及時報告疾控中心,積極配合做好事故的調查處理工作。

就餐者防食物中毒

請廣大群眾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擇優消費。●外出就餐要選擇有《餐飲服務許可證》、誠信度高、整潔衛生的飯店、酒店,注意店堂內是否有懸掛的“餐飲食品安全監督公示欄”和“放心餐館笑臉標識”。就餐結束時,應主動索取發票等就餐憑證;就餐後如出現食物中毒症狀,應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向衛生行政部門和衛生監督所舉報投訴。●采購食品時,要注意食品的保質期,不買無冷藏條件的散裝熟肉製品。●在自己製作食品過程中,注意燒熟煮透,盡量不要食用剩菜剩飯。

(三)炎夏如何防病

七成感冒為“熱感”

酷暑感冒者與日俱增。中南醫院呼吸內科主任醫師鄒世清說,夏季受暑熱影響,風感在未來數月內越來越多。據門診統計,超七成是熱感。預防:飲食起居不貪涼,避免勞累,適當運動,多喝水,起居溫差不要太大,少開空調或調到較高位置;少吃冷飲、雪糕,少洗冷水澡和少用冷水洗頭。

“濃妝美女”流汗得眼病

漢口劉小姐外出相親,塗脂抹粉,擦眼影。吃過飯後,到羽毛球館運動兩小時,玩得大汗淋漓。當晚兩眼發癢,揉後發紅,早起一看,眼有血絲,眨眼磨疼。醫師診斷為結膜炎,是汗水將眼影粉末衝進眼睛所致。醫生建議,高溫天最好少化眼妝。

如何保護眼睛不曬傷

炎夏,眼睛倍受烈日烤曬,常被曬傷,全球≥200萬例白內障病可能是長期暴曬所致。防範:減少暴曬與眼部防護是兩大原則。①不直視太陽。②避免紫外線輻射量巔峰時停留戶外。③注意水麵、沙灘、公路表麵的反射光帶來的紫外線傷害。④豔陽下外出活動或開車時,應佩戴防護鏡。

夏日外出怎樣不曬黑

夏季出遊,在玩中暴曬,容易曬黑。方法:①外出前24小時讓肌膚喝飽水;②出遊前15分鍾保溫打底做好防曬準備;③出遊時選擇高係數防水長效型防曬產品;④出遊後6小時急速補水,再用具備嫩白成分的產品;⑤每天搽好防曬霜才出門;⑥用含有水楊酸、果酸等產品加速肌膚代謝。

消暑的中藥有哪些

(1)藿香理氣和胃;(2)佩蘭 解暑化濕;(3)香薷發汗祛暑化濕;(4)荷葉 解毒清熱解暑;(5)綠豆 止渴清熱解毒;(6)竹葉 清熱除煩利尿;(7)西瓜翠衣清熱止渴利尿;(8)絲瓜皮清熱止渴;(9)藿香正氣水 祛暑解毒和中;(10)十滴水 祛暑健胃;(11)人丹解暑;(12)暑症片祛暑解毒化痰調胃,孕婦忌用。

溺水的救護舉措

●現場救護:①使用長竹竿或樹枝或長繩把其依附在有浮力的物體上(救生圈、救生衣),然後把這些輔助物拋給溺水者,把溺水者救上岸。②不使自己處於危險中;不要隨便跳進水裏,除非肯定這樣做是安全的。③如果你曾經接受過救生培訓,肯定溺水者不會對自己造成危害,該立即采取行動進行搶救。

●溺水急救:“遭遇溺水時,2分鍾便會失去意識,4~6分鍾身體便遭受不可逆轉的傷害。急救:將傷員抬出水麵後,立即清除其口、鼻腔的水、泥及汙物,用紗布(手帕)裹著手指將傷員舌頭拉出口外,解開衣扣、領口,以保持呼吸通暢,然後抱起傷員的腰腹部,使其背朝上、頭下垂進行倒水。”

人工呼吸與心髒按摩

★立即行人工呼吸:發現溺水,必須分秒必爭,呼吸停止者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一般以口對口吹氣為最佳。急救者位於傷員一側,托起傷員下頜,捏住傷員鼻孔,深吸一口氣後,往傷員嘴裏緩緩吹氣。反複並有節律地(每分鍾吹16~20次)進行,直至恢複呼吸為止。

★先行胸外心髒按摩:心跳停止者先行胸外心髒按摩。讓傷員仰臥,背部墊一塊硬板,頭低稍後仰,急救者位於傷員一側,麵對傷員,右手掌平放在其胸骨下段,左手放在右手背上,緩緩用力,不能太猛,以防骨折,將胸骨壓下4厘米左右,然後鬆手腕使胸骨複原,反複有節律地進行,直到心跳恢複為止。

救護溺水者的步驟

●救護步驟:①使溺水者保持平靜不動,立即尋求醫療援助;②脫去溺水者身上又濕又冷的衣服,為其蓋上保暖衣物。有助於預防體溫下降;③如溺水者有嚴重傷情,立即對其進行急救;④溺水者恢複呼吸後,有咳嗽、呼吸困難者。可盡量打消其憂慮,直到他獲得醫療援助。

●搶救原則:①沒有受過水上營救培訓者,不要嚐試自己跳進水裏拯救溺水者;②如果海水洶湧時,不要跳進去救人,以免危及自己的性命;③懷疑溺水者氣管堵塞,不要使用腹部快速按壓法,因為這種方法可能使失去知覺的溺水者出現嘔吐、窒息現象。

溺水致死原因與預防

●原因:①主要是大量水分阻礙呼吸,喉頭強烈痙攣,引起呼吸道關閉窒息死亡。②溺水者麵部青紫、腫脹、雙眼充血,口腔、鼻孔和氣管充滿血性泡沫。肢體冰冷,脈細弱,抽搐或呼吸心跳停止。③自救與救人:不熟水性者采取自救:除呼救外取仰臥位,頭部向後使鼻部露出水麵。呼氣要淺,吸氣要深。

●預防:①遊泳或劃船前不喝酒;②認真閱讀水上安全法則;③參加水上安全課程。④不要讓孩子在無監護情況下單獨遊泳;⑤遊泳時不讓小孩離開你的視線。⑥不要在空盆、大桶、私人小孩泳池或浴缸遊泳。⑦私人泳池邊圍上柵欄,泳池旁門裝上報警器。⑧發現小孩不見了,立即到泳池檢查。

遊泳時抽筋與自救

★抽筋:稱肌肉痙攣。幾年前橫渡長江第一名者,在自遊東湖中死亡。原因:水溫太低,寒冷的刺激;運動前沒做充分的準備活動;運動時間過長肌肉過度疲勞;運動姿勢不正確;運動強度過大或運動中突然改變體位;精神過於緊張等都易引起抽動。另外水草纏足不能擺脫,也可導致死亡。

★自救:①小腿腳趾抽筋;吸氣仰浮水麵,用抽筋腿對側手握住腳趾用力伸蹬。或把小腿放在抽筋腿膝蓋上幫助恢複。②手指抽筋:用力握拳,快速伸開數次即恢複。③上臂抽筋:握拳屈肘用力伸直數次解脫。④大腿抽筋:吸氣仰浮水麵,使抽筋腿屈曲,雙手抱住小腿貼在大腿上以振顫動作使其恢複。

中暑危險期與高發期

█解密中暑危險期:研究發現高溫晴熱和低溫高濕最易中暑。中暑發生幾率有兩個特征:3日平均氣溫高於29℃,尤其是33℃~35℃,3日平均最小相對濕度≤60%,尤其是50%~40%,即高溫晴熱天;或者3日平均氣溫不高,25℃—26.5℃,但3日平均最小相對濕度很大,75%~80%,即低溫高濕天。前者出現中暑危害更突出。

█何時中暑高發期:陳正洪對武漢市居民中暑流行病學特征及其與氣象因子的關係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一年之中,中暑以7月中下旬和8月上旬中暑患者最多;一天之中,上午10~11時、下午2~3時為中暑發生高峰期;當氣溫在34.5℃~36.5℃、相對濕度55%~60%之間時,中暑患者相對集中。

炎夏中暑的特點

★男性多於女性:中暑的性別和年齡特征,男性中暑患者多於女性,占總中暑人數的61.2%;可能與男性較多地從事戶外工作及重體力活有關;>60歲的老人中暑人數占總中暑人數的30.6%,60歲中暑患者占69.4%,因60歲是男性公民的退休年齡,這可能與<60歲人群承擔較多社會責任、戶外工作機會較多有關。

★中暑的特點:中暑是指高溫和熱輻射,體溫調節障礙,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神經係統功能損害的總稱。多見於顱腦疾患、老弱及產婦。原因:高溫作業通風差;農業露天作業陽光暴曬,空氣濕度增強;人群擁擠產熱散熱困難。高溫烈日曝曬,精神緊張、人員密集、工作強度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

炎夏中暑的症狀

前兆中暑:多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四肢發麻等。②中度中暑:體溫≥38℃,麵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③重度中暑:突然昏迷。頭痛、麻木、眩暈、精神錯亂、定向障礙、肢體不能運動,皮膚幹燥灼熱緋紅,體溫≥40℃。

重症中暑的特點

①熱痙攣:大量出汗口渴,鹽分補充不足。突然出現陣發性痙攣疼痛。②熱衰竭:老年多見。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體溫正常或稍高。③日射病:烈日曝曬穿透頭部,腦細胞受損,腦組織充血水腫;出現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昏迷及抽搐。

中暑的急救措施

①將病人移到通風陰涼處。②病人仰臥解開衣扣,鬆開衣。汗水濕透者更換衣服,開電扇或空調散熱。③盡快降溫至≤38℃。如涼濕毛巾敷頭腋下腹股溝;溫水或酒精擦拭全身;冷水浴15~30分鍾。④意識清醒者飲服綠豆湯、淡鹽水。⑤服用人丹和藿香正氣水。重症者立即撥打120,請求緊急救治。

熱射病是咋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