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四季疾病如何防(1 / 3)

(一)春季要防那些病

冠心病人不宜晨練

春季溫度高時20℃,突然下降隻有10℃,忽冷忽熱冠心病患者易舊病複發。冠心病一年四季都可能複發,春季是多事之春,2~4月份是冠心病複發的高峰期。特別是老年人,血管彈性差,多數伴有血管硬化和血管狹窄,氣候的突然變化常常會刺激血管痙攣而引起心肌供血減少,嚴重的會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77%的心肌梗死患者、54%的冠心病患者對天氣變化的感受很敏感。加上晨練活動量過大,容易誘發心絞痛或心梗。

冠心病人要保持舒適

春季防病

有規律的生活環境,心情舒暢,避免情緒過於激動和精神緊張。清晨是冠心病發病高峰,早上氣溫最低,人體腎上腺素分泌增多,加上低溫刺激,用力活動,很可能促發心絞痛,猝死。

高血壓者春遊注意

●旅遊時應選擇安全平穩的交通工具乘座,一般以火車、飛機為宜。有人乘車會發生暈車症狀如惡心、嘔吐等,會導致血壓升高,故乘車前不宜吃得太飽,出發前半小時應服用預防暈車藥。

●外出旅遊前應作一次必要的體格檢查,病情穩定者則旅遊的安全性就好一點。對下列患者不適宜參加旅遊:重度高血壓或已有並發症患者、中重度心功能不全者、常頻繁發作心絞痛者、血壓波動大者、有嚴重心律失常者等。

●旅遊活動應根據體力適可而止,以平地徒步為宜,距離不宜太遠,應盡量避免登高、爬坡,感到疲勞或出現症狀應立即休息,切忌逞能拚命登高,遊興大發流連忘返而過於疲勞。

●旅遊季節最佳選擇在春末夏初,因為這時氣候宜人,不大會因寒冷而誘發腦中風,也不會因為太熱而招致不適。

●外出旅遊最好有人陪同,特別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同時帶上降壓藥,保持血壓在較穩定的水平。如在旅途中有何不適,應及時處理或到當地醫院治療。

●在旅途期間應注意保暖,切忌感冒受涼,飲食不宜過分油膩,不宜過飽,晚上應當早睡、睡好,以消除疲勞,恢複體力。

春季易發急性心梗

症狀:突發劇烈胸骨後疼痛,大汗淋漓,舌下含硝酸甘油不能緩解,有時出現壓榨感或沉悶感,放射到左頸根部、背部或左上腰。心肌受損,心電活動紊亂,易造成房顫、室性心動過速,病人出現突然暈厥或抽搐,提示病情危急,應立即撥120前來急救。老年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時,常胸痛不明顯,因為老年人對疼痛反應遲鈍或病情來勢凶猛,但患者麵色蒼白、神誌淡漠、血壓下降。

措施:在冷熱不定的春季,冠心病患者要注意天氣的變化,隨時增減衣服,防止受涼。特別要注意腳的保暖,腳受涼傷及全身,尤其會危及心髒。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者,如突然出現胸悶、咳嗽、吐白色痰、不能平躺等情況,應想到發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春季易發幼兒肺炎

症狀:先有發熱、咳嗽,隨著肺部炎症的擴展,因缺氧患者出現氣急、鼻翼扇動和鼻唇區青紫,出現“三凹”症狀(胸骨上窩、肋間隙和心窩部吸氣時下凹)。如突然出現呼吸困難、麵色青紫、心跳加快、顏麵水腫,煩躁不安,可能病情累及心髒,發生了心力衰竭,需立即搶救。

措施:乍暖還寒的初春,幼兒機體應變能力差,容易受涼感冒,容易擴展蔓延至肺部,導致肺炎。要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孩子感冒後,發熱持續不退,咳嗽加劇,或嬰幼兒發熱、咳嗽不明顯,而表現為口吐泡沫,麵色灰白或青紫,憋氣、吸吮能力減弱、嗆奶等症狀時,要及時送醫院檢查治療。患兒要多喝水,進食易消化又營養豐富的食物,以促進康複。

當心春季易發哮喘

症狀:主要是支氣管平滑肌痙攣,管壁粘膜腫脹,使管腔內粘稠的分泌物增多而不易排出,空氣不能順利呼出。喉頭有痰,咳不出,咽不下;喉嚨一癢,咳嗽不止,繼而哮喘發作。患者常在夜晚發病,無法平臥。

措施:慢性非特異性炎症對氣象變化適應性差,抵抗力差,早春頻頻來臨的冷空氣極易導致平滑肌痙攣而發病。一定要及時添加衣物,避免受涼,頸部要保暖。反複發作、急性發作和緩解穩定期更迭交替,是哮喘的一大特點。發作期需解痙抗炎治療雙管齊下;緩解期繼續抗炎治療,減少複發機會,哮喘有望最終治愈。春季要多喝水,多食蘿卜等蔬菜。進食不要過飽,不吃過甜、過鹹食物。梨、香蕉、枇杷等有利保持大便通暢降低腹壓,宜常食。

提醒春季易發腎炎

症狀:患者一般有高血壓、血尿、水腫,嚴重者有心力衰竭或尿毒症等表現。這種兩側腎髒非化膿性的炎性病變,多發生在幼兒和青少年。

措施:春季是感冒多發季節,腎炎患者感冒後,不僅會出現發熱、流涕、鼻塞、咽痛等上呼吸道症狀,而且會引起腎炎複發。因此,腎炎患者感冒後,要注意觀察腎髒是否受影響,及時做有關檢查。

春季須防出疹病

4月正是春暖花開季節,氣溫回升趨穩,多陰雨。此期是麻疹、風疹、水痘、腮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和甲型肝炎的發病高峰期。因此,須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及時接種相應的疫苗是有效的預防措施。市民應注意飲食、飲水衛生。尤其是旅遊旺季,流動人口大增,公共場所空氣混濁,給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造成可乘之機。市民外出聚餐時,對不潔食品,無生產日期、保質期、標簽的“裸裝”食品,要提高警惕,防止發生食物中毒。春季動物性活動較活躍,人們衣著日漸單薄,狂犬病的預防不可忽視。一旦被狗、貓等動物咬、抓傷,應及時到市疾控中心門診部作傷口處理並注射疫苗。

慎防麻疹與水痘

●麻疹:嬰幼兒多見。初期打噴嚏、咳嗽、頭疼、發熱、流淚症狀,以後在頰黏膜出現麻疹斑。潛伏期為兩周,患者是惟一的傳播源。

●水痘: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最多見。主要表現是發燒,同時或第二天出現米粒大小紅色豆疹,幾小時後變成明亮如水珠的皰疹。皮疹主要出現在前後胸、腹背及頭麵、頭皮、腳底,手指、手掌。皰疹可塗紫藥水促進皰疹吸收結痂和預防細菌感染。

猩紅熱與腮腺炎

●猩紅熱:1~10歲好發,主要表現是發燒、嗓子疼。發燒一兩天後,全身可見到皮疹,先出現在頸部、胸部,然後很快遍及全身。皮疹常常持續3~5天,然後逐漸減輕,體溫隨之正常。猩紅熱是細菌感染,青黴素治療最理想。

●流行性腮腺炎:4~15歲兒童多見。主要表現發熱、全身不舒服,一兩天後腮腺腫大,表麵不紅,邊緣不清有壓痛,進食及咀嚼時疼痛明顯,部分孩子下頜的頜下腺也會腫大。

三種皮炎要當心

●沙土性皮炎:玩沙土時間長了,寶寶的手背、前臂和膝蓋會出現針尖大小的丘疹,隨後長得密很癢。玩沙土、水、肥皂時間長了,都可能出現這種摩擦造成的皮膚病。限製孩子玩這些東西的時間。患上了沙土性皮炎,可在局部塗些止癢膏,防止孩子抓癢引起感染。

●日曬傷:多見於春末夏初。局部出現彌漫性紅斑。

●青少年春季疹:10歲左右男孩多見。初春陽光照射後,耳輪迅速出現紅斑,十幾個小時後紅斑上出現密集的水腫性丘疹,大多數丘疹頂端有針尖大小的晶瑩小水皰,幾天甚至幾周後消退。往往每年發病,持續幾年至十幾年才可痊愈。避光、口服煙酰胺和外用皮質類固醇能有效控製症狀,如果症狀嚴重或合並感染,最好到醫院就診。

春季感冒可誘發腎炎

連日來在門診中發現不少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導致血尿的腎炎患者,以青少年居多。統計顯示,引發急性腎炎的病因中,上呼吸道感染占60%~70%。臨床見到,腎炎、腎病過程中,感冒是血尿、蛋白尿反複出現與加重的重要誘因;對於原來患有腎病的患者來說,由於抵抗力不足,在上呼吸道感染流行的春季,極易使腎病程度加重乃至發生尿毒症,在惡性循環之下,致使腎髒疾患遷延難愈甚至逐漸加重,危及生命。急慢性腎炎發作是春季的多發病。腎髒是人體極其重要的排泄器官,不可忽視。嗬護腎髒是春季養生的一個重要內容。扁桃體炎反複發作的青少年患者,應考慮手術切除;若感染遷延不愈,或發現尿中有血、水腫,應盡早到醫院檢查治療。

逛街三大健康提醒

●擠出病。坐公交車、步行、購物、休閑娛樂等,常會遇到人多擁擠的場麵,節假日人流量擠得厲害,一使人精神處於緊張狀態,導致心理上擁擠恐懼症。二引起機體的不適,誘發頭痛、頭昏、心跳加快、血壓升高、惡心嘔吐、疲勞困倦。

●毒出病。商場或專賣店剛裝修,室內裝飾材料及用器上的油漆、膠合板、刨花板、泡沫填料、內牆塗料、塑料貼麵等含揮發性有機化合物300多種。這些毒物,會刺激眼、鼻、咽喉及皮膚,引起流淚、咳嗽、噴嚏等反應,產生周身不適、頭痛、眩暈、惡心等。日久會導致多種呼吸道疾病。

●花出病。休閑購物時,有的人將鈔票直接揣在口袋裏;用手指蘸口水點鈔,手拿鈔票買食品,接著就直接握著食品吃,很容易染上疾病。

逛街狙擊病害侵襲

不要選擇人流高峰期逛街。老人、兒童和體質較差的人,對擁擠環境的適應性差,外出時要盡可能避開人流高峰,免受擁擠之累。上街購物要有計劃,減少在一些擁擠場所的逗留時間。在逛街途中可選擇街心花園休息一會兒。購物時間不宜過久,最好不要超過2個小時。改變不良用鈔習慣。減少現金交易,盡可能持卡消費,方便、安全、快捷,又能減少接觸鈔票。錢不要隨意亂放,不要放入口袋內,要用錢包將汙染源集中一處。小孩自我保護能力差,不要讓其接觸鈔票,應避免讓孩子自己拿錢購買零食吃。逛完商場後回家應當及時洗手、洗臉,換下外衣。購回的物品要合理存放,外包裝要妥善處理。閉目養神或聽聽優雅音樂,消除疲勞。