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秋季養生(2 / 3)

秋季運動項目

①劃船:劃船能同時鍛煉背部、胸部、腹部的肌肉,是一項很好的有氧運動。②慢跑:秋季清爽宜人,正是慢跑的好時節。③快步走:在公園快走,既能鍛煉心肺,還能欣賞秋景,快走消耗能量多,不會對關節造成太大壓力。④扔飛盤:遊戲過程中需要跑動,能鍛煉耐力。敏捷度和平衡力。⑤打籃球:喜歡團隊運動的人肯定拒絕不了籃球的誘惑。上下肢得到鍛煉的同時,手眼協調能力也會提高。⑥自行車:如果你想欣賞秋季的美景,山地車可以幫你實現這一願望。與徒步走和長跑不同的是,這項運動對關節的壓力更小,而且能量消耗和耐力鍛煉絲毫不遜色於其他運動。臀大肌、股四頭肌在上下山的過程中都能得到鍛煉。合理適當的運動,會讓你在這個秋天感覺更加的神清氣爽。

秋季運動能耐寒

●提高耐寒力:秋高氣爽,氣溫適宜,秋季可謂鍛煉的好時節。秋天經常參加健身活動,不僅可以調心養肺,提高內髒器官的功能,而且還有利於增強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秋季晝夜溫差變化比較大,運動能給身體以良性的刺激,使人的體溫調節機製不斷地處於緊張狀態,有助於提高人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提高心血管係統的功能,從而更容易適應進入冬季後的氣候變化。

●運動禁忌:秋日清晨氣溫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鍛煉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以減少血管收縮,肌肉伸展度降低,神經係統對運動器官調控能力下降,防止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

運動適量防止損傷

夏天不愛動,秋天動起來需把握好度。中醫提醒:秋天人體精氣收斂內養,運動量不宜過大,切勿大汗淋漓,以防造成陽氣耗損。秋天氣溫下降,時常陰雨連綿。肌體會引起血管收縮,關節活動能力減弱,極易造成肌肉、關節、韌帶的損傷。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時間長短和內容可以因人而異,做到身體微微有些發熱比較好。運動的幅度、強度適當,不勉強做較高難度的動作。秋季心肌梗死的發病率明顯提高,有高血壓的病人,秋季血壓往往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很容易造成冠狀動脈循環障礙。晨練前最好喝杯白開水,以衝淡血液。運動時更要選擇舒緩的項目,如散步、慢跑、登山、太極拳、乒乓球、羽毛球等,以免發生意外。

如何進行冷水浴鍛煉

●保健作用:冷水浴就是用5℃~20℃之間的冷水洗澡。秋季自然水溫正是在此範圍內,很適合冷水浴鍛煉,可以逐漸堅持至深秋、甚至是冬季。保健作用:①加強神經興奮功能,使人感到頭腦清晰。②增強人體抗病能力,譽稱“血管體操”。③增強消化功能,對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有輔助治療作用。

●冷水浴四種:①頭麵浴,即冷水洗頭洗臉。②腳浴,雙足浸入20℃左右水中,逐漸降到5℃。③擦浴,用毛巾浸冷水擦身,用力不可太猛,時間不宜太長。④淋浴,先從32℃左右溫水開始,漸漸降到用自來水洗浴。注意:嚴重高血壓、冠心病、風濕病、空洞性肺結核、坐骨神經痛以及高熱病人不可進行冷水淋浴。

秋燥需及時補水

從潮濕悶熱的夏季進入秋天,氣候一下子幹燥起來,人體內容易存積一些燥熱,引起咽喉幹燥、口舌少津、鼻子出血、大便幹燥等症狀,再加上運動時的水分喪失,會加重人體缺乏水分的反應。所以,運動時一定要注意補水。日常飲食中,應多吃梨、蘋果、蜂蜜、木耳、芝麻、新鮮蔬菜等食物,養血潤燥,提高抗秋燥能力。此外,還需順應“春困秋乏”的生理反應,保證充足的睡眠,健康度過秋天。

秋日運動禁忌

秋日清晨氣溫低,鍛煉時不可穿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增減衣服。鍛煉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否則極易造成肌肉、肌腱、韌帶及關節的運動損傷。鍛煉時,衣服不宜一下子脫得太多,待身體發熱後,再脫下多餘的衣服。鍛煉後不要穿著汗濕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著涼。

秋季藥物養生

秋季氣候幹燥,肺氣旺盛,肝氣虛弱,脾胃易受影響。季秋藥補的基本原則是以滋潤為主,忌耗散,輔以補養氣血。常用藥物有:西洋參、沙參、茨實、玉竹、天冬、麥冬、百合、女貞子、胡麻仁、幹地黃等。此外,秋季藥補還可選用黃精糖漿、複方蜂乳、雪蛤參精、複方胎盤片、人參健脾丸、生脈飲、玉靈膏等中成藥。中成藥有消除燥熱對人體危害的功效,即使沒有口幹、舌燥等症,亦可少量服用,以達到養生目的。

哮喘病的防治

哮喘屬於過敏性疾病,每年夏末秋初多發,仲秋季節發展到高峰,寒冬臘月減緩。這種病各種年齡、不同性別都可患,易反複發作,平均患病率2%。發作前常有反複咳嗽、胸悶、連續噴嚏等先兆症狀,如不及時治療,可出現急喘。因痰黏稠,不易咳出,患者往往被迫坐起。嚴重者可出現嘴唇及指甲青紫、四肢厥冷、出汗、心跳快。發作持續幾分鍾到數天不等。預防:要盡量避開過敏源,如花粉,枸樹、蓖麻、蒿草,黴菌孢子、蟎、及棉塵、蠶蛾、粉塵、山藥粉等;應盡量避而遠之。三伏天全年氣溫最高、陽氣最旺,此時治療,可使患者陽氣充實,增強抗病能力。

慢性咽炎防治

秋天要特別重視咽喉炎的防治,因為秋天氣候多晴少雨、氣候幹燥。咽炎若在急性期得不到徹底治療,就會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為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組織的彌漫性炎症,常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為耳鼻喉科常見病。慢性咽炎的主症狀為咽部幹燥疼痛、咽部暗紅,多由陰虛、虛火上灼所致,防治上宜滋陰清熱,清咽喉,可用藥物防治,如用麥冬3克、甘草1.5克,金銀花、烏梅、青果各3克,以開水泡,經常服用。在飲食上應常吃綠豆飲或雪梨漿。

心血管病預防

●秋季:是心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氣溫、氣流、氣壓變化劇烈,早晚溫差大,心血管疾病患者受到上述不良刺激,容易興奮交感神經,收縮全身的小血管,致使血壓升高,心髒的負荷加重,容易舊疾複發或加重病情:

●預防:環境安靜、清潔;室溫適度,通風涼爽,空氣清新。醫生提醒,高脂高糖飲食、大量飲酒是引發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尤其容易誘發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特別是中老年男性和絕經後女性,應特別強調三餐切忌過飽,飲食清淡,防止過度疲勞,保持心情開朗,減少冠心病突發。秋季預防動脈硬化宜吃柿子。柿子纖維含量比蘋果多1倍;石炭酸(抗氧化劑)、鈉、鉀、鎂、鈣、鐵、錳等礦物質成分比蘋果高,是預防動脈硬化的要素。

抑鬱症的防治

秋風落葉,淒風淒雨,往往使人觸景生情,特別是老年人易產生垂暮之感,誘發消極情緒,嚴重者,終日鬱鬱寡歡,少語懶言,很容易患上抑鬱症。特別是青少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