凍瘡的防治法
凍瘡常常發生在手、腳、耳等部位,一般隻有紅、腫、痛症狀,嚴重者可能起水泡,潰爛。預防:應從秋末冬初開始,易發部位提早保暖,在皮膚上塗些油脂,以減少皮膚的散熱;增加手腳的活動量,加速血液循環,鞋子穿得不宜過緊。可用冷水洗臉、洗手、洗腳,以增強抗寒能力。若已發生凍瘡,不妨多按摩手腳以促進血液循環。如手部按摩:兩手合掌、反複搓摩,使其發熱,然後左手緊握右手手背用力摩擦一下,接著右手緊握左手手背摩擦一下,反複相互摩擦15~20次。還可用食物外敷:生薑、辣椒各15克,白蘿卜30克,水煎洗患處;或加蓖麻子仁數粒,一同搗爛外敷更好。若是凍瘡潰爛,可用雞蛋黃油外塗,每日2~3次。
雪盲症的預防
●症狀:雪盲是指“雪光性眼炎”或“雪照性眼炎”。原因當陽光照射到白雪上,由其反射光波照射到人肉眼後,眼睛受損誘發奇癢、刺疼、充血、水腫,以致短暫視物模糊不清,稱為“雪盲症”。
●治療:①止痛,局部用麻醉劑,塗眼藥膏。針刺四白、合穀、內關穴位。緩和症狀。②即刻戴上護目鏡,防止持續或再度損傷。③摘除隱形眼鏡:減少角膜刺激和感染。④消毒棉布敷蓋眼睛上。治療必須持續24~48小時,直至眼部刺激症狀完全消失。
●預防:在雪地行走要佩戴太陽鏡或有色防護眼鏡,以減少雪光及陽光中紫外線對眼睛的強烈刺激。雪後,外出前後可服用維生素A膠丸或魚肝油、維生素E、複合維生素B族藥片。
心血管病預防
每年11月和元旦前後,是心腦血管病的兩個高發期。原因:氣溫突然下降造成血管收縮、血黏度增高。心腦血管病與炎症關係密切,氣候突變造成感冒的人群增多,是心腦血管病高發的重要原因。預防:防寒保暖;保持生活節律穩定,有鍛煉習慣的人,時間以上午10點後或下午為宜。過早起床鍛煉,冷空氣刺激血管收縮,增加了發病的可能。心梗3小時內通過手術或藥物可將梗塞去除,缺血區的心肌基本不發生壞死,預後良好。超過3~4小時就會造成心肌壞死,難以逆轉。一旦出現胸疼、胸悶症狀要及時含服硝酸甘油,5~10分鍾還不緩解,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心腦血管病人應保持情緒穩定,避免過於興奮。
冬季精神調養法
嚴寒的冬季,朔風凜冽,草木凋零,陽氣潛藏,陰氣旺盛,人體的陰陽消長代謝也處於相對緩慢狀態,所以冬季精神調養要著眼於“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靜。此外要防止季節性情感失調症,即一些人在冬季發生情緒抑鬱、懶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現象,這種症狀主要是寒冷的氣候所致。但一味保暖不能達到預防效果,正確的方法是多曬太陽。加強體育鍛煉,盡量避免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易怒、抑鬱等狀態。
抗寒防病五方法
①常喝白開水:冬天氣候幹燥,人體極易缺水,常喝白開水,一能保證機體需要,二可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廢物功效。②常喝棗薑湯:大棗10枚、生薑5片煎茶,每晚服用一次,能起到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減少感冒及其他疾病的作用。③堅持冷水洗臉:可增強人體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預防傷風、感冒之目的。④床頭常放柑桔或薄荷油:
柑桔性溫,散發出來的強烈氣味可祛除病毒;預防上呼吸道疾病;睡前吃幾瓣桔子,能化痰止咳。用薄荷油一小瓶,置於枕頭邊,用漏氣的瓶塞蓋好,讓薄荷氣體慢慢散發,有治頭痛、鼻塞功效。⑤夜臥桑菊枕:冬桑葉和秋菊可清目醒腦治感冒。用其作枕芯,使人頭腦清新,入睡適意,能防治感冒。
§§第三篇 生活養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